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资讯 > 正文

超格力,甩万科,不懂生意的技术男搏出3000亿的大公司

来源: 创业前沿 发布时间: 2018-02-07 13:41:15 编辑:诚富

导读:面对媒体“如何保持高增长”的追问,海康威视CEO胡扬忠的回答简单到出人意料:“活下来吧,老想着活下来。”

面对媒体“如何保持高增长”的追问,海康威视CEO胡扬忠的回答简单到出人意料:“活下来吧,老想着活下来。”

2001年成立之时,包括胡扬忠在内的28人创始团队,没人想到以活下来为目标的海康威视会有今天——视频监控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连续6年位列第一,把美国霍尼韦尔和德国博世安防等全球百年安防企业甩在身后;自2010年上市以来,年复合增长率达43.9%,市值突破3000亿元,一度登顶深交所老大之位。

而他们自立门户的第一款产品,只是一块视频压缩板卡。

海康威视脱胎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2研究所。该所主要研究计算机外部设备,属军民结合的国家一类研究所。

计划经济体制下,52所经历了困难时期。上世纪末,音视频技术逐渐从模拟范式向数字范式转变,52所捕捉到新技术趋势,在1999年底开始着手数字视频压缩板卡的研发。

两年后,52所新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恰逢国家减少对科研院所的经费支持,需要自力更生,52所决定组建以压缩板卡为产品的独立公司,但能否以此自食其力,未可知。

2001年11月,以陈宗年和胡扬忠为骨干的28人,从此扔掉“铁饭碗”,在杭州西湖区马塍路的一层简易办公楼开始了创业之旅,海康威视由此诞生。

陈宗年和胡扬忠都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作为校友加同事的双龙组合,两人在海康威视也挑起了船长和大副的重担,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裁。

如果仅此而已,海康威视演绎不出今天的故事。

那时的海康威视虽已形成新技术体系,但编解码技术尚待突破,且一帮从象牙塔出来的技术派们都是商业小白,甚至毫无股东概念,认为股东就是拿点管理费。

同样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的龚虹嘉成了雪中送炭之人。

龚虹嘉不仅有编解码技术,还是个商界达人,曾与朋友联手创建了收音机公司,让德生品牌家喻户晓。转身做投资人后,命中率奇高。

出于帮两位老同学圆梦的校友情,龚虹嘉将编解码技术连同245万资金一同注入海康威视,获得49%股份,成为其第二股东和副董事长,与陈、胡二人组成海康“铁三角”,坊间赐号“华中科三剑客”。

创办初期,龚虹嘉隔三差五到海康威视对两位校友进行商业科普,“股东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能因为年满18岁可以自食其力了,就不要父母,要养他们一辈子。”

一群“榆木疙瘩”终于被说通。

海康威视自力更生的头半年,国内市场仍是索尼、松下、三星等洋品牌当道的模拟技术产品,新老技术转换期,海康的板卡销量并不好。

转机出现在“9•11”恐袭事件后,全球安防意识空前觉醒,拉动了安防产业突飞猛进式发展。

海康威视开行业之先,把研制出的压缩板卡引进了监控领域,以更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的优势,一举奠定了其在国内板卡市场的领先地位,到2004年,国内份额超过80%,实现2.5亿元销售收入,海康可以活下来了。

站稳脚跟后,海康乘胜追击,又抓住视频监控存储产品从VCR(盒式磁带录像机)向DVR(硬盘录像机)转换的苗头,提早研发嵌入式DVR,并彻底解决了保护硬盘索引文件不被破坏的问题,产品一面世即受到市场追捧。两年后,海康威视又毫无悬念地成了国内DVR王者。到2010年,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盘录像机厂商。

