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试验区吸引1568家外贸企业落户
导读:扶持重点产业是海关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主攻方向。
4月10日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挂牌满一周年的日子,记者从当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过去一年,全省海关以制度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持续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一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注册外贸企业1568家。
扶持重点产业是海关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主攻方向。航空产业基础雄厚是沈阳片区的发展优势,而作为国内知名的飞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修理企业——中国南方航空(60002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维修基地,却一直受到维修零件无法享受保税政策的限制。沈阳海关通过推行“特殊监管区域+飞机维修”监管模式,实现了保税物流与修理物品的政策组合,打造“区港联动、协同监管”便捷监管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缩短通关时间,每年为企业维修业务增加效益约2000万元。沈阳黎明国际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在综合保税区内存在大量闲置产能却又无法承接区外订单,沈阳海关积极向海关总署争取政策支持,成功帮助其适用“委内加工”制度,使企业利润增长点激增,累计取得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订单总值约10亿元,赚取加工费达9500余万元。
大连海关大力支持企业利用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混矿业务,有力促进了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据悉,大连港(601880,股吧)矿石码头累计保税混矿入库量已突破1033万吨,占大连港矿石码头全年进口量的50%,征收税款2.7亿元。
受益的不仅仅是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广覆盖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创新服务追逐的目标。沈阳海关优先推动加工贸易从以合同为单元向以企业为单元监管转变,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建立新型加工贸易监管模式。通过建立与企业生产实际同步的单耗申报制度与多元化核销制度,优化深加工结转、保税货物集中内销业务,简化了加工贸易企业办事程序,提高了海关监管效能。
大连海关积极探索开展“海关归类智能导航”服务体系,为自贸试验区量身打造“智能导航自贸试验区企业专用申报通道”,极大地缩短了企业通关时间,使口岸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加显著。近日,该项制度创新顺利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