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日本为什么能20年拿到19个诺贝尔奖?

来源:唐辛子 一览扶桑 发布时间: 2019-10-21 16:40:59 编辑:夕歌

导读:而人只有对感受到乐趣的事情才能持之以恒,甚至愿意花一生时间去探索不止,而这正是包括日本在内,那些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们能拿到诺奖的主要原因吧。

每年秋季,也被称为“诺奖季节”。因为诺贝尔基金会在每年十月宣布诺贝尔奖得主名单。

今年拿到诺奖的日本人,是71岁的化学家吉野彰。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吉野彰与另外两名美国的科学家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我的街坊邻居们为此互相祝贺。因为我现在所居住的社区,正是吉野彰教授童年时代生活成长的地方。邻居大叔大伯当中,有吉野彰教授的童年玩伴,还有学生时代的同班同学。吉野彰教授曾经就读的小学,距离我家步行5分钟,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包括我家小朋友在内,到了就学年龄这个住宅区的孩子都在这所小学上学。打开这所小学的网站,可以看到这样几句话:

“本校于昭和4年(1929年)开校,今年迎来建校89周年。

本校的目标,是培养拥有丰富心灵、强韧生命力、并积极付诸于行动的孩子。”

从时间看,学校网站至今没有更新,游览学校网站的介绍,也显而易见这只是日本最常见的一所公立小学,并无任何过人的特别之处。但获得诺奖的化学家吉野彰,正是在这所普通的公立小学接受了理科启蒙。

吉野彰曾经就读的小学。大门上贴了几张打印纸,作为学校对本校毕业生拿到诺奖的祝贺

在接受日媒采访时,吉野彰说:他第一次对化学感兴趣,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当时来了一位新的女老师担任他的班主任,这位化学专业毕业的女老师,向四年级的吉野彰推荐了一本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书,书名是《蜡烛的科学》——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火焰为什么是黄色的?这本书唤起了小学生吉野彰对化学的极大热情,他开始收集身边的日常物品,自己动手做各种实验。例如将家里清洗厕所用的盐酸泼在铁块上,看着盐酸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出大量的白色泡沫……这些实验令吉野彰充满了乐趣,也令他对化学越来越好奇,因此后来考入京都大学专攻石油化学专业,之后又进入旭化成从事相关的研发工作。

吉野彰教授曾经就读的小学,正在上游泳课的孩子们

吉野彰是日本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20年来的第19位诺奖获得者。2001年时,日本政府曾经提出口号,说要在未来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这个口号在当时曾受到周边国家的嘲笑以及日本国民的质疑。但现在20年的时间过去,日本当年的口号已经实现过半。而且这20年的19个奖项,均以化学、物理、生理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为主,按国别计算仅次于美国世界排名第二。

实际上,抛开诺奖不谈,日本还有许多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的理科类发明。例如我们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光纤、CD、甚至当下在中国无处不在的二维码、汽车导航——这些未曾获得诺奖的技术,也全都来自于日本人的科研成果。

这些骄人的成绩,显然与日本从明治时代就开始致力普及的理科教育息息相关。日本从小学起就开设理科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并同时结合实验,让孩子们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入门知识。虽然八九十年代日本因为实施宽松教育,废除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理科课而改为生活课(现在的小学理科课从三年级开始),但从幼儿园开始就由老师领着种植和观察植物,并自己动手撰写观察日记——这一类对于自然观察的启蒙教育,在日本的基础教育中从未被取消过。

一个四年级男孩的“10日元硬币表层污染分解试验报告”

现在,只要是关注日本教育的人,都大多知道“自由研究”。“自由研究”是日本小学生每年夏季的暑假作业。因为是“自由研究”,所以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非常自由。可以是自己动手做的一个手工;也可以就某一感兴趣的事物写一份调查观察报告;当然,也可以是自己动手做的“出版物”——例如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总之只要是小朋友自己感兴趣的事就行。

