艾说:全面认识灸感,让艾灸事半功倍
导读:很多养生之人在艾灸的时候,都会感知到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感觉就是灸感。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疗可以弥补药疗与针疗之不足。简单的说:药、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就需要用灸的方式。
很多养生之人在艾灸的时候,都会感知到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感觉就是灸感。
唐孙思邈所撰《千金翼方》中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可见灸感的重要性。
常见的灸感类型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可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可直达病灶;
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第六是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第七是局部及远处有疼痛感,通串感,蚁行感,沿经络传导,口干,咽痛等;
第八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根据灸感的不同变化,可将施灸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感觉,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体内的经气充足,逐渐将外邪驱出体外。
没有灸感,是不是艾灸不起作用?
当然不是,很多人在接触艾灸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任何灸感,但身体机能明显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与人体的经络有关。且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个体素质的不同、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操作等等,都会对灸感产生影响。
某种意义上来说灸感的强弱是人体经络是否通畅的表现。灸感强烈的,说明人体经络通畅,调理起来见效迅速,灸感微弱的,说明体内经络不畅,瘀积严重,需要持续艾灸,艾灸时间长了,堵塞的经络就会被逐渐打通,艾灸也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