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载体秘籍 > 正文

众创空间特色时代已来?规模化后的众创空间创新升级

来源:北国网  发布时间: 2018-09-07 16:48:29 编辑:诚富

导读:作为双创载体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如何迭代升级,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作为双创载体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如何迭代升级,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资本寒冬下,如何聚合资本、企服、产业等要素和资源,搭建更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8月23日,由创头条联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的“寻找100家特色空间”活动,在2018中国众创空间特色发展大会上公布了最终入选名单并进行了颁奖仪式,一批定位精准、主题鲜明的特色化空间脱颖而出,并且表现出了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受到了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的认可。

这也说明,历经3年发展的众创空间行业,在规模化快速增长之后,“升级”和打造“特色”开始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方向。

而在政府层面,“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通过集众智汇众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重要内容,在创新创业领域被广泛提及。

一场围绕“高质量增长”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创新孵化重要载体的众创空间,开始进入升级发展的通道。

众创空间成为创新创业“驱动器”

据科技部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众创空间5500余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4000家,创业孵化平台当年孵化团队和企业超过50万。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指出,全国众创空间经过3年多的发展,已成为双创工作的基础抓手,全面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事实上,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已成为创新创业人群聚集之所,成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资源、服务、资金聚集之地。

首先,众创空间的出现,解决了快速涌现的初创团队的需求,以及创业早期孵化难题。蓬勃发展的众创空间与苗圃、加速器、孵化器等共同形成接递有序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带动了就业,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

其次,众创空间让投资与孵化的结合更加密切,也让机构获得更多的项目来源。“投资+孵化”也成为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模式,数百家众创空间是由投资机构直接建立,而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众创空间“苏河汇”2015年11月已在新三板挂牌。

更为重要的是,众创空间改变了“创业模式”。年轻人创业会首选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不仅拥有良好的办公环境,还可以融入社群,获得服务、孵化、加速等赋能,依托众创空间的全国布局,可以让一个初创团队快速在全国开展业务。

“众创空间不仅是创新创业驱动器,还是各城市创新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创头条发布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的双创地图看,众创空间活跃的省市,其新兴产业发展也十分快速。

根据“寻找100家特色空间”活动的走访、报道,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走出了很多优秀项目,有些已经成为行业的独角兽。

比如,从众创空间走出来的洋码头、喜马拉雅、七牛云、图漾科技等,都已经成为行业知名企业。而在国外,PayPal、Google等巨头公司最初也是从加速器走出。

规模化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升级挑战

2015年1月2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众创空间”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后,随着创新创业不断升温,众创空间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3年时间的发展,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各类孵化机构总计已达到11000多家。

高速增长的同时,同质化竞争愈发明显,开始让很多众创空间开始思考,下一步生存和发展等关键问题。

首先是来自众创空间运营挑战。对于北上广深杭等双创氛围比较浓厚的城市来说,优质众创空间入住率比较高,甚至“一座难求”。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二三线城市大量的众创空间入住率参差不齐。

其次,盈利模式挑战逐渐浮现。不少众创空间运营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政策达标补贴、租金收入、服务增值收入以及股权投资。尽管大家都不想当“二房东”,但这依然是众创空间最大的收入来源。

做大增值服务营收比例,是普遍的共识。但对于许多众创空间来说,工商财税等服务缺乏想象力,专业服务需要专业团队。而他们面对的现实是,每个空间运营人员2至3人。如果不是规模化、连锁性,很难提供系统化的服务。

此外,众创空间和孵化机构,其社会使命与商业化之间存在一定悖论。一方面众创空间在一定程度扮演了地方招商引资、培育税源等角色,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商业化则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这就造成“孵化者过的比被孵化者还囧的”局面。

随着“高质量发展”被高度重视,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

“创业孵化事业在新时代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业孵化和产业需求结合越来越紧密,专业领域孵化、细分产业孵化等表现出生命力。”科技部火炬中心张志宏主任表示。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孙启新博士也认为,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要走市场化、专业化、生态化、融合化和国际化的道路,通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文化的塑造,打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

打造特色,成为众创空间创新升级切入点

双创升级,很重要的路径就是孵化平台升级。

无论是从外部大环境,还是从内部经营需求,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实现自我升级、模式进化的愿望都极为迫切。

在这里,差异化生存、与产业深度连接、引入专业服务、提升孵化效率,成为升级发展的几大要素。

正是在这一深厚土壤之下,以“寻找和发掘众创空间创新样本、促进行业升级发展”为理念的“寻找100家特色空间”大型活动,一经启动,就获得广泛的关注。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30余省市地区共1007家空间站点参与,共吸引在线投票100万人次。从地域特色看,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均有众创空间参加。

从行业特色上,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芯片集成、新零售、铁路交通、医药生物大健康等数十个行业,超过170多个特色标签。

而在人群特色上,具有军民融合、返乡创业、留学归国和跨国人才、在校大学生、女性创业等多种类型。

“这里边,跨国合作、国外人才引进、留学归国创业等颇为引人关注,它是国际化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创头条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相关统计,2017年专注于服务留学生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有300家,在孵企业2.4万家。

而从众创空间的演变发展来看,此次活动也折射出行业的几个重要变化——

一是行业龙头企业,包括央企积极投身创业孵化,依托强大的产业和资源进行创业赋能,大大提高了孵化效率和成果。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微软等互联网巨头所布局的众创空间,走出了大量优质项目。

二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借助众创空间,为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搭建更好的落地平台。

此次活动参与之中,有不少来自中科院、大学科技园的特色空间。比如由鑫泽股份与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达尔文实验室”,在专业领域备受关注。

从2017年创头条与北京大学科技园、清华产业“星聚计划”等联合发布了的全国大学科技园双创地图看,国家大学科技园达到了100多家,先后走出了ofo、饿了么等知名公司。

三是通过与垂直产业的结合,形成了许多产业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进一步活跃了产业创新氛围。

比如专注扶持音乐人的“酷狗音乐孵化器”,根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IC咖啡”,依托今日头条为内容创业公司提供孵化服务的“今日头条创作空间”,由法国最大的电子设计制造服务商欧朗集团发起建立了“欧朗物联硬创空间”,聚集海洋+产业链上下游,发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的“海洋家创客基地”,国内首个定位为轨道交通主题的高科技产业园“中铁产业园”,等等,展示了专业领域丰富的创新服务业态。

其四,加速器模式逐渐发挥“加速”效力。以SBC、PNP、微软加速器、英特尔加速器、微能创投加速器等为代表,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在助力创业公司加速发展这一环节做的尤为出色。

其五,联合办公发展迅猛,比如优客工场、氪空间、纳什空间、办伴科技等,通过衍生服务链条,构建更加完善的服务生态。

其六,军民融合、返乡创业、女性创业、产学研结合等以特色服务定位的空间受认可,社会价值凸显。

比如“海拔最高创新创业孵化空间”的金马众创空间,按照“创新创业+县域电商+精准扶贫”的运营模式,围绕高原特色产业提供孵化和创业服务。

火凤凰武汉女性云创空间,则专门服务于创业女性。

肇庆军创创业孵化园则致力于打造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的产业园。

大量特色空间的涌现,既是行业深化发展的结果,实际也是“打造双创升级版”国家战略行进过程的一个侧影。

对于众创空间来说,粗放式发展时期已经过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回归服务本质和价值,也成为新的竞争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