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改版9次 大众点评究竟在焦虑什么?
导读:华灯初上,喧闹的餐馆里,三五好友聚坐,正为选择菜品发愁。这时只见一位好友掏出手机,“看看大众点评怎么说吧”。
华灯初上,喧闹的餐馆里,三五好友聚坐,正为选择菜品发愁。这时只见一位好友掏出手机,“看看大众点评怎么说吧”。
大众点评,自2003年诞生之际,便与“食”紧紧相依。即便如今已定位“发现品质生活”,不过在更多人眼里,这款产品的用意依旧是让吃饭变得更讲究。
进入2018年以来,一向被视为“慢”产品的大众点评,改版骤然提速。7月3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点开APP store发现,近三个月,大众点评更新版本达9次之多。频频改版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大众点评的焦虑与转型。
焦虑的原因之一在于,大众点评在细分垂直领域遭遇来自多方的挑战。其结果便是2017年月活的停滞甚至下滑。然而开启改版加速度的大众点评也迎来烦恼,不仅被媒体调侃为“像抖音还像小红书”,近日甚至卷入了侵犯用户隐私、被指抄袭的风波中。
“像抖音还像小红书” 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发家的大众点评,接连爆了雷。
近日,有“小红薯”发现在小红书发的内容,被“搬运”至大众点评,而自己并无大众点评账号,小红书官方继而加入维权阵营中。随后,大众点评于29日发表微博道歉,称是因为“新上线试运营的推荐栏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违规转载”。20天前,大众点评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而道歉。
接连爆雷背后,是大众点评一颗躁动与焦虑的内心。其焦虑的一大表现便是频频更新版本,上线新功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大众点评陆续引入KOL站台,并开通视频功能,乃至于有媒体调侃大众点评“像抖音还像小红书”。
虽是玩笑话,但大众点评对于社区、社交及优质内容的“觊觎”昭然若揭。不必说小红书凭借强大的社区属性和带货能力,频频获资本青睐,“长势喜人”,微信生态的社交裂变效应的想象空间也堪称巨大。对于后者,大众点评虽得到微信加持,在技术上成功打造“好友关系链类”产品功能,却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而“短寿”。
易观分析师杨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短视频也好,类似小红书也罢,这些在内容形式和玩法上的丰富,无非就是增强用户粘性,去适应当下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增强用户粘性最佳手段依旧是社区/社交,尴尬的是,如今的大众点评虽然功能丰富,兼具多种属性,但大多数用户仍只将其视作一个快速决策的工具,用完即走。不过,上述业内人士也坦言,并非什么app都适合做社交。
骤然加速背后 一向贴着“慢”标签的大众点评,为何骤然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与美团合并之后,大众点评一直被视作美团生态的一大重要流量入口。然而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选手”在用户指标上表现疲软。
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大众点评的月活用户呈现出停滞甚至下滑趋势。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6月,大众点评的活跃用户数也从今年3月的2613万下滑至2479万。作为美团点评流量入口的核心组成部分,大众点评月活的下滑无疑令人焦虑。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地域性垂直平台的兴起,对于大众点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势必会造成冲击。与此同时,在继文本、图片之后,短视频也是新一代消费主力最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大众点评此前依然停留在文本和图片阶段,未能对“视频革命”作出及时反应,也不难理解用户的下滑。正因如此,如今大众点评也在积极尝试视频形式。
易观分析师杨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美团最早由“团购”的交易环节切入不同,大众点评最大的优势便是本地信息服务。而信息就是内容,因此在内容环节做优化是必经之路。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点评有很多忠实粉丝,综合性的吃住行游购应用主要还是在大众点评。相较于许多地域性的垂直类平台,虽然美团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地位无法撼动,但分流效应却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