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年前座谈会上发飙了!还过个屁年!安逸和宽容是对员工最大的不负责
导读:回顾去年华为的节前座谈会上,任正非发飙了。
回顾去年华为的节前座谈会上,任正非发飙了。
新年前,任正非都会和各个部门坐下来,轻松地聊一下这一年的感悟得失,让主管们聊聊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想法。这是华为的传统。
据说,在这场精心组织的某部门座谈会上,发言主要有三类:
第一种,邀功求赏型。花90%的时间来总结业绩,只有10%的内容来谈以一个不痛不痒的问题,然后草草结束。
第二种,指鹿为马型。说存在的问题很严重,客户意见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给客户提供了很多服务,客户自己都没有事干了,所以意见很大。
第三种,避实务虚型。“人工智能”讲了好几遍,“云”讲了好几层,貌似已经探索到最尖端的前沿科技,但就是不讲实实在在的工作做的咋样。
忍无可忍,任正非总结的时候喷着怒火道“还过个屁年”!
什么是精致的业绩泡沫?
以上故事,是将偌大一个职场微缩到了一个会场之中。
放眼望去,在职场人的空气中,到处充斥着这种精致的演技和泡沫的业绩。就拿职场人比较集中的两个地方来说说。
一个地方是会议室,尤其是老板会参加的会议。在唾沫横飞的各种汇报中,清醒一点的人会发现,这里的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所有的阶段性数据,同比、环比都是上升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类似华为的,让讲问题全讲业绩,让讲缺陷全讲优点,让讲现在全讲未来。
一个地方是朋友圈,仿佛每天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搭配的文字通常是积极阳光的,比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论跑多远都要为客户拿到器材”,看着让人赞叹。
所谓的业绩泡沫”,也许很多人是跟风而做,但却是害人不浅。这类泡沫存在于两种层面,一种是为了让老板同事看看自己有多辛苦;另外一种是为了感动自己,让自我觉得人生很充实!
如果为了感动自己,这事儿毛病不大,残酷的职场,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但要注意,第一,不要转化为抱怨的动力;第二,那么忙是否真的有用?自己要多衡量一下,别把自己也蒙蔽了。
如果纯粹是为了给老板看的,以证明自己多积极,多努力,那就真的大可不必。
少盯老板,多讲实事
任正非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屁股对着老板,眼睛才能看着客户”。
洞若观火,看的很透彻。粗实简单的说明了指向。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可想而知,你有多少精力做点实在的事情。
正确的业绩观,不能总想着靠忽悠获得成长。夸夸其谈,对上忽悠领导,对外忽悠同事,最可怕的是,忽悠久了,连自己都信了。
要清楚,你身边的人,尤其你的老板之所以混到今天的位置,绝非平白无故的。你可以选择不尊敬你的老板,但是一定要充分尊重他的位置。常怀敬畏之心,才不会起忽悠之念。
我调查了20多家倒闭的创业企业,后来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老板,几乎没有人加班。创业中,我们最需要的是跑得快跑得稳,公司资源本身非常有限,人力一样的,你朝九晚五的,一天能做多少事?你怎么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华为为什么市值是BAT的总和还要多?我和他们曾有个几个月的业务交集,对华为员工来说,没有白天黑夜,只有什么时候完成任务。
别再羡慕别人了,你也可以做到的。
另外,从换位思考而言,不担心现在,担心的是未来。年关时刻,老板想的都是明年的困难怎么解决,谁会关心你过去一二三四几件小事?所以,无论是开会谈,还是写工作报告,尽量少写过去的业绩,尽量多写未来的问题和计划,才是实干的做法。
有人说,闭口不言,别人怎么知道?说肯定是要说的,但要说点实在的。从华为的案例来看,老板给你机会说了啊,你重点说有干货的工作思考,已经可以充分地体现出过去的收获和成长,不需要唾沫四溅的讲业绩。默默地拾掇好自己,比朋友圈的荣华富贵更重要。
和自己对话,做个聪明人
于丹说,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的生命格局。
正确的业绩观,应该更多地和自己对话。时常问自己几个问题,手头的事情是否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做完这个事情可以增长什么能力?自己做的事情,对于公司、对于同事、甚至对于整个行业,是否有帮助?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请修正优化。
这个IP频出的年代,简单粗暴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我沉淀的价值才是真的价值,自身能力的成长才是真的力量,否则,离开所依附的力量,你将一无是处。所以,从小事做起,从没事找事做起,多干实事才是成长的路径。
真没啥事做,宁愿研读公司近期的方案计划材料,说不定第二天的选题会立刻就用上。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选择,你的收入不够高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 绝大多数企业主其实非常愿意给一些高薪资来和员工共同成长。但员工同学,你自己做到了努力吗?当你真正认识到工作时,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完成的时候,我向毛主席保证,你一定就是你企业中下一个高薪的人。如果你老板还是没给你高薪,那你到我公司来。
找不到事做的人很郁闷,没事瞎忙的人很烦人,没事找事的人很聪明。
做个聪明人吧,别让精心构建的业绩泡沫,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