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新兴产业 > 生物产业 > 正文

再读长生疫苗事件 中国疫苗产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来源:智通财经 发布时间: 2018-09-04 10:43:37 编辑:诚富

导读:一场由长春长生引发的“疫苗事件”,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相关的调查、追责工作仍在继续,但关于中国疫苗公共安全的追问仍远未结束。

一场由长春长生引发的“疫苗事件”,在过去的一个多月,相关的调查、追责工作仍在继续,但关于中国疫苗公共安全的追问仍远未结束。

8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接种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续种补种方案》,为接种过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且尚未完成接种程序者,接种单位免费续种其他公司合格疫苗。

更早前的7月25日,长春长生公司董事长高某芳等16名涉嫌犯罪人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企业账户、个人账户被冻结,而包括江西在内的多个省份已暂停采购长春长生各类二类疫苗。

风起于青萍之末。虽然监管体系之严格堪称世界级水平,但这次“疫苗事件”,反映出国产疫苗在生产、研发、质量控制、营销模式及监管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以低价中标导致的疫苗效价不可控。去病要去根,要重建公众对中国本土疫苗信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A.从立法层面建立疫苗风险管控制度。严格规范企业的“准入审核”,对疫苗从研发、临床、上市到储存、运输、使用进行全程严格监管;出台类似美国《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NCVIA),以此既保障了疫苗接种者的基本权益,又能保证疫苗供应商的积极性;

B.加大疫苗产业投入,鼓励企业创新,保障正规企业合法权益。对贫困家庭的儿童接种二类疫苗提供援助,同时放开疫苗价格,以合适的利润推动企业提升现有疫苗质量;

C.建立疫苗不良反应监控系统,以公开、透明数据应对公众监督。建立类似美国CDC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控系统,及时对公众公开数据,破除信息的不对称及接种者疑虑。

由于疫苗的特殊性,除了严格规范企业的“准入审核”,还应该加强疫苗监管部门及使用部门的协调,通过更详细、更有效的法律以及严格落实监管体系,从研发、临床、上市到储存、运输、使用进行更为科学、严格的监管,层层落实;另外匹配更严格惩罚措施,譬如造假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从全球竞争格局而言,2017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为277.82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3.4%,预计到2024年将达44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在7.1%。此中,“四大”疫苗巨头(GSK、默沙东、辉瑞、赛诺菲)占据约85%的市场份额。

随着整体接种意识的提升,预计中国等新兴市场是全球疫苗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故此,无论是从国家卫生安全角度考虑,抑或是立足于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甚至是13.5亿国人的疫苗接种广泛性和安全性的出发,中国本土疫苗企业的质量等级、安全性级别、创新性均应再上层楼。

从企业来看,国内已诞生智飞生物、华兰生物、沃森生物、康希诺生物等知名疫苗企业,且这些企业尚无一例发生产品召回事件。但要重获国人信心,并能在国际化进程中与四大国际巨头争有一席之地,仍然任重道远。

疫苗事件为什么发生在百白破?

百白破疫苗主要由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和百日咳疫苗组成。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被爆出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实际上是去年年底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生产企业,即长春长生和武汉生物。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检验时发现“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其主因是百日咳成分上。

目前国内仅有三家生产百白破疫苗,分别是:长春长生、武汉生物、沃森生物。除了前两个公司成为此次疫苗事件主角外,沃森生物亦于2017年首次生产过百白破,但其中送检的有一批次即不合格,主要也是百日咳效价问题。

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陶黎纳看来,中国当前仅有的三家百白破疫苗生产企业,全都遭遇百日咳不合格。说明我国在百日咳的质量标准和检定标准上遇到技术障碍,并非企业故意为之。

简单来说,国产百白破疫苗(包括国产四联疫苗)里的百日咳处于“混沌”状态,使得疫苗有效成分种类和含量不确定,质量差异比较大,“厂家自检合格,国家抽检不合格,也是可以预期的”。

作为对比,国外百白破疫苗里百日咳成分组成很明确,一般至少包含2个成分(巴斯德的五联疫苗,含类毒素和丝状血凝素各25ug),也有包含3组分的(GSK的四联疫苗,含类毒素、丝状血凝素和粘附素)。

故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学习国外百白破疫苗的方法,将百日咳组分抗原、精准定量,如此可以做到效价可控。

