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第一家创业博物馆开馆
导读:在中关村,当有人在为梦想创业拼搏时,也有人在为创业者赋能护航。近日,中关村第一家创业博物馆正式开馆。
在中关村,当有人在为梦想创业拼搏时,也有人在为创业者赋能护航。近日,中关村第一家创业博物馆正式开馆。
进入中关村创业大街寻找这间博物馆,一眼便能认出它。左边黄色的门是金山1988年创业之初的门;右边红色的门是联想创业之初小传达室的门;两扇门都是存在了30年的企业,分别代表了当时软件、硬件的巨头企业。头顶是当年瀛海威的LOGO,它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就是瀛海威当时的广告语。脚下是四通的基石,四通是中国最早取得科技成果的公司。当年一家公司占据中关村整体一半的产值,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是这间创业博物馆,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感。推门而入,也就慢慢推开了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光阴大门。
在计算历史和中文输入法区。人们可能都见过算盘,但明、清两代的算盘算是少见。创业博物馆展出的这两个时期的算盘,外形虽然差不多,但材质可有很大差别。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些颇有年代感的打字机。
提到打字机,就不得不提中国造的“四通打字机”。四通打字机结束了机械打字的历史,开辟了我国办公自动化的新纪元。上世纪80-90年代,四通打字机家喻户晓,几乎成为当时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代名词。也正是这款中文输入打字机让当时在中关村创业的四通公司一举成名。
五笔输入法是王永民在1983年发明的,所以又叫“王码五笔”。在创业博物馆,可以亲眼看到王码五笔打字的各种稀存材料,还有两用键盘指法练习卡。在创业博物馆,还可以看到信息时代的“鼻祖”物品——长江一号电脑。该电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也是软件系统界的鼻祖。
在通信区,“大哥大”是吸引眼球的热点展品。这种外形酷似“砖头”的手机是手提电话的俗称,在当时代表了奢豪时尚。“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信时代,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哥大”要1万元左右,很多工薪阶层只能望“砖”兴叹。于是,BP机在“低端消费指南”里脱颖而出。
在游戏区,第一代学习机、上世纪80年代为了3D游戏而设计出的可穿戴设备手套立刻能勾起年轻一代的集体回忆。
最为惹眼的是一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雕塑:刘备打着电话,关羽拿着毛笔在白板上写着战略,张飞在一旁忙着编程序。据说,在这里安置这么一个桃园三结义的场景,是创业博物馆希望创业者来到这里能许下初心,守护初心。
谈起开设这间创业博物馆的初心,创办人苏菂表示:“希望能够为我们回忆曾经的历史,也希望能够留下现在年轻人的样子,也希望这里能成为创业者的精神家园,更希望能守护这些精神的存在,希望到这里的你能有所获得,有所思考。” (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