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中国张颖:善待创始人,即便投错了不折腾直接放弃
导读:“善待创始人,细节把握好”,在还没有明确该投什么的时候,经纬中国(下称经纬)就确立了这个小目标,并且坚持了十年。“
“善待创始人,细节把握好”,在还没有明确该投什么的时候,经纬中国(下称经纬)就确立了这个小目标,并且坚持了十年。“只要能持续原创和创新,从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起点开始,即便是细微的差距,时间拉长,会是几十倍的差距,会是完全不一样的路。”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5月19日经纬中国10周年创大会上说。
2008年1月8日成立,刚过完十岁生日的经纬,已管理4支美元基金和6支人民币基金,总值超过210亿人民币,其专注早中期投资,投资公司超过480家。
在张颖看来,早期投资是个非常看天吃饭的买卖,如何能让这样的买卖,多增加一层确定性,经纬十年做出了很多坚持和创新。
例如坚持每年保持一定数量的投资,确保品牌影响力,让优秀的创始人知道经纬;2010年,他们决定All in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先例的大举招聘没有投资经验的人来做投资,如今经纬依然坚持每年招3-5个年轻人的频率,自己培养人才;在行业中最早建立系统化投后团队,打造“创业无忧”的投后概念。
“我们追求持续的卓越,这是以5年、10年、20年为纬度的,我希望经纬能坐三望二追一。”张颖说。
经纬中国管理合伙人徐传陞
据经纬管理合伙人徐传陞介绍,现在经纬一年会接到10万多份BP,见面的项目约7000-8000家,这使得经纬在过去十年接触到了非常多的创业者。
“一样的给钱,不一样的酷”,是经纬给自己定位。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如何理解“酷”,经纬中国的两位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和徐传陞,在经纬10年创大会上给出了答案。
经纬十年的酷与焦虑
张颖认为,酷就是真实、简单,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正确的、直接地和创始人沟通。
另一个层面的酷他认为是创新引领行业。
“从投资角度做到第一名,是有难度的事情,我们现在很多同行是非常优秀的。但在投后跟持续创新、陪伴创始人成长这块,我觉得其他投资机构也不用多想了,是无法超越我们的。”张颖说,自己非常清楚经纬的核心竞争力和能做到什么,而这些叠加就是他心中的酷。
“我的工作是确保我们把投资做到最好,和经纬团一起配合,不乱于心不畏于行,所以我定义,我们不但要酷,还要有酷的底气。”徐传陞补充道。
就在经纬十周年活动的前一天,张颖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业绩才是尊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业绩,做任何投后和品牌宣传都是扯,但从业绩角度,追求持续的卓越,在张颖看来,“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我和徐传陞,我们几个合伙人,现在非常焦虑。”张颖说,这种状态不太好,但为了追求持续的卓越,他们必须做这件事。
69分和70分
回顾十年,徐传陞给经纬团队的业绩打分70,他认为这是从理性KPI角度考虑的,而团队的无间合作,他打80分。“我们最近开合伙人会,说要持续突破自己,团队是各个组员合成在一起的,每个人又强,又愿意合作,未来10年,还是要往上提5分、10分,这也是艰难的工作。”徐传陞说。
张颖则给经纬的投资打了69分,张颖认为经纬还缺一两个更大的成功。但投后,张颖给出了89分。“中国没有一家投资机构的投后比我们强,但如果再要加个10分,向85或90分去努力,真是比登天还难,非常难,但还是要做。”
就在10周年活动当天的早餐时间,经纬美国的第一位合伙人Paul告诉张颖,这份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张颖非常认可这种说法,他认为“从逻辑上来说,投资,我还可以再做几十年,这份工作的成就感,让我生活所有东西的重要性都降维了,工作就是生命,这份工作让我们很多年前已实现充分财富自由。今天做这件事情,完全是为了影响力,为了持续能赢这件事情。对核心同事来说,这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的驱动力,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没有这种原始的、持续的动力,你就会降级会被超越。”
人是一切
经纬在过去十年中,接触了非常多的创业者,一个数字是,现在一年接收BP约十万多个,见面的项目有七八千个。
每个月月会,团队还会复盘,因为判断经纬错过了什么。在大量的累积后,经纬眼中的优秀创业者存在什么样的共性气质?