再读长生疫苗事件 中国疫苗产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但为什么长春长生、武汉生物、沃森生物没有学习国外企业如此做呢?答案是成本。

当前我国白百破疫苗每剂采购价才3.4元,白破疫苗才1.1元。作为对比,史克公司的英芬立适在美国疾控中心的疫苗采购清单上,价格是18.2美元,折合人民币124元。两者价格差异之大,高下立判。

中美疫苗价格差异可达数十倍,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价低中标机制。为了在各省疫苗招标中中标,本土企业往往以更低的价格参标,后期企业更容易选择造假以降低成本,一旦爆出丑闻,会严重影响公众对本土疫苗的信心和接受程度。此次的长春长生便是前鉴。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企业正在做类似欧美这样的尝试,譬如康希诺。智通财经APP翻看康希诺招股书看到,该公司百白破(婴幼儿、加强针和成人)均是组分技术,正是直接解决国内百白破这一症结的最佳方案。

从企业来看,目前我国取用一类疫苗由政府采购,免费向公民提供;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购买接种,常见的有:十三价肺炎结合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甲肝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在未来,考虑到疫苗公共安全的覆盖面,可以对贫困家庭的儿童接种二类疫苗提供援助,降低由于经济原因而放弃疫苗接种的情形。此外,适当放开疫苗价格,减轻厂家成本压力,使厂商有动力投入资金研究开发新疫苗,改进工艺,提升现有疫苗质量。

需要对国内的疫苗安全失去信心吗?

如果从“疫苗事件”中摘离而出,做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于“是否对国内疫苗安全失去信心”这一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中国拥有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疫苗监督体系,对进口疫苗的审批则更是把关严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口疫苗被批准国内上市之前,必须开展临床试验,除了临床试验外,还要经过1至5年不等的评审时间,才能颁发《进口药品注册证》。以宫颈癌疫苗为例,2006年在美国上市,此后迅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港澳台)被批准使用,然而内地却拖了整整十年,才同意让宫颈癌疫苗入华。

这导致不少民众对疫苗监管颇有微词。但智通财经APP认为,疫苗事关13亿国人健康,政府对进口疫苗的谨慎是可以理解的,且国内疫苗生产企业产能已可满足国内基本需求。目前,内地已对甲类和乙类传染性疾病中的大多数有了比较稳定的控制,对丙类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能力还很低,应当在保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短缺品种的进口,让民众享受到生命安全服务。

数据同时会说话。

A.合格率达到世界级水平。国家药监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国家药品抽检计划共抽检疫苗产品944批次,合格率99.6%,合格比率与年提升。以近4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疫苗产业现代化的起点,即保障了13亿国民的健康,中国本土疫苗企业的功劳不可抹杀;

B.大幅降低国民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疫苗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每年批签发疫苗5-10亿人份,其中国产疫苗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占95%以上,进口疫苗仅占5%以下。在这发展和替代过程中,有效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病与流行。有例为证,从1978—2014年: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幅达99%以上;

C.世界级的疫苗监管体系。中国逐步构建起日益严格的疫苗安全标准和生产监管体系,并且于2011年、2014年两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疫苗国家监管体系评估。已有国产疫苗通过WHO产品预认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陆续采购这些疫苗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

再读长生疫苗事件 中国疫苗产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疫苗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整体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渠道营销、追逐利润仍是行业发展的本质,销售费用高企、商业贿赂事件频发,尊重生命、重视质量的行业氛围有待提高,良性的行业生态尚未有效建立。

与此同时,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国产疫苗在品种、质量、监管上均存在差距。如美国的疫苗监管在全世界是最系统和最严格的。美国1990年成立“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包括疫苗生产厂商、医务人员、受种人等均可提交信息;美国还设立“国家疫苗伤害赔偿项目”,完善疫苗异常反应事件的后续赔偿。在医疗事故方面,美国还建立国家无过错赔偿制度。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和国家疫苗伤害赔偿项目,从疫苗价格中征收一部分金额,用于支付疫苗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将极大地减少疫苗接种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乐于接受疫苗。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国内已有部分疫苗生产厂家针对自己生产的疫苗为接种者免费购买保险,或由部分地区政府购买保险,但这仍只是个案,未来仍需扩展到全部企业。这也是重建公众信心的制度和物质保障。

