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营收增54%二三线加速开店 说好的消费降级呢?
导读:吃着榨菜方便面、喝着二锅头、骑着共享单车逛街,这是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的自嘲。
吃着榨菜方便面、喝着二锅头、骑着共享单车逛街,这是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的自嘲。
不过,这样一番“消费降级”的图景,似乎并不太符合现实情况。比如,一向以“变态逆天”的服务和不便宜的价格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在全国各大城市还在加快扩张的步伐,生意依然兴隆。
9月3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海底捞已通过上市聆讯,同时更新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比上年同期(47.56亿元)增长54.4%。
业绩的高速增长,与海底捞正提速开店扩张有关。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海底捞全国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且大多数新增门店集中二三线城市。
此外,海底捞同店(经营一年以上)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6.4%,较往年14.1%、14.0%的增幅有所下降。
二三线城市成业绩增长主动力
海底捞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更新的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2017年公司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2015年营收为57.56亿元。
海底捞的收入主要来自火锅餐厅经营,2018年上半年,餐厅经营占其营收比重97.4%。据沙利文报告,按去年营收计算,海底捞在中国和全球的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中式餐饮品牌。
海底捞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二三线城市餐厅经营收入的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其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收入为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27亿元;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为34.67亿元,去年同期23.396亿元;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为14亿元,去年同期6.36亿元。
二线城市的翻台率同样拉高海底捞翻台率整体水平。根据沙利文报告,海底捞的翻台率在中国主要中餐品牌中较高。今年上半年其在二线城市的翻台率最高,达到5.1,而整体翻台率为4.9。2015年~2017年,其翻台率分别为4.0次/天、4.5次/天、5.0次/天。
海底捞在外卖业务、销售调味品及食材产品两类业务上也有一定增长。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实现营收1.33亿元,去年同期9773万元;销售调味品及食材产品业务营收为5725万元,去年同期1165.1万元。
目前新增门店已接近去年全年
海底捞近两年正快速扩张,且计划开店数量较前几年明显提升。
海底捞新招股书显示,海底捞全国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其中63家已达致初步月度收支平衡。而去年海底捞共开了98家新店,其中的97家已达致初步月度收支平衡。这意味着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新开的169家门店中有9家处于亏损状态。截至目前,今年内海底捞已开设95家新餐厅,接近去年全年开店数。
海底捞开设的新店也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对比去年同期,上半年其在一线城市新增门店21家;在二线城市新增58家;在三线城市新增46家。但同店(经营一年以上)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6.4%,较往年14.1%、14.0%的增幅有所下降,且主要受二三线城市拖累。
新店的翻台率则较往年有所下滑,新开餐厅上半年的翻台率仅4.2,而2015年~2017年,新店的翻台率分别为4.8、4.6、4.8。对此,海底捞表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餐厅于2018年第二季度开业,并处于启动上升周期。
随着门店数量增加,海底捞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管理难度也会加大。继去年“老鼠门”后,此前有消费者举报称在其门店就餐时吃出蟑螂。今年6月和7月其自查公告也显示,海底捞门店共计查出27起食品安全风险事件。
海底捞则在新招股书中称,其在规范供应链及餐厅的食品质量及安全标准,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投入超过500名指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