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未来:盈利只有两条路
导读:共享单车面临大洗牌,要找到盈利方法,目前来看,一是行业集中,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掌握议价权来提高营收,二是卖身巨头,继续补贴,等待转机。
共享单车面临大洗牌,要找到盈利方法,目前来看,一是行业集中,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掌握议价权来提高营收,二是卖身巨头,继续补贴,等待转机。
共享单车也出现在了今年两会上。
3月5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部长通道回应共享单车管理服务问题,称目前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的确还存在存车难、乱停乱放等问题,这需要大家共同治理、共同维护。
就在前一日,有媒体报道ofo创始人戴威已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融资。而另一共享单车企业摩拜,融资情况也难言乐观。
从共享单车引发的社会治理问题,到资本层面的资金紧张传言,公众难免疑问:共享单车到底怎么了?
目前,摩拜和ofo已从去年大打价格战,恢复到了月卡收费水平,用户一年缴费要达到240元,企业增加了收入,却容易造成相当比例的用户流失。
加之冬季以来,共享单车使用频次大幅度下降。由于此前单车投放过多,相关维护运营没有跟上,损坏率居高不下。近来又传出摩拜和ofo内部裁员、城市运营人员大幅度削减的说法,如该说法属实,则意味着接下来的单车维护上更缺乏人手,用户体验可能进一步下降。
恶性循环之下,多少人会为提价的共享单车买单呢?
就共享单车而言,摩拜和ofo后续融资是否得到投资人支持是棘手问题。其现有股东,恐怕也各有算盘,此前朱啸虎已选择主动套现离场。如果不靠输血,如何找到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毕竟单车现行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只得向用户提高收费标准。
事实上,盈利模式不清晰问题并非共享单车独有。
共享经济另一产物——无人货架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连续多家无人货架企业被爆出货物损耗率偏高、资金链断裂导致裁员等危机。如此而言,前期投入巨大,后期成本回收周期缓慢,单一场景无法支撑企业长久发展,是“共享”业务普遍面临的问题。
早在共享单车“提价”前,网约车已先行试水。但因市场基本已成滴滴一家独大,提价也有底气。加之一二线城市用户对于价格不那么敏感,网约车需求刚性反高于共享单车。
不过,面对美团网约车等竞争对手,滴滴仍缺乏安全感,除投资ofo,还“收编”了小蓝单车,希望打通共享出行全链条,在资本市场规划更宏大的蓝图。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市场仍处乱战之中。
对于未来,更可能的是,ofo、摩拜在融资过程中,难免不会逐渐丧失股权掌控,沦为巨头又一个流量、数据和用户入口。如此,共享单车将变成巨头对垒,何时消除无序竞争、走向相对统一,存在诸多未知数。
总体而言,由此之前投资过热,共享单车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目前正值行业洗牌,要找到盈利方式,更可能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行业迅速集中,形成类似滴滴在网约车的独占模式,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掌握议价权来提高营收,二是卖身给阿里、腾讯等巨头,让巨头们继续大撒补贴,抢占市场份额,等待未来的营收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