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扩张无果 多元化经营尴尬:西安银行“特色之路”迷茫
导读:2018年5月13日,西安银行迎来其21岁生日。在这二十余年时间里,西安银行虽已历经多次转型、重组,并试图在跨区域扩张、多元化经营上寻求特色发展之道,但直至2017年6月,陕西银监局在对西安银行的监管提示书中只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2018年5月13日,西安银行迎来其21岁生日。在这二十余年时间里,西安银行虽已历经多次转型、重组,并试图在跨区域扩张、多元化经营上寻求特色发展之道,但直至2017年6月,陕西银监局在对西安银行的监管提示书中只给出了这样的评语:“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与发展的‘特色’表现得仍不够明显”。
一直希望实现“特色化”的西安银行是如何在多次尝试之后依然“无特色”?《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研究发现,在重大风险与机遇面前的屡次误判或为主因。而西安银行20年“无特色”发展未来能否改观,亦取决于其对趋势的把握与掌控。
跨域发展折戟
2010年底“齐鲁银行骗贷案”爆发后的一周,西安银行的第一家异地分行—榆林分行开业了,当时西安银行称这是自西安市商业银行更名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成果”,标志着“西安银行跨区域经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由地方银行成功转型为区域性商业银行”。
彼时,陕北地区能源经济正值高涨,随着煤炭、石油资源的开发,榆林市经济发展迅猛。自2002年起,榆林连续7年GDP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增速陕西第一。2010年,榆林的GDP冲破千亿大关,创出101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增幅为24%。在榆林下辖号称“陕西第一县”的神木县,GDP由2007年的19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71亿元,年均增长39%。神木自2008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当年排名第92位,2011年末便冲至36位,2009年3月神木因推出全民免费医疗和15年免费教育而震动全国,以至于2010年榆林市召开的两会上称:“5年后,榆林GDP将达到4000亿元”。
因此,西安银行榆林分行开业时可谓信心满满,殊不知这场夹杂着击鼓传花游戏的黑金盛宴已至尾声。
2012年下半年,煤炭市场开始高台跳水,当年年底,继温州、鄂尔多斯之后陕北民贷市场崩盘,陕北的经济状况因此急剧恶化:2013年,神木县从此前36位陡然跌出全国百强县,2015年榆林、延安GDP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榆林从2014年接近3000亿的GDP峰值掉头急转直下,当年GDP与5年前4000亿的豪迈目标相去甚远,仅为2621.29亿元,同比降幅10.25%;延安当年GDP为1198.63亿元,降幅13.52%。
作为西安银行发展里程碑的榆林分行也自此被套牢在“陕北泥潭”当中,即便榆林经济在2017年重拾升势并取得3318.39亿元的GDP业绩,这个分行也没有因此而恢复元气,仍不得不将大量精力用于不良贷款清收。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西安银行所有不良贷款中,榆林分行占了23.9%,而该分行35.677亿元的资产规模仅占西安银行2341.21 亿元总资产的约1.52%。这还仅是在对榆林分行不良贷款进行了大量会计处理情况下的呈现,真实情况如何虽不得而知但从几项事例中可略见一斑。
府谷县景荣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煤炭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也是西安银行榆林分行的贷款客户,因到期无法还款而被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2017年7月18日,申请执行人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分行以正在积极协商还款方案为由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撤回执行,但在2017年11月底榆林市发布的第四次诚信“红黑榜”上,府谷县景荣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2017国税系统失信纳税人“黑名单”
在西安银行榆林分行与榆林市鸿图欣业煤炭运销有限公司、榆林市煤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温玉川、王荣利、孟二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涉案的贷款本金为人民币2550万元、从2015年10月20日起计算已产生利息约155万元,在申请强制执行后不久西安银行榆林分行以正在积极协商还款方案为由,于2017年12月22日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撤回强制执行。
2017年12月25日,同样以积极协商还款方案为由撤回了与榆林市博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榆林市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执行。与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昊田集团煤电冶化有限公司、高乃则等的借贷诉讼执行亦是如此。这些典型事例与其他几十起诉讼一起都被描述为“不良贷款清收处置”。
目前,西安银行虽在榆林、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安康和铜川开设分行,但所有异地机构资产规模合计仅占该行总资产的5.8%左右。在贷款、存款、收入和利润来源方面,西安地区均占到约85%。西安银行在招股书中坦承:“未来在其他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风险,无法保证未来能够在其他地区立足或实现 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踩雷”村镇银行
西安银行目前控股两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均为51%。其中洛南村镇银行于2008 年 11 月 17 日批准注册成立;高陵阳光村镇银行注册成立于2010 年5月31日,2010年6月30日正式开业后成为西安市首家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起步于2007年,2006年12月,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开始试点探索设立以村镇银行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2007年3月国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正式挂牌后,十年间全国成立了超过1500家村镇银行。
