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新兴产业 > 生物产业 > 正文

生物科技公司难遇有耐心的VC 上市后市值波动或较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8-04-26 11:34:48 编辑:诚富

导读:“近期并无上市计划。”一家上海生物科技公司的C E O昨日回复南都记者时如此表示。与数十家生物科技公司一样,这家生物科技公司近日积极回应了港交所新上市规则咨询反馈。

“近期并无上市计划。”一家上海生物科技公司的C E O昨日回复南都记者时如此表示。与数十家生物科技公司一样,这家生物科技公司近日积极回应了港交所新上市规则咨询反馈。

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港交所出台的上市新政策,对生物公司是极大的鼓励,目前的确很难找到耐心的V C.另一方面,生物制药公司被收购的机会很大,不少生物科技公司在临床1期试验前就等待被收购,很少创业公司能进入临床1期。”

哪些生物科技公司符合条件?

“目前定义不是很清晰,根据文本的内容,规则适用的生物科技公司是由各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生物科技公司。是否就此进行明确规定?从而排除其他生物科技公司。”一家公司在回应港交所上市规则咨询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据南都记者统计,在反馈意见中,不乏“AI+医疗”类型公司、医疗器械公司等类型公司是否可以归纳到“生物科技公司”的呼声。

华润医药(3320,HK)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李国辉在反馈中称,支持新政,但希望可以对生物科技公司设较高的门槛,例如临床二期以后,同时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日常运营。

一家总部在上海的生物科技公司近日对港交所新上市规定咨询进行反馈。该家生物科技公司CEO昨日回复南都记者称,近期并无上市计划。与此相反的是,天士力(44.350, -0.67, -1.49%)医药集团在反馈意见中称,集团分拆上海天士力到港交所上市,应已满足港交所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要求。因而上海天士力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上市前融资,应仅需遵守上市规则指引GL29-12,GL43-12和G L44-12的相关规定。

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处于A轮阶段,暂无上市计划,但亦有关注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新规。

事实上,香港近期生物科技公司亦迎来发展期。南都记者昨日亦从香港获悉,香港政府以及投资人看好香港本土在生物科技方面的研发能力,专利本身的市场运用才得以实现。其中,香港市场已出现了拜米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类抗癌药物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的咨询中,有反馈声音称,生物科技公司应该提高开支覆盖比例,但是其市值预估应该给予降低。不要过多关注此类发行人的目前估值,建议降低至10亿港元左右。不过,南都记者昨日咨询多位生物科技公司、分析界人士获悉,15亿港元的市值较为合理。

上述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生物公司的行业周期比较长,有多种估值方式,包括自有专利、市场预期等。相对于D C F估值方式而言,市场对生物科技公司较为接受的是药物市场估值方法。“对于生物科技制药行业而言,预期在临床1期后可以上市,15亿港元的市值是比较合理的”。

三个阶段的资金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生物制药公司一般研发费用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单个产品销售量较大。

前述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拥有自有专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面临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临床试验1之前,这属于融资的拐点。此时,生物科技公司需要较多的资金,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有远见的VC机构投资。但不少生物科技公司已经被出售,这限制了生物科技独角兽的出现。

“第二阶段则是临床1试验,能进入临床1试验的生物科技公司有相当的存活能力。在新药临床前试验到申请临床1试验,FDA和CFDA需要2年多时间。PE/VC需要对此有所预期。”上述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个阶段即完成临床1试验后,此时生物科技公司存活能力更强。考虑到行业周期较长,大型药厂的买卖交易不容易完成,不少企业选择上市,融到大额资金来支持临床研究。

前述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药物的不同、市场需求不同、给予专利的地方不同,其专利价值在数千万至几亿不等。根据药物市场估值方式,若一款产品申请FD A临床1期的耗资在数千万元左右,处于这类情况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三个产品,按照研发成本的预算乘以三,市值至少可达15亿港元。

不过,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后市值可能波动。以美国上市的生物科技制药公司为例,其上市后的股价与FDA的批复有很大关联。

为何需要专业投资者?

行业有关数据显示,生物科技企业从FDA的临床1试验到成功申报临床2试验,成功率为80%;而从临床2试验成功申报到临床3试验,成功率在50%;临床3试验成功获批在40%.很多生物制药公司三期可能会做好几轮,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上述香港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表示,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资人、招募的人群都集中在专业领域,这跟投资其他商业模式的公司不同。“投资生物科技公司是看好未来的发展,适合专业的投资者”。

香港中国企业委员会上市公司委员会亦表示,咨询意见中,除了最低市值15亿元的要求,申请人须至少有一只产品已通过概念开发过程,如相关药物和安全监管机构所规管的药物已通过首阶段临床测试,并已取得进行第二阶段测试所需的必要监管批准。

“本会支持生物科技新兴公司相关IPO制度,惟希望港交所加强风险管理,更好地保护投资人利益。”香港中国企业委员会上市公司委员会就此解释称,就美国市场经验而言,不论是原研药抑或是仿制药,其投入周期较长,且通过临床试验的成功率较低。该咨询意见中在取得第二阶段测试后即可允许来港进行的IPO,对于投资人而言会产生较大风险;加上pre-revenue的情况,会加剧投资人风险程度,进而或令市场波动变大。

南华金融高级策略师岑智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生物科技公司风险较大,也属于比较专业的范畴,一般投资者不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