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投资人 > 正文

德联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权:用七年时间夯实第一步 从骨子里敬畏投资

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 2018-09-06 15:55:35 编辑:诚富

导读:李权觉得,一家投资机构正常的成长过程就应该是早年投的慢,“在你都想不清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凭什么拿着LP的钱去交学费?你没有这个权力。”

李权觉得,一家投资机构正常的成长过程就应该是早年投的慢,“在你都想不清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凭什么拿着LP的钱去交学费?你没有这个权力。”

这是一家已经成立7年的基金,至今却只投了近40个项目;这也是一家比较低调的基金,至今其创始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公开采访。投资界此次独家对话德联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权,他说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业,越投资越敬畏;他说投资是独自探索真理的过程,练好内功更重要。

过去7年间,作为一家专注从事早期技术类投资的VC机构,德联资本共管理总规模相当于25亿元的五只人民币基金和一只美元基金,定位在Pre-A到B轮的早期项目,聚焦高端制造、前沿科技、医疗健康三大行业,目前团队20余人。

七年,

刚刚迈上第一个台阶

7年来,德联资本共投资了近40个项目,这个数字对一家VC基金来说并不多。德联资本2011年设立第一只人民币基金,在最初的两年间,只投资了3个项目。李权形容这是在“交学费”。对一家初创基金来说,业务定位未经验证,投资体系尚待建立,机构能力正在构建,德联资本用两年的时间,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换来扎扎实实的投资经验。“投资机会永远都会有,但基础打不牢,不会走的长。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对于一个新进入者而言,也是必须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两年时间没有白费,德联资本不仅一步一个脚印踩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当年投资的3个项目也为一期基金挣回了5倍回报。

曾有人统计了海外2917家VC/PE机构的募资情况,这些机构仅有33.6%能够募集完成第二期基金,而仅有10%能够募到第四期基金,能够募到第五期基金的就更少。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这是由于VC回报周期长,管理人短期难以获利,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艰辛的本就是少数。“在此背景下,如果一家机构最大的动力是快投出、多募资,以挣管理费当作主要盈利,而不把工作重心放在所投项目的质量把控上,那大概率是无法持续的。因为LP不傻,所投项目总会有结果,所以,募不到二期、三期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权觉得,一家投资机构正常的成长过程就应该是早年投的慢,“在你都想不清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凭什么拿着LP的钱去交学费?你没有这个权力。”在李权心里,德联资本虽然是一家小而年轻的投资机构,但他更喜欢用“传承”这个词,即把投资当成事业来做,扎实,不投机,不寄希望于挣快钱、挣短期的钱,而是变成一个有逻辑可循、可长期发展、能够给LP带来持续回报的长青基金。

在过去的七年中,德联资本的一期基金、二期基金,基本上划了一个小圈,经历了募、投、管、退的全过程。团队也从最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20多人,从只有几个投资经理,到前中后台紧密配合的完整体系。“每一步都踩实了,才有一个对投资比较切实的感受”,李权感叹,“七年了,虽然每年都觉得有进步,但现在才刚刚有一种扎扎实实踏上第一个台阶的感觉。”

定位,

被“挤”到技术投资赛道

“中东有石油资源,澳洲是农业大国,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其自然禀赋和文化传承所决定的。而所有的国家中最特别的就是以色列,以色列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优势,甚至连国家都没有,最终他们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技术创新。”李权认为德联的经历就像以色列,初创期的德联资本,没有华丽的出身,没有高大上的资源,一开始什么领域都想看、什么阶段都可以投,在一次次硬碰硬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被“挤”到了技术类投资的赛道上。

李权直言,技术类投资是个苦活,专业细分、变化迅速、理解不易、验证更难。但技术类投资又有其天然优势,门槛高、参与者相对较少、投资逻辑简单清晰、预期回报可观。虽然有被动的成分,但德联资本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其主动选择。这个主动选择就是他们对投资本质的认识——企业的增长。“科技创新创造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变化,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骤变。企业最大的增长动力就源于技术的进步。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不做创新投资,不看技术类项目,有点愧对于这个时代。”李权直言。因着这种认知,德联资本招的团队也绝大多数都是技术背景出身,随着这些人的加入,又推动着德联资本往技术方向越走越深。

德联资本专注于高端制造、前沿科技、医疗健康三个技术方向,高端制造偏硬,前沿科技偏软,医疗投资大多集中在新药研发和新型医疗器械方面,这些都是以技术为核心,且这三个行业基本在未来十年间都不必担心市场需求、不用担心行业的周期问题。这刚好又契合了投资的顺势而为。

磨合,

终于找到“一双自己的鞋”

“投资没有谁敢说能够做到完全不失败,但我对团队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你要尽你所能做到极致。即把今天内在的、外在的、显性的、隐性的都了解清楚,你才能把这个项目的发展轨迹量化出来,才能对其未来画像更加清晰、准确。并不是要求你的判断必须准确,但需要把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情都做到。”李权表示。

