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一次创业,大梦一场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发布时间: 2018-11-23 10:29:43 编辑:夕歌

导读:努力冲向风暴中心的付强失败了,共享汽车的故事还在继续。

付强从2018年开始进行拳击训练,一周4-5次,每次4小时。这项充分调动全身机能的运动,在对打时尤其刺激人的求胜欲。接受《中国企业家》第二次采访前的一天,付强参加实战训练时,脸部被击中,不得不进行冰敷。

眼下是33岁的付强的被迫退休时刻,跟创业时相比,他觉得目前“焦虑感偏低”。

一年前,2017年10月25日,他创立的汽车分时租赁公司EZZY落下帷幕,付强也成为创业大潮中倒在沙滩上的创业者之一。

EZZY解散20天后,2017年11月,我们曾在金融街的一家茶馆见到过付强。当时他还是一身笔挺的西装,打了发蜡的短发倔强地直立着。他从团队建设、运营、产品、价值观、战略等角度全方位解析EZZY为何走到这一步。

2018年9月底,《中国企业家》再次见到付强。相比创业时期的棱角分明,如今他看上去稍显温和,着装也从西装衬衣换成了休闲T恤。他谈及性格因素对创业的影响,“风暴来临的时候,正常人大概知道应该绕着它走,但总会有那么一批人,他就愿意穿到风暴的中心去。”

近一年,包括EVCARD、GoFun、途歌在内的国内多家汽车分时租赁企业,都在融资上有所进展。此外,主机厂积极布局分时租赁之余,正向共享出行的大市场进发。与此同时,欧盟反垄断机构已对宝马旗下DriveNow和戴姆勒旗下Car2Go合并一事放行。

共享汽车领域的创业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一背景下,付强和EZZY的创业故事不是时代的孤本。

汽车版摩拜

2014年创业前,付强就职于银河证券,任投行部副总裁一职。他最初尝试做一款结识陌生人的社交APP,研发了3、4个月,却没成功。后来他从一家企业财团处融到一笔天使资金,2015年开始,EZZY正式转型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保留了APP投资者占股。

当时,共享汽车行业尚在早期,对外解释EZZY时,付强说,EZZY提供的车“谁都能开、但他们都没有钥匙”,外界往往不明所以。但随着摩拜单车的走红,2017年,付强及同行找到了言简意赅的解释,“我们就是汽车版的摩拜单车”。

2016年3月,经历了大约1年的产品研发和测试,EZZY正式上线了EZZY智能共享平台。为此,EZZY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号称首批上线5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大部分新能源车是宝马的纯电动汽车i3,市场指导价三四十万元。

EZZY不需要买下这些车。EZZY所属大梦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马通驰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签订的汽车租赁合同:北京天马通驰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赁给大梦公司宝马i3(进口),租赁期限自2016年2月15日到2019年2月14日,每辆车的月租金为9000多元。

EZZY瞄准高端市场,强调用户体验。付强后来告诉《中国企业家》,EZZY最早研发了智能控制系统,为的是解决用户忘记关闭车窗、空调的问题,他们不愿用户吃饭吃到一半,再专程回来关灯、关窗,也不愿意效仿同行的做法,对用户罚款。“我们应该赋予用户遗忘的权利。”此外,这套系统还能提前控制车内温度。此外,为了打造全城任意停放的便利感,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停车场还车,如果需要缴纳停车费,用户直接上传凭证,就可报销。有用户表示,EZZY在计费策略上屡次变革,但是总体来说,收费不高。

EZZY还设计了“大出行”的概念,用户从A到B、关上车门后的生活,是EZZY意图进入的。包括上文提及的智能控制系统,后来被很多人垂询能否购买,但EZZY没有卖过,因为付强认为,EZZY研发它是为运营做准备。除了出行,EZZY的商业模式还规划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设计了“移动便利店”方案,其设想是,假如EZZY在城市里有一万辆汽车,当用户需要某些便利品,只需打开EZZY的APP即可找到最近的商品。“实际上最后我们储备的增值服务仍然有上百个。”付强说。

