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股权 > 正文

股权质押通道封堵:103家公司质押率超5成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发布时间: 2018-06-22 10:53:24 编辑:诚富

导读:股权质押风险隐现,根据同花顺统计,目前已经有104家上市公司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

股权质押风险隐现,根据同花顺统计,目前已经有104家上市公司整体质押比例超过50%。

不容忽视的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随着股权质押数量的大幅增长,因为质押而遇到平仓风险的上市公司比例也开始同时增长,此前已经有个别公司遭遇强平,而更多的公司则是采取“鸵鸟政策”,通过紧急停牌避免了被“强平”。

两千余家上市公司股票未解押

1月12日股票质押执行办法正式落地,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执行办法在内容上变化有限。多数市场人士判断,由于消息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且新老划断等政策留下缓冲空间,短期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对质押比例、资金用途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可以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分散金融风险。

兴业研究分析师林莎表示,股票质押业务对证券公司的约束加强,业务规范程度显著提升。从融资人角度看,资质门槛提高,资金流向要求更加规范可控;从资产角度看,继续强化风险管理,明确划定集中度和质押率上限要求,降低平仓风险;从证券公司角度看,要求对融资人进行充分尽职调查,细化风控要求,规范业务流程。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表示,当前有未解押股票的上市公司为2270家,按现价计算未解押总市值为5.57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8.77%。

从板块分布角度看,主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980家,市值为2.96万亿,占主板总市值比例6.08%;中小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712家,市值为1.78万亿,占中小板总市值比例为16.75%;创业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578家,市值为0.84万亿;占创业板总市值比例为15.95%。相对而言,创业板股权质押压力相对较小。

警戒线和平仓线作为两个重要的风险参考指标,反映了板块、行业或个股面临的安全边际空间。当前跌破警戒线但未跌破平仓线市值为:2307.70亿(主板)、184.57亿(中小板)、290.44亿(创业板),跌破平仓线市值为:3743.30亿(主板)、553.34亿(中小板)、446.32亿(创业板)。

而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累计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的上市公司达到104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随着股权质押数量的大幅增长,因为质押而遇到平仓风险的上市公司比例也开始同时增长。这种情形即使到2018年1月份也没能得到缓解。

去年7月25日,洲际油气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广西正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收到通知,其质押给长江证券的8680万股股票,近期被资金提供方要求强制平仓,打响强平第一枪。

随后各种“花式”的强平接踵而来。

2017年11月皇氏集团公告,其董事徐蕾蕾女士的证券账户于2017年11月21日卖出公司股票649187股,卖出原因为:徐蕾蕾因股票质押未能完成到期回购,且跌破最低履约保障比例后未能实施相应履约保障措施,构成违约,被东方证券强制部分平仓。徐蕾蕾女士也因此引咎辞职。
此外,还有一大波公司虽然没有被强平,但是一触即发,如德豪润达、顾地科技等陆续有相关类似情况的公告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面临平仓危机之时,上市公司往往会祭出“停牌”法宝, 避免被强平。

质押融资成本短期升高

多位分析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出现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涌现的另一因素是宏观层面的新旧新规交接空隙不无关联。

在鼓励资金脱虚向实方面,宏观政策主要通过限制融入方资质以及资金用途实现。证监会颁发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简称“执行办法”)》明确规定,融入方不得为从事贷款、私募证券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个人借贷等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前述机构发行的产品,在资金用途上,对多个领域都进行了限制:被列入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淘汰类产业目录,或者违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进行新股申购;通过竞价交易或者大宗交易方式买入上市交易的股票;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禁止的其他用途。

从风险管理上来看,明确股票质押率上限不得超过60%。单一证券公司、单一资管产品作为融出方接受单只A股股票质押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0%、15%,单只A股股票市场整体质押比例不超过50%。

华南地区某券商研究员称,“以前,确实存在个别上市公司想通过质押股票,撬动杠杆进行野蛮收购的行为,但是今后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再见。目前我们对标的选择已经非常严格了,首先标的公司要在我们自己的白名单内,其次质押率不能过高,否则折价率再低也不会做。随着质押趋严,质押的成本也开始升高,正规券商此前几周还能做到质押标的7%到8%的年化利率,现在基本都升到9%以上了。”

而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并不是所有质押都是为了野蛮收购,有时候确实是为了资金周转。“因为大股东减持受到一定的限制,急需用到资金的时候,最快的方式就是质押,特别是短期融资,因此公司愿意选择这种方式。未来具体会怎么样还不知道,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而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股票融资近10年来首次超过债券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