专业是德联资本的两个关键词之一,要想投得专业,首先要选好专业的人。德联资本的投资团队都是技术背景出身,绝大多数曾有技术工作经验。所谓的技术擅长还不能只浮于表面,流于宏观。在研究一个项目时,不仅要看明白行业趋势、发展格局、关键技术,还要看懂技术应用的场景、性价比以及配套产业成熟度,同时,也要了解潜在替代技术的发展状况、各家技术的细节差异等,要一层一层剥下来,看深、看透。

“如今,技术交流已经不仅是我们深入了解项目的过程,现在都成了我们与创始人交朋友的重要环节。”在这点上,李权很自豪,“如果在某个小赛道里有三家标的企业,而现阶段投资经理无法分析出三家有什么实质区别,那就宁可放弃。”这是李权的投资方法论,有些事情是要讲平衡的,但凡让他自己过分纠结的项目都不投,他认为犯不着为纠结的事儿浪费时间。

一个机构的体系搭建,既是其理念、定位与打法的集中体现,也是保障其高效运转的基础。在采访中,李权提到了其富有特色的中台设置,随着团队增加、项目增多,德联资本的中台在基金设立四年后建立。其职责远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控,而是要深入项目投资各环节中,把关投资过程,掌控尽调品质,重点问题跟踪,同时发挥财务、法律专长,全面评估项目风险。此外,李权还强调,德联资本不仅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还建立起与全员共享的分配体系。“我的工作是给大家搭建一个做事的平台,投资、回报是大家的事,公司有收益,理应大家共同分享。”

德联资本的第二个关键词是专注。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专注多指的是投资领域的聚焦,而李权心目中的专注,更多的是坚守投资逻辑,不以规模论英雄。在李权看来,如果为了做大而做大,无论是“人海战术”还是“阶段后移”,都会对一个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做VC和做P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意”,盲目进入自身不熟悉、缺乏优势的领域,势必带来投资收益的下降,甚至亏钱。

德联资本一直聚焦于技术类项目,每进入一个细分领域,都要先充分理解行业,找寻系统性机会,再发现或构建自身优势,“我们一直在问自己,这类项目是偶发的,还是系统存在的?我们凭什么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怎么做才能持续发现并把握住机会?”以医疗板块为例,德联资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搭建团队、探索方向、磨合队伍,在随后两年的时间里,投出了6个横跨中美的创新医药项目,“项目质量极高,这源于我们搭建起业内一流的专业队伍。”

“我们拿自己的脚试出来一双为我们量身打造的鞋,当然体系未来会不断发展变化,但眼下的契合度是最高的。”

敬畏,

不辜负投资人的信任

2016年被称为中国母基金元年,但其实早在2001年,中国最早的政府引导基金就已经设立。可不论是政府引导基金还是FOFs,均有明确的投资门槛,比如成立时间、资金规模、退出案例、团队经验、管理体系、历史业绩等,这对七年前的德联资本来说,太难。

于是,德联资本用朴素的方法建立起他们的LP圈子,尽管最初他们并没有多少投资经验和明星案例,但靠着做顾问时建立的、进一步投资服务时巩固的信任关系,得到了一批国内优秀民营企业家的信赖与支持,并由此相伴一起走过了七年的时间。虽然在后来的几期基金中德联资本逐步引入母基金、政府引导资金和机构投资者,“但最初的一批出资人,大部分仍然是我们的LP”,李权在提起这些民营企业家时充满感激,也颇为自豪。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是在夹缝中生长起来的,他们对中国的营商环境、政经形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创业的艰辛、成功的不易有着切身的体会,“在中国做生意,成本最高的是建立信任。”而基金投资恰恰是对信任度要求极高的一种信托关系。基金管理人的个人品格、心胸心态、行事风格、认知特点、执行能力等等,都是他们的考量重点。

“在他们面前你是装不出来的,不是按照模子能刻出来的。”李权说。某种意义上来说,民营企业家考量的条件要更多,更复杂,更苛刻,也更务实。“这样一批投资人的存在,已经成为我们基金保持初心、健康发展的一种保障。人都是有惰性的,需要压力、监督与鞭策,这种压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反思、自省、改变、前行。当然,带来压力的同时,收获也是满满的,因为他们的信任一旦建立,也是真诚无私、长久稳定的。”

结语

李权直言,德联资本对投资和投资人的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种敬畏体现在以专业精神、苛求态度对待每一笔投资;以坦诚沟通、绝对收益回报给投资人。唯有如此,一个投资机构才能真正长远发展。

投资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李权希望做一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即使最后因为某种原因,所投项目没能实现预期的商业回报,但至少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做投资还是要有情怀的”。

这本就是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守住底线或许是最好的生存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