虽然蓝图很美好,但现实问题却让EZZY烦心不已。用宝马i3做分时租赁,续航里程是个大问题。宝马i3设计的是150公里续航,为了减少维护保养,EZZY规定充一次电只能跑100公里。考虑到每辆汽车需要预留30公里安全续航里程,宝马i3就只剩70公里里程了。而这70公里里程,由用户和EZZY的地勤人员共享——用户平均每单使用15分钟,行程结束后,如果车被停在非热门区域,地勤人员需要再将车辆移动7、8公里送往热门区域。所以,宝马i3每天跑3单就没电了,每到下午5点,晚高峰即将开始,一辆车都没有,都去充电了。

受制于成本压力,2017年,EZZY新增了奥迪和奔驰的燃油车投放运营,但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油贵,牌照资源更稀缺,“自己不掌握资源,我们一直是被别人勒着脖子”。

焦虑,睡不好、吃不好,付强回忆2016年的生活状态时这样写道。一直以来,付强在公司里身兼CEO、COO、CFO,顾此失彼。而且,EZZY团队建设没有完成,随着业务量增加,负担越来越大,“最终把自己拖垮”。在2017年之前,EZZY也只获得过二三次几百万元的融资,资金总是捉襟见肘。2017年2月,EZZY账上还剩几天现金流时,威马汽车投资的2000万元到账了,资金投入运营、研发和车辆。等到6月份,账上的钱只能维系4个月了。

“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们一直处于死亡边缘,现金流一直很紧张。”付强回忆。

最后半年

2017年5月6日,EZZY召开了一场新战略发布会。灯光暗下来,付强在追光中走上舞台,美国摇滚乐队Guns N Roses的Welcome to the jungle的音乐中,银色光束在暗蓝色背景中有节奏地闪动。付强边演讲边来回踱步,身材瘦小的他把舞台踏得咚咚响。他身后的PPT写道,“汽车分时租赁是新生行业……最近却有分时租赁企业接二连三的倒闭、灭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岁月是把杀猪刀,它会杀死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

他在这场发布会上称,上海和北京的分时租赁企业,前者打来电话、恐吓他们不要进军上海市场,后者则在一个月内十几次扎坏EZZY的车胎。谈及市场上倒下的分时租赁企业,付强说,“他们本身并没有为这个社会带来任何的创新。”

媒体人董力瀚曾在2016年创业期间,帮付强做过一次媒体发布会,当时付强向外传达的信息是,公司状况良好。“事后他才跟我说,开那次发布会之前,(EZZY)弹尽粮绝了。但一通鼓捣,就把这个事情给续上了。”董力瀚告诉《中国企业家》。

但2017年5月份的那场发布会之后,等待EZZY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我们对资本市场判断比较乐观,但是资本市场没有我们想象的乐观,这个行业还没有特别大的钱进来。再一个是成长的速度远远低于预期。”付强说。

6、7、8月,付强见了50多家投资机构,“见了很多创投圈里非常有名的人”。他展现给风险投资人的成绩单是,EZZY在没有进行任何付费推广的前提下,做到了10万+注册用户,取得了单车日均6单的运营成绩。有媒体进行业内对比后发现,同时期EVCARD日订单约3个,途歌每天使用频次达到5.1次。但在EZZY实现这一运营数据的背后,每单实收金额大约30元/单,平均运营成本接近60元/单。

投资人问,为什么每一单赔这么多、这么烧钱?有没有方法减少亏损?付强当时认为,减少亏损的办法在于扩大投放车辆整体规模。“我们当时觉得车队的规模在五千辆(时),需要的运营资金(可能)比500辆车还少。”

付强从投资人的反馈中,发现形势不容乐观。2017年国庆假期最后两天,约定投资EZZY的领投方突然放弃。跟投方告诉付强,即便这样,他们仍然愿意投资500万。付强当时的回复是“算了”。“我说以我目前的形势和能力来看,等于说我再帮你赔掉500多万……所有的投资一定是建立在纯粹商业上的投资……我们不希望有救世主,再把救世主搭进去了。”付强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回忆。

等到2017年10月11日到12日,有用户发现,EZZY的APP上甚至一辆可使用的车都没有。但付强称,公司宣布解散的前一周,“我们还重新迭代了APP版本”。2017年10月23日,EZZY召开临时性全员会议,对内宣布公司解散,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后续两到三天之内,员工能陆续领离职协议和补偿协议。