那一时期,监控产品开始由银行ATM机和城市主干道向消费领域渗透,动物园、考场、机场、加油站也陆续启用了监控设备,这让海康威视意识到市场的巨大潜力。

看到机会后,他们快速行动,踩足马力向板卡、存储产品之外的前端摄像机市场进军。在监控产品体系中,这是一块更大的蛋糕。

同样,这一市场也被外国公司把持,他们拥有影响成像质量的ISP(图像信号处理)核心技术,中国集成商在这一技术上仍是空白。

海康威视依然选择自主研发突破,并用两年时间获得成功。产品2006年底面世时,其占领市场的速度更令对手猝不急防,盘踞中国数十年的洋品牌从此不再嚣张。

此后短短4年,海康威视成为监控摄像机市场的全球霸主,并稳坐至今。

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市场红利。在形形色色的客户需求下,海康威视不仅完成了从前端到后端的监控产品线搭建,还实现了由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转变的过程曾让“三剑客”纠结过,“做产品还是做服务”?

最终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客户真实的需求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安全防护,以及安防系统带给业务管理的价值,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可以更贴近客户,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用户提供更接气的解决方案最终成了海康威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也为日后在国际市场征服用户提供了思路。

电子类产品因快速的技术迭代向来短命,平均生命周期3-5年左右。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给安防行业带来了更大挑战,网络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每一个浪潮的出现都是一次行业大洗牌。

频繁变革之下,海康威视丝毫不敢放松,始终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也是因此,胡扬忠才有言,能活下来就算不易。

高度危机感,让海康威视总是敢于冒险尝试新技术,甚至做孤独的前行者。

2017年,人工智能火遍全球,但它更像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落地到具体产业仍在探索中。

但当年10月底的行业展会上,海康威视却发布了引领行业的“海康AI Cloud(人工智能云)框架”,涵盖一系列智能产品和大数据、算法调度等技术平台,宣布海康威视从人工智能产品到解决方案已在全国30多省落地应用。

而这一切源于10前年海康威视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 2006年开始智能分析技术的研发;

· 2013年开始深度学习技术的布局;

· 2014年成立海康威视研究院,专注于感知、智能分析、云存储、云计算及视频大数据研究。

这项工作由贾永华领衔。作为当初28人创始团队一员,这相当于他的二次创业。

最初几年,这个团队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是太超前的冷门,贾永华眼见着一些同行倒在半路。

海康的破局之道是先在细分市场上寻求突破,从简单的车牌识别技术研发开始,获得成功后,陆续发展到人脸识别、工业相机读码、目标分类等,直到搭建出庞大的智能产品体系和技术大平台,还进一步解决了普通云计算因海量数量传输而导致的高延迟、高能耗、网络拥塞问题。

不炒概念,不追风口,却默默地走在了风口前头,海康威视的低调比它的产品还让人意外。

董事长陈宗年把低调称为守拙:

“我们讲守拙,其实是一种耐得住寂寞。我们自己走了十几年就是这个感受,坚定地拥有自己核心的东西,厚积的时间要远远长于薄发的时间,今天超不过别人的企业不要紧,明天超不过等等,后天,了不起大后天,你一定能超过人家。”

在国内扬眉吐气,不意味着在国外也被刮目相看。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总会受到怀疑,再加上国外巨头们早已将市场瓜分完毕,中国品牌想再分一杯羹异常艰难。

陈宗年深有体会,“我们的产品被人家使用是一码事情,我们的品牌被人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也因此,海康威视始于2004年的国际化之路走得不算轻松。

在经历了与大多数国内企业一样的贴牌生产道路后,海康威视于2007年启动了自有品牌国际化之路,但刚迈出一只脚,便遭遇重挫。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海外市场需求骤减,缺少品牌意识的中国企业却雪上加霜,在海外打起了价格战。双重压力下,海康威视的国际化之路分外渺茫。

继续前进,还是撤回来?