是在县(区)域及以下地区设立的主要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全国性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方面比较方便,因此对村镇银行兴趣不高,而城商行、农商行因难以跨域设点故对设立村镇银行兴趣较浓,但部分银行因管理能力有限,近年来,致使许多村镇银行逐渐在发展中出现偏离主业,风险突出的趋势,更有甚者已沦落为同业业务、票据业务的通道,日常经营中屡现违规、违法。西安银行下辖的高陵阳光村镇银行便是村镇银行混乱管理中的一个典型,尤其自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更是对其频频示警。
高陵阳光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宣称,其业务主要将面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开设有小额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等信贷产品,单笔贷款最高可贷100万元。但2017年2月15日,陕西银监局(农金处)在关于西安高陵阳光村镇银行非现场监测提示的通知 (陕银监农金〔2017〕13 号)中称:该行“资产、负债总额下滑严重;贷款增长过快,垒大户现象突出;净利润下降幅度超 10%” 。
所谓垒大户是指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上市公司)、大项目和某些行业过度集中的一种现象。垒大户现象突出意味着村镇银行农户贷款占比较低,已出现明显的“弃农”倾向。
虽然西安银行在其招股书中称:村镇银行的微型企业客户因受宏观经济影响而使不良率“略有增长”,但相关监管提示却显示出另一幅图景。
2017 年4月14日,陕西银监局(农金处)关于西安高陵阳光村镇银行2017 年一季度非现场监测风险提示的通知(陕银监农金〔2017〕27 号)显示,该行“资产、负债总额下滑严重;资产质量严重下滑,不良贷款急剧升高;户均贷款过高;风险抵补能力严重不足,集中度超标现象严重”。
2017年4 月至5月,陕西银监局现场监管意见称,西安高陵阳光村镇银行偏离“支农支小、小额分散”的市场定位,垒大户严重;对关联企业(个人)贷款疏于把关; 贷款管理混乱;以贷收息进行监管套利;对员工行为监督和排查不到位;合规问责执行力不强”。
据西安银行公布数据,2017 年12 月,高陵村镇银行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 署债权转让协议,将本息合计 7446 万元(其中账面本金 6,690 万元)的不良信 贷资产以 3346 万元的价格转让。即便如此,截至2017 年12月31日,高陵村镇银行2017 年度亏损额仍然高达5942.12 万元,净资产仅为795.15 万元。
错失汽车金融风口?
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中,国内贷款买车比例从不到10%快速增长到25%至30%。随着金融开始成为汽车业核心利润来源之一,银行也希望重振汽车金融业务,为争夺汽车金融市场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商机,各车企与银行纷纷联手设立汽车金融公司,2015年很快成为汽车金融市场升级爆发的一年。
2015 年2月,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西安银行股份出资1亿元人民币,参股比例为20%。2016年再次增资2亿元人民币,参股比例不变。
参股比亚迪汽车金融成为西安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主要项目之一,该公司主营个人消费者购车贷款、企业法人客户购车贷款、经销商展厅融资等13类业务
就在西安银行与比亚迪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前后,多家汽车金融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4年5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滨海农商行等共同出资成立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2015年4月7日,华晨集团与东亚银行全资子公司领达财务及西班牙商业银行下辖全资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2015年8月12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公司合资成立吉致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从这一年开始,国内汽车金融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风口,2016到2017的两年中,汽车金融渗透率继续上升至35%-40%水平。根据罗兰贝格与建元资本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预计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保持25.7%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但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市场蛋糕”,西安银行参股的比亚迪汽车金融却分羹寥寥:企业成立当年,比亚迪汽车金融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507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819万元。此后虽然身处汽车金融市场从高速增长到逐渐井喷的放量扩展环境下,其2017 年度的净利润也只是刚刚过亿。
虽然比亚迪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称,至2017年其业务范围已覆盖200多个城市、500余家经销商,为十几万名客户提供了金融服务。但由于客户大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三年时间里也为企业带来约200起不得不诉诸司法途径的逾期贷款。而成立时间早过其约一年的长城滨银汽车金融,催收纠纷为110起,在比亚迪之后约半年成立的吉利吉致汽车金融仅有5起司法催收。
西安银行在招股书中称,除汽车金融外还正在加紧准备申请金融租赁、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等牌照和基金托管资质,持续推进多元化综合经营战略,但目前在多元化经营方面尚未显示出有效的“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