实际上,此时的EZZY还有一线生机。

10月24日上午,付强参加了一场并购谈判。但前一晚公司的内部会议已被外界知晓,关于EZZY倒闭的舆论愈演愈烈。舆论引发的后续问题包括,疑似资金链断裂、疑似大规模用户押金未退还、疑似公司和创始人跑路……这些舆论直接导致并购方撤出,EZZY的最后一线生机破灭。

10月25日,EZZY在官方微信上发出公告,宣布终止EZZY平台的服务,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成立清算组,将严格依法开展清算及清偿工作。

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双京负责EZZY的破产清算事宜。他告诉《中国企业家》,过去几年,失败的创业公司按照法定清算程序严格执行的非常少,很多出资人、企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选择了逃避态度。EZZY能够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组织清算、申请破产,平等保护债权人,实属不易。

程序正义与商业结局

宣布解散后,付强和公司开始进入漫长的清算期。EZZY试图联络缴纳过数千元押金的1800余名用户,请他们填写债权申报表,并与内部交易系统核对数据。押金之外,EZZY还需审计过往所有业务合同、对外债权债务,处理剩余资产和工商部门的各种手续。

与此同时,一部分EZZY的用户主动采取措施、索还押金。一位情绪激动的用户来到公司办公室,抱起打印机就往外跑。公司员工欲追回,被付强劝止。“他现在只抱了打印机,把员工打了怎么办?”付强在一年前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另一天晚上11点,办公室熄灯了,坚守的用户跟EZZY的一位负责人谈判,“你们把我们的押金提前给我们,我们就回去就解散(维权)群。”付强也拒绝了。还有用户举着红色横幅,围堵在EZZY的办公楼下,惊动了民警。

很多员工不理解付强的做法,“给他就得了”。但付强的理解是,“我们绝对不能给任何一个人做单独的承诺。首先我们本身一定要严格依法合规地完成清算程序,第二,如果每一个来闹事的人都可以获得优先清偿,是不是对那些文明的用户不公平?”

破产清算这件事让付强心理负担最重的是投资方,他认为创业三年,“主要是怕辜负股东的信任和期待,其他的我觉得都是排在后面的”,“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需要思考的事情,你需要为谁负责,是最核心的一件事情。”他的答案是,股东是公司的第一责任方。之后是员工,“大家希望你作为领跑者,能够把大家带到一个对的地方去,大家为了这个对的方向努力,都在玩儿命地划桨,突然船撞了,不是桨的问题……不能说负担,是愧疚。”排在第三位的是用户,“其实我们用户真的非常好”。

另一个在付强看来无法清晰界定的问题是用户押金。2017年11月,付强第一次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押金问题是不少共享经济项目的模糊地带。EZZY也身在其中。动用公司的用户押金投入运营,让付强也备受质疑。“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企业,首先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押金是不能投入运营的。”付强说,“如果每一个创业者,在企业还有机会生存的时候,不用押金而选择主动放弃,把押金还给用户,是对还是错?如果还没有到最后一秒,早早缴枪,是不是对所有投资者的辜负呢?”

在今年9月底再次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EZZY的破产清算仍没有画上句号。《中国企业家》获悉,早在2018年上半年,EZZY清算组已向海淀区人民法院上交了破产申请书,但至今未收到法院是否受理破产申请的裁定书。

工商信息目前披露的法律文件显示,法院作出了100余份EZZY用户与EZZY的租赁合同纠纷民事判决书。执行裁定书写道,法院查封了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设备及三个知识产权,并将被执行人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此案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北京大梦科技有限公司均向法院提起执行案件转破产审查程序的申请。

如今,付强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他试图寻找下一个事业起点。他的朋友张牧曾推荐他来自己任职的投资机构面试,到了最后一轮,没成功。但张牧并不认为付强真心喜欢投资,“对他来说是一个软着陆”。张牧也担心他,“太大的事情做不了,太小的事情看不上,这是他现在的困境。”

一年前,付强曾想过写一封公开信。零零碎碎写了一些,就陷入了庞杂繁复的清算材料之中,一度忙得没时间睡觉。黑白颠倒的某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大学毕业生写来的邮件。大学生在信中写,自己一直关注EZZY和分时租赁行业,关注创业,看到付强被传跑路的消息很受打击。他在信中问付强,“你今天是这样的,我还应该创业吗?”

“是否应该创业是他自己的个人选择,但是不应该因为这样的事情而不去创业。”付强说,“你怎么知道他不是下一个马云?”(应受访人要求,张牧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