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互联网创业靠烧钱比拼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
导读:熊晓鸽说,基金数量还少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琢磨标的公司,而现在基金数量一下子多了很多,大家都来抢项目,琢磨项目的时间就不够了,甚至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也不够。
熊晓鸽说,基金数量还少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琢磨标的公司,而现在基金数量一下子多了很多,大家都来抢项目,琢磨项目的时间就不够了,甚至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也不够。
“好,开始问吧!”在打完几个电话,又处理好微信上的紧急事务后,熊晓鸽一脸热情地对我说。这次采访是在2017年12月28日下午,从武汉疾驰前往北京的高铁上。
当天上午,熊晓鸽参加了IDG资本在武汉大学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的捐赠仪式。尽管前一天他仅睡了5个多小时,但采访过程中,熊晓鸽始终思路清晰、态度温和。
作为中国风险投资的教父级人物,熊晓鸽在1992年回国创办IDG资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IDG资本在风险投资尚不为人所知的那段时光里,投资了腾讯、百度、搜狐等一批影响中国互联网格局的企业。
如今,创业、创新成为热门,项目层出不穷。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国有资本等入场成为LP,让机构募资不再是难事。熊晓鸽表示,对很多投资机构来说,大基金好募不好投。基金管理规模越大,更应该注重精细化分工,由不同的团队做不同的事。
IDG资本从早期投资起家,已经成为覆盖PE投资、并购投资、产业基金的全产业链投资平台。熊晓鸽本人基于过往资历和经验,参与到更多文创产业和并购项目投资中。对于早期投资,IDG资本则提拔了更多与创业者年龄相近的年轻合伙人参与其中。
靠烧钱比拼流量的时代已经过去
《21世纪》:现在做投资跟25年前相比,外部环境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创业项目增多后鱼龙混杂,好项目的判断难度提高。比如投资机构爆发式增多,好项目的价格容易被哄抬。其中最让你感觉焦虑的是什么?
熊晓鸽:投资本身是一份工作,既然是工作就要尽量把它做好,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机遇。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钱很多,但好的项目毕竟有限,投资机构间的竞争很激烈。
想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我们首先在内部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合伙人做早期投资,我们管理90后基金的合伙人也都是80后、85后。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他们跟创业者的年龄比较相近,喜欢玩的东西也比较熟悉,所以IDG投资了年轻人喜好的喜茶、B站、Faceu 、暖暖游戏等很酷的项目。
对我个人来说,今后会更多地参与并购项目和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投资。因为并购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也对应着更大的风险,同时需要更深层的行业人脉关系。以现在的经验与资历来说,参与到并购项目中,会更有优势。文创产业中的大型演出等,投资规模比较大,也需要更有经验的投资人来进行判断。
《21世纪》:互联网创业项目通过烧钱靠资本养大逐渐成了一种风气,IDG资本对这类项目怎样进行投资判断?
熊晓鸽:我们当年投资的像百度、腾讯、携程等消费互联网公司,也是采用了通过快速烧钱追求访问量的做法,因为当时互联网公司都是靠广告的模式盈利,广告的效率很高,这就要靠烧钱比拼流量。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竞争变得更复杂了,任何一项投资都有可能出现黑天鹅。
投资分工也越来越细,我们有消费组、TMT组、医疗组、工业技术组、泛娱乐组、能源组等。其实产业发展到后来都是精细化分工,除了机构本身的投资小组,可能还需要通过外部科研单位、高校的专家来更深入地了解技术。但专家不一定懂商业,最终的商业判断还是靠投资人。
大基金更需精细化管理
《21世纪》:近两年,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等作为LP ,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很多投资机构管理规模越做越大。你曾说,人在钱多的时候,比较容易犯投资的大错误。钱少的时候比较谨慎,反而犯错误比较小。大基金对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哪些新挑战,IDG资本是否感受到这种挑战?
熊晓鸽:现在国内市场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基金的数量很多,市场上的资金也很多,但是项目总是有限的。基金数量少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琢磨标的公司,而现在基金数量一下子多了很多,大家都来抢项目,琢磨项目的时间就不够了,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也不够。
对IDG资本来说,近年来也新增了一些基金。比如我们去年融了一只10亿美元的PE基金,它不可能会向VC那样投,而是会参与偏后期的项目。这只基金投资了爱奇艺和美团等,投的规模也比较大。
从VC到PE、并购、产业,不同的基金在设立时有不同的期待值,也有不同的团队来负责。VC基金投的时间长、倍数要求高,PE、并购、产业基金可能投得比较快、比较大,离钱也很近,有些项目投资半年可能就上市了。VC基金投资时,觉得项目比较有创意,人也比较靠谱就投资了。后期投资的时候,需要对行业理解比较深厚,对管理者的创新要求没那么高。
《21世纪》:BAT已经成为一级市场投资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有大量的钱和平台资源,也被称为“深口袋”。在跟BAT的竞争中,VC\PE机构的优势是什么?你们所投的项目如果后期融资时碰到BAT,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熊晓鸽:IDG资本在早期投资了腾讯、百度,这两家企业现在也是我们的LP。投资是个江湖,还是比谁看事物的眼光比较准,投后的服务也很重要。BAT的很多投资是战略性的,而我们更多从财务回报的角度去投资,双方做业务有一些重叠的地方,在项目估值的时候可能会有竞争。
但我们跟BAT的关系其实不错,最好的办法还是维持很好的合作关系。有时候BAT对行业的把控比我们深,但我们对财务方面看得更保险,更有把握一些。对我们来说,有些项目由于市场或者规模的原因,不太可能单独上市,在适当的时候卖给BAT也是一种退出方式。管理钱主要还是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管理你和出资人、创业者、方方面面的公司,还有业界的关系。
“百年老店”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
《21世纪》:如何在PE投资、并购投资中,延续IDG资本以往早期投资积累的优势?
熊晓鸽:要做好的基金管理人,首先不能太笨,我们的团队成员很多是名校出身,状元也有好几个。第二,还是要更勤奋,很多新产品技术出来,他们得去琢磨研究。第三,IDG资本是家国际化的机构,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看项目。可能有些领域的公司,在特定时期国内投资方面还有些限制,比如区块链。但我们在国外投得挺好,国外的市场和基础可能对我们未来的投资方向有一些指导作用。另外,我们在国内市场做了25年,对某些领域的了解可能远超过一些专家,有利于做中后期延伸扩张。
《21世纪》:IDG的品牌有50多年历史,IDG资本也有25年了。你内心有个愿景是希望IDG成为百年老店,但外部环境变化确实都难以预测,IDG资本有怎样的机制保证运营的持续性和品牌的传承?
熊晓鸽:做投资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最重要的是看市场上有什么变化,然后自己琢磨应对的对策。就像在大学没人教你做投资,投资没有博士学位一样,这里边很多道理是你和合伙人慢慢琢磨出来的,还有些是通过讨论、吵架得出来的。我们不会为了传承而传承,投资公司内部的管理也应该顺应潮流,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你要传承首先要管得好,在商言商,然后每个合伙人和投资经理也必须非常勤奋,不断学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