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须具备哪些法律素质
导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创业时都遇到了资金瓶颈,这也是《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提到的创业难题。不过,这份报告还提到,缺乏专业指导也是大学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困难。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面临哪些问题?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创业面临哪些难题
记者: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创业时都遇到了资金瓶颈,这也是《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提到的创业难题。不过,这份报告还提到,缺乏专业指导也是大学生在创业时面临的困难。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面临哪些问题?
刘俊海:大学生创业困难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缺资金。大学生还没有工作,没有存款,而且也不是所有大学生的家境都特别好,都能帮扶他们。学校也没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学校的资助主要起到激励性作用,而且学校的支持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并不是学校的义务。
二是缺乏经验,以前没做过买卖的大学生可能会上当受骗。
三是缺乏必要的辅导。按理说,应该有具备创业经验的人给创业大学生进行辅导,但是目前这种免费辅导很少。所以,建议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者教育管理部门请一些创业领域的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或者经验丰富的律师、工商部门管理人员,给学生定期开讲座,分享创办企业的经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熊丙奇:我们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很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大学生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不强,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记者:的确,创业非常具有挑战性,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提升应对市场挑战能力上面,需要做哪些功课?
熊丙奇:大学生如果决定成为一个创业者,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首先作为一个领头人,要具备领导能力,要带领一个团队打拼。其次,必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业者不可能孤军奋战。再次,必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要管理好一个团队的日常运作。此外,还要有具体的经营能力。当然,还必须具备法律意识,掌握法律知识,从而规避法律风险。
法治素养如何培育
记者:为了防止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被骗或走偏,也为了让创业过程更加顺利,具体来说,应该培养大学生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或者说法律素养?
刘俊海:作为创业者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法律素养:要有严谨合规的思维,要具备风险意识,最关键的是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之心。具体而言,要有合法经营、合法创业、合法投资、合法设立公司的意识,认真学好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学好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法律素养不高的人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遭遇失败,比如借钱不还就可能成为“老赖”进入失信黑名单。总之,倘若不控制好法律风险则寸步难行。
社会还需做些什么
记者:《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提到,“打造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友好型’的创业生态环境”,这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刘俊海:教育部、团中央、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诚信创业、可持续创业。现在有的学校片面鼓励大学生创业,却使得学生把学业荒废了,创办的企业也不成功。创业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
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说,现在法律制度都很完善,只要按照公司法去创办公司,按照合同法去运营企业就没有问题。在特殊情况下,学校可以准许学生延长毕业,四年延至五年六年毕业都可以。另外,可以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宽松的融资平台。大学生需要更多资金来源,他们有想法却没有资金,但是一些机构由于不了解学生,不愿意投资。所以,大学生应当重视自己诚信度的积累,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的诚信档案,方便外部投资人甄别那些有诚信、有前途的大学生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