张颖的答案则是,每次尝试去总结一些东西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些东西出来打我们的耳光,而且非常响亮。”
如果要试图总结顶级创始人的共性,他认为“心胸、渴望赢的决心、固执又变通的思考以及个人魅力”是几个关键词。
经纬的被投项目中,“例如杨浩涌、何小鹏、米雯娟等,当你以一定频率跟他们接触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他们在吸收资本、业绩的支持、整个市场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让他自己快速提升,这非常明显。”张颖说。
在徐传陞看来,优秀的创始人非常愿意,甚至执着于打破一个成态。“比如米雯娟,她自己做英语教育出身,然后到线上,思考怎么扩大教育的效率。这些人都会针对一个难题,不断地去推演、解决。”
徐传陞认为,创业是反人性的事,极其焦虑,要一层层把自己的外壳剥掉,直到留下真我,“我非常同意张颖说的,持续性进步,改变自己,愿意挑战自己既成的观念,这个非常重要的一些因素。”
因此为了更准确把握创始人,经纬会选择在投前用一段周期接触创始人,“我们会从各个纬度,用我们擅长的方式,例如办活动出行、线下沟通、小规模聚会等,建立我们对创始人一定认识和观察后,再扣动扳机。”张颖说,归根到底,商业模式只是一个层面,人才是一切。
经纬眼中的70、80代创始人
经纬投资十年中,投资的大部分创始人是70、80后,徐传陞认为这两代创始人,最大的特点是,天马行空,“他们不是没有边界,而是更愿意思考,可能真的是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我为什么不可能。十几年前我投的项目,出于生活的烙印,更多地是解决非常明显的问题。现在更多是跨界,去考虑一些之前自己没有经验的事情,解决一些痛点。” 徐传陞总结,这两代创始人更自由、更愿意去推动一些根本的改变。
除此外,张颖认为这两代创始人节奏更快,能拿捏的资金多了10倍。
现在,张颖接触到涉猎行业越来越广泛的,有理想、有技术类的创始人,他认为跟这些创始人沟通,最重要的一点是,跟他们聊天时,还要了解,他们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创始人是否持续的在想,怎么去演变,有没有落地的场景,这点非常重要。”张颖说。
徐传陞的成就感和张颖的“开窍”
回顾过去的十年,让徐传陞最有成就感的瞬间,是在2009年经纬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时在厦门,我们大概6、7个人,做了几个决策。”徐传陞回忆道。
决策一是,All in移动互联网还有互联网本身。
徐传陞说,经纬成立之初,2008年、2009年时,基金投资了包括保险代理、电影公司等一批业绩不错的项目,但团队并没有真正达成共识,“到底该怎么投”。
因此在第一次全体会上,团队讨论了一两天,得出All in移动互联网的结论。
与此同时,另一个大的决策是,“应该招更好、更优秀的年轻人。”如今经纬的年轻合伙人中,肖敏、王华东等都是这一时期引入的人才。在徐传陞看来,这是那时经纬经历的大变化,让团队年轻化并变得更好更强。
除了团队的变化,张颖也分享了过去十年自己经历过的重要节点。“2010年7、8月份左右自己开窍了。”尽管无法总结,是某一件事激发了自己,但张颖觉得,2010年自己对于投资开窍了。
“如果我能在那个时间点开窍,大家都可以对自己更加耐心一点,不管你是在创业,还是在做投资,或是探索其他行业,相信自己。只要在行业里沉淀,把一件事情给做透,总有一天,你也会开窍,开窍之后后面无法想象。”张颖说,自己开窍的重要原因是徐传陞,“我们的合伙人对我的宽容,给我的支持,跟我的沟通。”
享受价值观坚守带来的效益
张颖还强调了两个关键词,“价值观和底线”,他认为这两点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他认为,坚持价值观,是让一个人背着沙包腿上绑着沙袋行走,是非常艰难的,但如果坚持善待创始人,不折腾他们,简单直接的沟通,将细节真实的处理好,即便投资错了,不折腾别人,简单直接的放弃把所有精力聚焦在最好的公司和未来的明星项目上。
当你把这些事做透以后,总有一天,你的坚持和对价值观、对底线的拿捏会爆发,这样,整个公司就会日行千里,很多事都会更容易,“价值观和底线的护城河非常深、非常宽,是很难超越的。”张颖说,大概在2013年、2014年开始,经纬已经开始享受到价值观带来的效益。
“我们今天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难得,米雯娟昨晚没睡觉,想尽方法从另外一个城市赶过来,几次误机几乎崩溃,现在坐在这里;小鹏昨天晚上10点钟才到;傅盛半夜更改行程飞回国,开房车住在停车场,他今天也来了。无数的这样子的创始人,大家对我们的认可,我都记在心里面。”张颖说,反过来讲,除了基金自身对于价值观的坚守,今天经纬能获得这样的业绩,其中,60%-70%是因为跟随了大时代的发展,幸赌了这些优质的公司,加上合伙人自己努力执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