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哪里吸引了腾讯
导读:拼多多声量很大,有主动上位,也有被动审视,最近又被“扫黄打非”监管部门核查。这样一家屡遭争议的新生代企业,同时又是电商独角兽,并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的青睐。
拼多多声量很大,有主动上位,也有被动审视,最近又被“扫黄打非”监管部门核查。这样一家屡遭争议的新生代企业,同时又是电商独角兽,并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的青睐。
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在电商领域,腾讯的好朋友很多,从京东到唯品会,再到美团点评、蘑菇街……拼多多无疑是近两年风头最劲的一个。
微信是腾讯的象征性产品,在电商领域的连接功能具有代表性。过去几年微信入口最多、上演正面冲锋的是京东,但京东与阿里的用户客群基本上是子集和全集的关系,双方过去十几年时间洗刷了中国超过5亿用户,主要标签是城镇、年轻、白领。
拼多多对于腾讯,实际上是子集京东在电商市场的补集。
市面上的评论,认为拼多多是对淘宝挖墙脚。但如果对照阿里过往几年的战略转变,从货源来说,拼多多捡起了淘宝舍弃的那部分,也就是9块9包邮和爆款商品,也是最被诟病的“消费降级”。
质量经常让位于规模,尤其是年GMV(交易总额)向万亿挺进的微信电商江湖。对于腾讯来说,智慧零售是今年的重点话题,与阿里的战争从线上打到线下;对于微信来说,小程序的生存问题是一种不可辩驳的政治正确。
某种程度上,微信衡量合作伙伴的标准,是合作伙伴能否通过小程序调动微信活跃度。
活跃度,使得腾讯和拼多多目标一致。尤其在于,拼多多恰恰是智慧零售(社交零售)与小程序的双重样板。
微信在春节期间实现月活跃用户10亿。CNNIC统计显示,2017年底中国整体网民只有7.7亿,在中国内地人口13.9亿的背景下,排除活跃度很低的7岁以下幼儿和70岁以上老人(共约2亿-3亿),微信活跃用户可以和中国所有活跃网民画等号(同一网民可能有多个账号)。
从微信的商业化看,除了游戏和广告,微信并未大张旗鼓地开放流量,尤其是电商流量,甚至是一直封杀状态。所以,过去几年,各大企业合纵连横之后,流量的走向上,基本可以分为微信流量和微信外流量。
但微信并非高枕无忧,如前所述,微信在流量层面的超级垄断,也就意味着用户活跃度的天花板。用户活跃度是个逆水行舟的标准,在用户规模无法做文章的时候,就要在频次、时间上纵深,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不小心就会变成骚扰。
工作、生活、娱乐,提升App活跃度的方向概莫如此。
微信是工作和娱乐的高手:腾讯社交链条变为熟人模式后,工作场景就没有离开过腾讯体系;游戏贡献现金流的娱乐更是腾讯的拿手好戏。
最难的就是生活,几乎所有软件巨头都在这个维度厮杀,扫码支付、外卖、到店、出行……以产品思维,生活平台级的公司需要两点核心支撑:入口和结算,然后在运营细节上摩擦。
红包一役,移动支付变成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旗鼓相当,消弭了腾讯历史上最大的业务短板;入口纬度,滴滴、美团、58等生活服务各领域领军者与腾讯默契十足,但就缺一个电商领域的No.1(当然,现在又有了新零售的竞争)。
京东还不够?再来一个拼多多……微信已经是支撑腾讯想象力不可退让的选择,未来几年,合理规则之内的第三方活跃度,微信都支持,并且愿意花费大价钱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