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投资红与黑:引发热潮 却又次次遭遇爆发后寒冷
导读:民宿的兴起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兴起于海外的沙发客启发了第一批民宿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游客厌倦了千篇一律的酒店模式,而选择各具特色的民宿模式。但经过若干年的发酵,民宿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一次次引发热潮,却又一次次遭遇爆发后的寒冷。
民宿的兴起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兴起于海外的沙发客启发了第一批民宿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游客厌倦了千篇一律的酒店模式,而选择各具特色的民宿模式。但经过若干年的发酵,民宿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一次次引发热潮,却又一次次遭遇爆发后的寒冷。
来源:新金融观察 韩煦
莫干山困局
莫干山的两次火爆,都是一场“出口转内销”的意外收获。
五年前,《纽约时报》评选“2012年最值得去的45个地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一隅赫然在列——位于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风景区——排名第18位。CNN将其评为除了长城之外,15个必须要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而莫干山之所以突然间在海外名声大噪,并不仅仅是因为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民宿,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莫干山的知名度虽然和长城无法相比,但自上世纪初以来就成为了长三角地区著名的避暑胜地。包括毛泽东、张云逸等在内的多位新中国领导人都曾在此下榻、疗养,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兴建的别墅群,为这片旅游区注入了最早的民宿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20年代,由于地理区位优势和当时的社会现状,莫干山成为长三角一带外国商人偏爱的避暑胜地,老外们为了更好地享受度假时光,开始在这里兴建别墅、游泳池、网球场等设施,一时之间成为当时权贵们热衷的度假胜地。
这块胜地的生命力持续了不到百年,渐至衰落。
直到新世纪的到来,破败许久的莫干山再次历史重演,迎来了低潮后的又一批外国客人,新的老外们遇上了提前整修过的某别墅,而后口耳相传,莫干山再次迎来了春天,从外国人到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在此兴建民宿,自然而然的,莫干山也从“墙外”最先火热起来。
树大招风,当莫干山以民宿而闻名之后,换来的仍是不可避免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重这片风口,成为入局者。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国内民宿行业迎来了空前爆发,同时期内丽江、大理、厦门等地的“客栈”也备受追捧。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民宿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内缓解了乡村人才外流的状况,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再视进城打工为唯一出路,渐渐选择留在本地经营民宿。
但随之而来的扎堆现象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莫干山民宿的整体消费水平也从每晚数千元开始向下游蔓延,新金融观察记者在携程、马蜂窝等旅游网站上搜索发现,如今莫干山的民宿价格区间在每晚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排除可容纳多人的整套出租价)。
而当价格区间被扩大,迎来的必然是服务水平的混乱。一叶知秋,莫干山今日之现状,恰是国内民宿行业发展的瓶颈。
日本“滑铁卢”
国内市场玩家已经够多,继续入局迎来的将会是残酷的洗牌期,于是投资者们开始把眼光放诸海外。去日本投资民宿,成为了这几年的新趋势。
根据2017年1月17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日本国家旅游局称,2016年日本共接待外国游客240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8%,创下纪录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数量最多,共计63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8%。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地区游客数量占到赴日外国游客数量的四分之三。而该报道还披露了日本制定的旅游目标,即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度吸引外国游客4000万人次。而与此相对应的正是日本酒店数量未来的供给缺口。
显然,无论是对于日本国内,还是周边国家、地区的投资者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口。中国的投资者选择将日趋饱和的民宿市场带到日本。
自媒体从业者王卓峰在知乎网站上发布其在日本投资民宿情况时表示:“‘差价’越多,就越有机会。”租房子做民宿成为了最早的方法。该投资人选择了整租一些具备一定区位优势和价格优势的大户型,经过重新装修,委托当地专业管理公司日常打理的方法来作为民宿向游客出租。该投资者宣称一年后部分城市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在150%以上。
越来越多“有钱有闲”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但在日本发展民宿,显然是一件挑战其民族性格底线的事情。伴随市场火热而来的是来自日本普通民众的厌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感受到,由于日本民众强烈的个人意识以及严谨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对陌生人出入小区、居民楼的情况十分排斥。“比如垃圾分类对日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常任务,但很多外国游客对此并不熟悉,这就给物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且日本人强调居住区需要安静,这一点也是他们普遍认为游客会打扰到他们的原因。”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
于是,针对这样的冲突,去年3月日本出台了《民宿法》,而令市场感到不安的是,这项法案的颁布更像是给民宿的发展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该法案规定房东不仅要征得周边居民的同意,在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备案、登记,且每年的可接待天数需在180天以内,地方政府还可根据相关条例进行缩短。
每年最多6个月的经营时间,无疑是对投资者的致命一击,风起又落,未来国内民宿行业的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