锚定国产疫苗的发展方向:从渠道营销导向转向技术创新导向

疫苗诞生于十八世纪末,作为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问世不久就成为了让人类免受很多疾病侵扰的希望和曙光。

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使之有着比一般原研药更高的技术壁垒、成本投入和研发周期——平均在十年以上,但其也是一个国家医疗健康水平的体现和创新之所在。

我国有45家疫苗生产企业,可生产63种疫苗,预防34种传染病,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的国家之一。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我国疫苗产业市场规模从65亿元增至2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

但也存在多问题,譬如具有大品种研发能力的企业少,半数以上企业仅拥有单种产品;疫苗产业现状是生产导向型,加以销售催化——国内一类苗和传统二类苗品种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竞争激烈,发展空间主要依靠政策和结构变动。

从科研投入来看,其与国际巨头亦存在巨大差距。以A股为例,目前上市有4家以疫苗为主业的企业。Wind数据显示,2017年4家疫苗公司总销售费用达18亿元,占营业收入38%;4家国际疫苗巨头(辉瑞、默沙东、赛诺菲、GSK)总销售费用占比28%。反观研发费用,A股医疗保健板块总研发费用3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8%;4家疫苗公司除沃森生物外,研发费用占比均未超过10%;4家国际疫苗巨头总研发费用占比17%。

再读长生疫苗事件 中国疫苗产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这导致的后果是,疫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重磅品种发展滞后:一些国际疫苗市场的重要品种在我国仍未上市或比例严重偏低(如HPV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疫苗等)。此外,多联疫苗水平低,数量少。多联疫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节省疫苗接种的人工和成本,减少就诊时间和注射次数,降低婴幼儿接种痛苦,简化接种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球民众健康意识的整体提升,全球疫苗市场的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据EvaluatePharma估测,2020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将达到347亿美元。此一数据,较之2017年增长约25%。

再读长生疫苗事件 中国疫苗产业涅槃重生的契机

高速成长的市场和全球的需求必将呼唤创新型企业的出现。

从国内来看,目前创新型企业已开始初露锋芒,如国产疫苗创新范例的EV71(肠道病毒71型)病毒疫苗,中国昆明所、北京科兴和中生集团等研发的产品已于2015-2016年先后上市,进度全球领先;康希诺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已通过CFDA的新药注册申请,该药品较之国外研发的必须在-60度超低温储存的埃博拉病毒试验疫苗具备更优良的稳定性,在非洲等高温地区运输、使用时,对欧美同行有很大的领先优势。更多的疫苗企业创新仍在路上,或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如华兰生物的成人型疫苗有望2018年第四季度上市,这也是我国首个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沃森生物正在全力推进13价肺炎结合疫苗申报生产和上市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快二价HPV疫苗的产业化进度。

资本市场与企业研发的结合成了新近的亮点,华兰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等企业已先后IPO成功。新近的7月16日,康希诺生物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此举也意味着该公司有望坐稳港股“疫苗第一股”。

据康希诺上市申请文件披露,这家位于天津的疫苗企业是由多名跨国制药公司高管回国创立的,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全球创新、国内首创和国内最佳的三个疫苗类别,目前公司正在12个疾病领域研发15种疫苗。成立以来,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其股东包括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国投创新及达晨创投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在此前发布的《中国硬独角兽TOP100》中,康希诺名列榜单之列。希望这家与众不同的疫苗企业能够为中国疫苗产业带来新气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全球没有那么大的产能给中国供应合格疫苗。在长春长生造假事件之后,中国疫苗的监管只会更加严格,在此事件推动下,国内疫苗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产品创新只会加速。

从长期来看,疫苗行业的持续增长遵循医药发展的必然规律——技术能力决定企业价值。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型疫苗(结合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特种疾病疫苗)已成为公认的主流,需要企业具备针对性的疫苗分离、纯化,甚至部分特定结构的培养生产、糖基化等高难度制备技术,这是传统疫苗企业不具备的技术能力,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入生物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团队。

在国内疫苗品种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具备新型疫苗开发能力的企业将具备持续成长的动能,而这也是助推着中国整体疫苗行业的集体变革——从渠道销售导向型向技术创新导向型的转变,这也是行业未来国际化的机会,华为当年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