海康选择在最困难时爆发最大的力量。

“我们也没有退却,反而加大了在海外市场的人员和市场推广投入”。

接下来采取的措施被海康内部称为国际化2.0,即国际市场本土化——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建设国际营销网络、海外物流、装配基地;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聘用本土员工。一方面消除文化、种族障碍,一方面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能力。

同时还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参加海外展会时,海康把自己放在国际大公司的展会里面,以向全球客户传递海康威视的国际形象。

另一边,海康则继续用新技术刷新历史,在与同行的PK中频频问鼎全球:
· 2015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芝加哥丰田技术研究所联合创办的机动车视觉识别算法评测中,海康的车辆检测和车头朝向估计技术,评分均名列世界第一。

· 2016年,在一项“计算机视觉的多目标跟踪算法”测评中,海康摘得桂冠,同台竞技者包括日本著名跨国信息技术公司NEC的北美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47个世界顶级研究团体及高校。

· 2016年,在PASCAL VOC图像识别分类竞赛中,海康目标检测任务排名第一,刷新世界纪录,领先第二名微软4.1个点。

在品牌营销和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海康威视多年的海外耕耘获得回报:

美国费城、韩国首尔、巴西世界杯场馆、意大利米兰国际机场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安保项目中,海康威视的产品随处可见。

其海外营收中自主品牌如今已占到了80%,海外业务毛利率则达47.72%,超过国内毛利率10个点。

2015年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HS发布报告称,海康威视海外市场份额已经超越瑞典巨头安讯士,位居榜首。

持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将海康威视送上了行业之巅。如今,它已是拥有25000 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

但这也让海康面临新的问题——成熟型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失去创新的动能,微软、IBM等前车之鉴并不少。

尽管海康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相当于竞争对手的总和,2016年更是高达24.33亿元,但10000多名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何调动是个考验。

胡扬忠也意识到:“最大的挑战是员工是否持续保持激情,公司比较小的时候有工作的激情,是不是公司大了就好混日子,这个是最大的挑战”。

他们尝试采用一些持续激励的手段。

比如,针对研发成果设立不同级别的奖项,最高荣誉叫“特别贡献奖”,“目前已有4人和一个团队获得这项殊荣,这对公司的研发团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更大范围的激励来自股权,这让海康威视成了国企中的特殊存在。

2007年,二股东龚虹嘉开风气之先,将其所持的15%股权以7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49位经营层和核心员工为股东的杭州威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这些股权按现在计算价值500亿。

2008年6月海康威视改制时,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公司,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一大批创始员工实行股权激励。

2010年上市后,也依然是每2-3年实施一次股权激励,受益员工2000多人。按目前股价计算,3年间,获利最少的员工浮盈也接近200万元。

2017年2月份,海康威视再次为2989名员工每人发1.8万股,每股优惠10元,相当于每人送18万元。

鼓励员工以入股的方式内部创业,也是保持激情的一招。

在海康威视的新兴业务板块中,除了贾永华带队的机器人公司,萤石电商网和汽车电子两大版块都是由当年的创业团队成员以二次创业的形式担当。

目前,这两个团队已为海康威视创造了6亿多元的收入。

海康威视副总裁郑一波说:“很多创业团队一开始在,到后来慢慢就分化了,而我们是在内部继续创业,是做公司的创新业务。知足常乐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是作为企业家,他不能有这种想法。”

17年,在冰面上奋力前行的海康威视实现了赶超欧美,看似完美的表象之下,它总有一丝缺憾——芯片,这也是中国大部分电子企业挥不去的痛。

由于依赖进口,芯片占去了产品的大部分成本,海康威视安防产品AI化后成本要上升3000元以上,一边要看供应商的脸色,一边要替客户考虑钱袋子,被扼住喉咙的滋味并不好受。

像三星、小米、大疆等企业一样,摆脱芯片商们的控制也成了海康的必经之路。

在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8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公示》中,海康威视的“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赫然在列。

只是,从这一名单公示的时间上看,这次海康并不是走在最前面的企业。

放眼国内同行,深鉴科技、寒武纪等已在针对安防行业开发智能芯片。

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商汤科技、云从、依图等公司也开始向下游芯片产业延伸。华为的海思芯片更是已在安防市场占有近七成的份额。

于是,3000多亿市值的海康,继续以创业姿态前进,在学习中前进。

向一切优秀者学习,也是海康成功的基本大法,比如学习华为不惜重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

董事长陈宗年就曾对媒体说,“我们能力不够,但是学习华为,我们可能是全中国最认真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