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科技前沿 > 正文

研究发现控制痒的神经元 挠不挠它说了算

来源:环球科技 发布时间: 2018-12-15 10:08:11 编辑:Emily

导读:痒痒是一种必定引起挠挠的感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和视觉、听觉一样的感觉,是大脑正常处理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

12月14日消息,《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导水管周围灰质中速激肽阳性神经元通过下行通路促进“痒觉-抓挠”循环》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在人的大脑中有一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通过下行环路调控脊髓水平痒觉信息处理,促进抓挠的行为。除了痒不痒、挠不挠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释,还为治疗慢性痒的方法提供了思路。

痒痒是一种必定引起挠挠的感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和视觉、听觉一样的感觉,是大脑正常处理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同时,痒觉也是一种保护机制,是大脑担心人体表面存在有潜在危害的异物而做出的反应。不过,对于慢性痒患者来说,他们无法控制痒觉而常常不自主地产生抓挠行为。患有皮肤病等疾病患者经常出现慢性瘙痒症状,而长期的抓挠不仅会损伤皮肤组织,还会引起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尽管此前科学界已经揭示了痒觉传导机制,验证了臂旁核在痒觉传递环路中的作用,并发现脊髓 GRPR 神经元在痒感觉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大脑中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对痒觉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并不清楚,痒觉信息如何从脊髓传递到大脑,仍是个谜。

在此次论文涉及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痒觉调控中的细胞及神经环路机制。

研究发现控制痒的神经元 挠不挠它说了算

研究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神经元的电活动与痒觉引起的抓挠行为有很强的相关性,进而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存在一类表达速激肽的兴奋性神经元,杀死或抑制这群速激肽神经元能显著降低痒觉诱发的抓挠行为。相反,激活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速激肽神经元可以在没有外周致痒刺激的状态下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

该项研究有望改变解决慢性瘙痒问题的思路,提出针对脑内负责痒觉信息处理的神经元进行干预可能是治疗慢性瘙痒的一种新方法。

标签: 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