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生涯三大商战: 温文尔雅背后的狠辣财技
导读:如果从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创业算起,直到他90岁退休,李嘉诚的商业生涯持续了整整68年。
如果从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创业算起,直到他90岁退休,李嘉诚的商业生涯持续了整整68年。
这68年可以一分为二。前四十年可谓波澜壮阔,其时,李白手起家,进军房地产,对抗英资洋行,上演过多场教科书般的激烈商战,其眼光之独到、财技之高超,留下 “超人”之名。
之后,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嘉诚成为香港最具实力、人脉和资源的商人,这使得李在后面近三十年的生意一路顺风顺水。财富一直伴随他左右,在超过一甲子的时间里,李嘉诚的最终缔造了一个市值万亿的商业帝国,并长年位居华人首富。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了李嘉诚商业生涯前期的三大商战,从中可以一窥这位以儒商自称的商业巨子高超的运筹技术和独特的处事哲学。
商战一:击败置地中标 李嘉诚一鸣惊人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这项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参加竞投的公司共30家,不乏香港置地、长江实业、太古地产、日澳财团、霍英东集团等大财团。其中香港置地实力最为雄厚,中标呼声最高。
但在1977年4月5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击败置地中标。对此,地铁公司透露,主要是因为长江所提交的建议书内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终能脱颖而出。然而,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一个平等机会,投标书内容则属机密。
那么,李嘉诚到底是如何猜到了地铁公司的心?
原来,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地铁公司为购旧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而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李嘉诚敏锐发现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这使得他首先明确一点,竞投车站口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之后,李嘉诚使出“克敌”之法: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诚可资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
长实击败置地的中标,被誉为“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商战二:以退为进暗助船王收购九龙仓
1978 年是长实集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的一年。“长实”越来越拥有雄厚资金,显示了巨大的竞争实力,这引起在港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的重视。正是这一年,李嘉诚把主攻目标移到英资者牌怡和系的台柱企业九龙仓身上。
九龙仓这家财团,当时主要是拥有并控制九龙尖沙咀繁华商业区的物业,葵涌及荃湾的货柜码头运输业和天星小轮、电车公司等。确定目标之后,李嘉诚首先采取“暗渡陈仓”的方式,悄悄地用分散形式购入九龙仓股票。在1978 年9月间他手头已掌握了九龙仓18%的股票,几与怡和系财团对等(怡和财团控制有九龙仓20%股票)。
这时,另一华资集团香港船王包玉刚也在筹划争夺九龙仓的控股权。面对这个激烈竞争的局势,李嘉诚考虑到,一方面,既要照顾好汇丰银行与怡和财团之间的关系,又必须妥善地处理好“长实”与“船王”的关系;既要做到努力避免剑拔弩张的局面,又能为“长实”的股东牟利,还要为未来的长远关系及发展留下回旋余地。
几经思考,李嘉诚终下决心,在中环文华阁约见了船王包玉刚。双方经过20 分钟的商议,李嘉诚将已掌握的9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转卖给了包玉刚,满足了包玉刚的愿望。但从转让中李嘉诚也赢得了纯利5000 万港元。而让包玉刚动用30 亿港元即赢得价值98 亿港元的九龙仓控股权。
这一事件,在当年香港商界中曾被看成是一个尚未解开的“谜”团。但从事实的客观情势及后果来看,李嘉诚当时的这一高“招”,也即是“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经营策略。他这样做,既使到香港船王包王刚满意,得到英资金融巨头汇丰银行大财主的首肯,也使到“长实”股东下得了“楼梯”。李嘉诚暂时的局部有利的“退让”,有效地调整了“长实”与“船王”与“汇丰”之间的关系,并为不久之后“长实”赢得事业上“质”的飞跃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可谓 “一箭三雕”。
商战三:华英大战 联合华商对撼置地
怡和洋行是19世纪香港四大洋行之一,是实力最为雄厚的英资财团,一直由凯瑟克家族控制,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地产商。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防备。怡和专门打造了“连环船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证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以此,强化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颇大破绽。敌手若控得一船,就可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更可怕。
此后接任怡和大班的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请英国拯救破产公司而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到1986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但同时,怡和也放松了对置地的控股权。
1988年4月初,李嘉诚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 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已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凯瑟克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精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 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现在置地的市价才八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四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绵里藏针,气氛有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 将宣布以每股12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的手中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略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大幕。这也是李嘉诚为数不多的收购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