一位四年级男孩做的自由研究:“奥林匹克研究”墙报

“自由研究”做好之后,在开学的时候作为暑假作业带去学校交给老师。孩子们不仅要在自己的班级轮流登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自由研究”的创意构思、制作经过,每年学校还会按不同年级分类,集中所有孩子的作品,为孩子们主办一个“自由研究展”。我家小朋友曾经就读的小学(套近乎地追加一句:也就是吉野彰教授曾经就读的小学),管这个“自由研究展”叫“何でも努力展”,意思就是“干什么都努力”。这所学校共有800多名学生,也就有800多份“干什么都努力”的作品。在这个“干什么都努力”的自由研究展期间,前往看展的人络绎不绝——不用说,这些看展的观众们,是学校的全体师生以及家长们。

“干什么都努力”的自由研究展

我现在还记得我家小朋友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做的“自由研究”。那年暑假里,她做了二项“自由研究”:一项是对于道路下水道盖的“研究”,另一项“研究”则是她超级感兴趣的恐龙。

对于恐龙感兴趣可以理解,漫画世界里充斥着那么多关于恐龙的传说,以至于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对恐龙产生兴趣。但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对下水道的盖子产生兴趣并作一番“研究”呢?原因是:暑假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孩子们介绍过下水道盖子的设计图案,这令孩子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小朋友二年级时关于恐龙的自由研究,包括封面在内,所有图片都是自己的手绘

小孩子的“研究”方法直接而简单:首先,先将从家里到超市步行仅5分钟路程的下水道盖全数一遍,一共有21个下水道盖,并发现这21个下水道盖都“长”着一张“太阳的脸”;接下来,又去了另一条比较旧的住宅街道,发现那条街的下水道盖基本都是单调重复的花纹型,缺少设计。

为什么同样是下水道盖,会有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在说明什么呢?通过图书馆以及网络上找到的资料,小朋友了解到了下面的情况:

1:从家到超市的这段路,修建于80年代。因为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太阳之塔”是这个博览会的标志。而我们居住的地方,正是当年大阪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地,所以这以后出现的下水道盖子,都长着一张“太阳的脸”。

2:旧街道的下水道盖之所以单调,是因为很早以前日本对于水道盖没有设计,因为日本现在虽然富有,但过去也曾经很穷。日本开始注重下水道盖的设计,是从80年代年开始。80年代是日本最富裕的时代,人们生活得好了,讲究住漂亮的房子,穿漂亮的衣服,甚至就连下水道盖也有了设计,跟着漂亮起来了。

从对下水道盖的观察,以小学二年级的能力,虽然只能了解到很简单的两点,但从这小小的两点中,却延伸出小朋友的新兴趣:世界博览会几年举办一次?都有些什么内容?这种由小及大,一环套一环的延伸学习法,一旦孩子真正掌握,真可谓一辈子受益匪浅。

今年拿到诺贝尔化学奖,并被誉为“锂离子之父”的吉野彰教授,很显然也是“自由研究”这类观察启蒙教育的受益者。如果吉野彰教授童年时遇到的化学老师只要求他背诵定义、记住考试时的正确答案,而并不推荐给他有益的课外书籍;又或者童年的吉野彰在自己动手做各种“实验”——例如朝铁块泼盐酸弄到泡沫翻滚的时候,受到家长的训斥与责骂,并禁止他继续这样做---如果是这样的话,童年的吉野彰对于化学的兴趣,极有可能从此被扼杀在摇篮当中,也就不会有现在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化学家吉野彰。

这次日本再获诺奖之后,国内很多自媒体公号都在谈论日本的教育。认为日本人年年都拿诺贝尔奖,是日本人重视教育的结果。对这个说法,其实个人并不敢苟同。因为说到重视教育,中国人对于教育也是相当重视的。但通常,人们很容易将好的教育与好的考分相提并论——这是对教育的一个认识误区。

真正好的教育,并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并且顺应自然地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兴趣开始,学会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如果说日本的教育,有什么值得中国学习参考的地方,我觉得,像“自由研究”这一类引导孩子兴趣的启蒙教育,便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样的教育不仅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令孩子从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知中感受到乐趣。而人只有对感受到乐趣的事情才能持之以恒,甚至愿意花一生时间去探索不止,而这正是包括日本在内,那些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们能拿到诺奖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