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低成本获客模式 引发中国电商大佬跟进拼团热
导读:消费者可以骂拼多多,但创业者和企业家或许能从拼多多的模式中学到什么。
消费者可以骂拼多多,但创业者和企业家或许能从拼多多的模式中学到什么。
近日,淘宝联合支付宝悄然上线拼团功能,与此同时,京东、苏宁也都开始在低价、社交上大作文章,争夺那些对价格敏感,喜欢通过“砍一刀”、“拼一拼”进行社交的广大人群。
尽管拼多多饱受争议,但它终究市值也破了2000多亿。在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忙着消费升级,布局线下市场,抢占物流端口时,拼多多等一些新生电商就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拼购、分销等非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了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
获客成本低赚尽流量优势
通过拼团式裂变,拼多多两年零三个月拿下电商老三的位置。
从拼多多平台开始创建,就获得了包括淘宝网创始CEO孙彤宇、网易创始人丁磊、顺丰创始人王卫和步步高(9.870, -0.17, -1.69%)创始人段永平的天使投资。2016年7月,拼多多宣布获得来自腾讯、高榕资本、新天域资本、IDG等顶级投资机构的1.1亿美金投资。2018年4月,拼多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金额在30亿美金左右,估值接近150亿美金。2018年6月30日,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通过IPO募资最多10亿美元。
拼多多切入电商时,推出了一个“内行人”看来很LOW的团购模式:0元购。如果团购成功了,用10元的成本换来上百的用户,即使团购失败了,也可以换来几十个用户。以小钱换取大流量,通过社交网络实现了流量的裂变和变现,这是拼多多低价团购的核心价值所在。
尽管受限于互联网社交电商、低价特卖的模式,拼多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招股书,拼多多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含期权支出)为13.12亿元人民币,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生2.92亿元和5.2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但在拼多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依旧有许多资本机构支持它。其最重要的的原因,就是拼多多有数据,有交易量。
社交电商成电商“第三极”
从市场反响来看,拼多多的到来给电商界带来的影响是意料之外、措手不及的,甚至引发了拼团潮。
今年3月份淘宝推出了“特价版”手淘,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此举实为对标拼多多。8月10日,阿里在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回应称,淘宝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淘宝商家创造的商品也日趋多样化。
时隔不到半年,淘宝联合支付宝悄然上线拼团功能,京东也上线了“拼购小程序”,开设9.9元包邮窗口,有的商品甚至低至一元。苏宁则在“818年中电商节”期间推出了“88拼购节”“无所不能拼”“8块8包邮”等。
曹磊认为,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拼购、分销等为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了电商平台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为与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从目前整体来看,消费升级还是主趋势,但事实是消费确实越来越走向细分市场,不同的消费人群需要不同的方式运营,电商平台需要精细化的运营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所以说,‘消费分级’这个说法更适合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关于‘拼团’‘低价策略’的设置。”曹磊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