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林:人才,创意产业的关键
导读:在这篇短文里,张彦林提出:“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其主要来源都是人(企业家)。特别是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产业和产业再设计、设计企业和企业再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理念、创新意识的程序化或实体化。”
序:
这篇短文是张彦林于2010年3月4日,全国“两会”前夜,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为《光明日报“两会特刊”》向张彦林的约稿。
当时张彦林接到约稿电话已是3月3日夜间23点21分,约稿人要求在3月4日凌晨2点前交稿,然后校对、编辑、刊印,发表在《光明日报“两会”特刊》上。这篇短文针对全国很多地方的所谓专家到处鼓吹“改造工业遗存(老厂房老建筑)就相当于发展创意产业”等错误调调误导社会各界,针锋相对地写出的这篇短文。
我们都知道,企业家才是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社会进步的唯一群体;他们不同于社会上任何一个阶层,是他们把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重新组合起来追逐和获得回报,这种创造,只有企业家能够实现。
在这篇短文里,张彦林提出:“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其主要来源都是人(企业家)。特别是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产业和产业再设计、设计企业和企业再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理念、创新意识的程序化或实体化。”这是非常有远见和难能可贵的主张。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 “经济力量将不再取决于自然资源、制造业水平、军事实力或是科学技术”。今天,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竞争力的核心就在于一个城市动员、吸引和留住企业家的能力。
请看张彦林刊载在《光明日报》上的原文:
2009年是全球经济结构剧烈的调整年。中国的决策者也在更激烈地思考怎样做出更重要的产业抉择,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是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应急之举,更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远之策。
当下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中国创意产业必须在全球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中找到自己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并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意产业竞争力应该是创意主体对创意产业知识的吸收与创新能力。
第二,中国创意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的剧烈动荡中目标是要全面建立现代创意产业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机制。创意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是那些拥有创意与创业能力的人才。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才能将商机变成“商绩”。创意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创意产业是人才产业,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其主要来源都是人。特别是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产业和产业再设计、设计企业和企业再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理念、创新意识的程序化或实体化。这样的提升与转变还应该用市场的教与学的方式来进行,这是产业生态良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意与创业人才的教育是一个“让我学习”变成且正在变成积极主动地“我要学习”的机制教育、激励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把学习变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动力。
这就要引进市场机制解决创意人才的教育问题,也就是在巨变中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创意教育、创业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推动产业的制度变革,在创意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力建设是第一建设”“ 甚愿天下凡有大业者,皆以公司为之,父实业、母教育”,而只有大力发展创意教育、创业教育才能将这一理念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