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很火,背后的创投更火,阿里巴巴和腾讯也在布局
导读:2018年伊始,区块链概念就成了“香饽饽”,任何与区块链搭上边的企业几乎都能瞬间获得市场的极高关注。热闹背后,区块链市场其实早已充斥了各路资金,刚刚进入市场的创投们当然也不放过。
2018年伊始,区块链概念就成了“香饽饽”,任何与区块链搭上边的企业几乎都能瞬间获得市场的极高关注。热闹背后,区块链市场其实早已充斥了各路资金,刚刚进入市场的创投们当然也不放过。
根据IT桔子追踪到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成立风险投资机构达46家,以人民币基金为主,其中包括了大牌基金合伙人或名企骨干自立门户的新机构;企业创投或投资机构成立的新基金;国家队、明星艺人、知名创业者发起的基金。当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出现了9家专投区块链项目的机构,它们在新机构中占比近20%,成为新成立机构的一大特色。
其中,由原新东方名师,被称为“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和前云币网首席运营官老猫联合创立的硬币资本,是一家区块链行业的投资与孵化平台;由著名数字资产投资人张银海牵头成立的区块链投资基金千方基金,该基金专门投资区块链项目的天使轮等前期投资;由VC大咖和投资资深人士新创立的区块链基金维京资本,首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2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星链资本、LinkVC连接资本、时戳资本、创世资本、星辰资本等机构均是关注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的机构。
图片来源:IT桔子
说起投资区块链,当然也少不了阿里巴巴和腾讯。事实上,阿里和腾讯两巨头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阿里和腾讯的区块链布局都始于2016年年中,阿里目前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正品追溯、医疗、公益等多个领域;腾讯则更看重区块链的金融应用,与多家银行达成了合作。
而在海外市场,摩根大通、高盛、巴克莱……他们都在投资区块链项目。近日,科技巨头IBM和美国最大有线电视传输公司Comcast的风险投资部门宣布将为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服务和投资资金。
2018年初,一张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内部群鼓励拥抱区块链革命的截图,引爆了资本市场对区块链投资的关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投资机构,现在区块链的浪潮到来,是否会有新的优秀机构诞生?
这也许值得期待。
不过,有投资人对记者表示,现在能懂区块链的人很少,但区块链已经很热,行业里的人特别痴迷,没有进场的人很不理解。
“说明都想颠覆互联网,迎接下一个风口。有人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有几个胆子大的会到火堆里取食物。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就是区块链的核心。”纽曼资本合伙人吴涛说,“关键看谁能通过这项技术赚到钱,投资能通过上市退出,或者被大鳄吃掉或者卖掉。”
吴涛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形成,完全开启了新的网络世界,开辟了全新的市场机会,首先是主链市场的争夺,比特币、以太坊、量子币等等,在他们中间极有可能会出现未来的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不过,阿里、百度、腾讯这些巨头也不会坐以待毙。公共主链上的生态一旦建立就会形成壁垒,当然还有垂直细分领域的区块链领域平台和应用也是巨大市场,企业、组织甚至个人的私链和应用未来都将有巨大机会。
“
万图投资董事长宋咏红在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区块链行业被投资界追捧,过高的期望和关注使得行业走向过热期。一时间各行各业都在尝试将“区块链”与自己的行业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以区块链之名,行欺诈、敛财之实的项目。总体而言,热的是币圈,链圈依然低调。但是这种热度,将会随着投资者对区块链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政府监管的逐步到位,而渐渐回归冷静。
区块链行业目前依然概念偏多,具备实际应用意义的商业级落地较少,因此,对投资人来说,避免踩中泡沫是必修的一课。
宋咏红认为,从长远来看,投资区块链行业的链圈有技术有应用的企业将会带来更加长期的收益,而商业模式方面,因目前整个行业尚处在摸索当中,因此投资机构的进入可以为区块链技术+细分行业应用在商业模式上得到优化。投资人应该关注是那些真正能被区块链技术颠覆的相关行业。毋庸置疑,在交易、金融、医疗、教育、版权保护等领域都将借助区块链实现颠覆式变革。而麦肯锡发布对区块链的研究更是指出,区块链未来将改变电子商务、全球支付、数字权益等18个领域(它们分别对应于数字货币、记录保全、证券、智能合约等4大领域)。
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是否具备成长性和商业落地意义,宋咏红说,经验是“跟着券商、国企走”:如果一个区块链企业,已经在金融领域获得券商、国企、政府的订单,从客户端说明这个企业在区块链技术方面是可靠的,再加上团队的背景、职业阅历、试错能力等还不错的话,要把握机会,尽快入场。
不过,记者还发现了这么一个状况。
“过完年,深圳有个私募搞了个区块链培训班,讲的内容具体还不知道,但听说很多人报名,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还有一些做实业的公司管理层都去。”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此外,许多企业也在四处寻找“懂”区块链的人,希望请他们到自己的公司“授课”。
由此可见,热情虽高,但对于区块链最好也不要“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