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企业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导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传统企业越来越难做了。那是因为当下恰恰就是从大破到大立的关键时刻,一大批企业正在被淘汰出局,同时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正在破土而出。
世间万物有一个根本规律:先有大破才能有大立,旧生态总会不断被新生态取代,这是一种必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传统企业越来越难做了。那是因为当下恰恰就是从大破到大立的关键时刻,一大批企业正在被淘汰出局,同时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正在破土而出。
如果弄懂了其中的商业变革逻辑,你会惊喜的发现: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下面我们就系统的做一次呈现:
1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企业究竟为什么越来越难?
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排队。
在排一列纵队的时候,大家依次往后站立,每个人只能看到他前面的人得后脑勺,后面的人和更前面的人他都看不到,这些人如果做小动作他业无法察觉,这就是传统的产业链结构:
制造商需要先将产品卖给品牌商,品牌商再卖给渠道商,渠道商再通过各级经销商卖给消费者。
于是,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面对的是技术商,技术商面对的是资本,资本面对的是金融市场。
虽然是一环扣一环,但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被层层隔离。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摸清整个产业链。
最大的问题来了:由于是一路纵队,所以容易出现塔罗牌的效应,前面一个倒了,后面都会跟着倒下,一个环节被卡住满盘皆输。
现在就卡在了这个问题上,由于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排在最前面的渠道商最先受到了影响,进而导致它身后的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
对于渠道商来说,由于要跟电商拼价格,打折促销已成常态,还要靠多拿货来降低自己成本,这又导致了库存。
对于品牌商来说,虽然产品卖给了渠道商,但是渠道商的回款不能按时兑现,而且由于渠道商的打仗促销行为,使品牌价值大大受损。
对于生产商(工厂)来说,除了应收账款越来越多之外,用工成本业越来越高,税率负担越来越重,再加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附加值,利润越来越低,工厂倒闭的越来越多。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每一个环节都越做越累、利润越来越低、每一个环节都迫切想改变,但是由于受制于上下游环节的夹持,单方面努力根本无法扭转局面。
转机在哪里呢?
2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路径,给传统商业带来的危机,但同时业打开了信息壁垒,带来了新的机会!
还是以排队为例,由于信息的公开性,无论你是哪一个环节,都可以直面其它环节了,随着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社交平台的发达,大家可以自由对接了。
于是根本性变革发生了:这一路纵队变成了一路横队,大家可以“面面相觑”了。当大家一列横队站在一起,谁高谁矮、谁在做小动作都一目了然,这时传统产业链必然发生彻底改变。
如图:
互联网把产业链从纵向拉成了横向,让大家平行、平等的站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变革。
传统商业是一环吃一环,在产品经过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会加价,然后再出货,这是一种单向的赚“差价”模式。你的上游环节究竟赚了你多少差价,你是不知道的,你也不知道你的下游环节能赚它的下游环节多少钱,上下游环节是一种侵吞的关系,此消彼长,所以大家都是在互相保密。
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电商的普及,让很多消费者(客户)有机会直接跟各种品牌方接触了,于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客户)更愿意跳过所有环节直接付钱给品牌方(生产方),这就导致现金会不增不减地直接到了品牌方手里。
那么,这时中间的渠道方和生产商该怎么赚钱呢?
所以这就需要大家之前有一个协议,按照每个环节的价值大家共同协定一个分配比例,品牌商拿到钱之后,再按照这个协议把钱分配出去。于是大家以契约条款为约束,组成了一条新的价值链,资源共享,彼此协作,各个环节井水不犯河水。
这时,一个产品从生产设计,直到消费者手里,每一个环节都会变的很透明;未来每一个环节能赚多少钱,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不像以前被捂着,层层保密。
面临这种更加公平、公开的商业路径,原来那种利润层层盘剥、运作效率层层衰减的纵队模式,必然要面临崩溃。
那么,如何利用这个转机去升级呢?
3
平台化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路径。
未来只有一种公司能生存,那就是平台化公司。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公司。平台化的本质,就帮助本行业的产业链从“纵队”变成“横队”,从而使本行业建立一种协同生产的机制。
平台化的意义,其实是给企业乃至个人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使之发挥1+1大于2的综合效应,中国接下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平台型公司崛起,比如阿里和腾讯,腾讯利用自己流量将很多公司纳入旗下,微信还成就了无数个自媒体人,阿里也兼并了很多公司,淘宝上还成就了很多店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直播平台,自媒体平台,等等无数个体或小团队在上面崛起 。
平台化转型不仅适用互联网企业,也适用于制造业。
每一个细分领域里的排名第一的企业,都有义务完成平台化的转型。
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这个转型呢?
首先,该企业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销售系统,后期维护。
其次,企业必须统筹运营,建立一种协同机制,要把同种的需求、资源、渠道归类整合,进行协作生产。
这里还会有二级分工,比如对于服装而言,做绣花的专门做绣花厂,做印花的专门做印花,卖拉链的专门卖拉链,然后还有很多细分的分工。
于是企业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但可以能随时被他们整合。而那些下游的中小工厂本身需要一场协同化的大生产,这样才能避免碎片化的各自为营。
比如当旺季到来,订单一下子都来了,公司就可以把同类产品聚合在一起,今天你下、明天我下、后天他下,成了相对均衡的需求输入。公司还可以根据零售的数据做精准匹配,促成零售端的数据向生产端更多地渗透,帮助生产端前置做一些计划准备。数据互通,会使得零售和生产之间的协同效率增加,这就解决了产能过剩、使库存降到最低。
在统计学上,这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便于下次提前准备,这反而变成一个“有计划”的生产了。
因此在未来,制造业的生产一定会越来越具备“计划性”,盲目、跟风、无序的传统生产秩序导致的产能过剩,只有这样才可以被彻底改进。
我们可以有趣的发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计划经济”,这非常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好比“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样,是一场豁然开朗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