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求助于腾讯,万达在新零售时代为何仍毫无建树?
导读:在中国,首富都是很难当的。两年前,很少有人会想到意气风发的王健林面临如此危局。
拿钱保命,万达吸收腾讯等入股并非是要站队新零售
万达商业不能只看名字,实际上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在对赌协议约定时限之前完成上市,出售股权变现降杠杆提高安全性算是最后一搏。确实,万达商业的估值仅为2429亿元,可算是跳楼价。在危机出现时,相关的资本抓住时机捞一把,互联网巨头利用网络上轻松赚到的钱渔猎线下老牌资本,这样的故事并不只会发生在电视剧里。
一些人可能认为,这又是一起新零售方面的腾讯布局,也是腾讯京东等联手对抗阿里巴巴的朋友圈扩大,可是,如果你觉得首富沦落到了“脱毛的凤凰”地步任人宰割,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得承认,万达吸收了腾讯京东等的股份之后,确实合作更紧密了,但以一两百亿的资金想控制万达,是做不到的,而且,万达等的合作中特别注明,“万达将保持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导权”。万达不是池中之物,不会成为任何一个集团的小兄弟,是不会站队的,所以,京东与苏宁(阿里巴巴的友商)这一对冤家对手才同时出现在新股东名单中。
事实上,在2017年年底前,万达与口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已经达成战略合作,万达旗下200多个万达广场将全面入驻口碑,共同试水新零售。双方希望通过线上的引流,实现线上线下流量共享,还有可能进行联名卡、电子会员等合作,共享会员数据和消费数据。我们还不知道腾讯京东入股万达商业以后,这样的合作会不会有变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万达依然是王健林的万达,商业上决策权会是完全独立的,不会让腾讯京东苏宁融创有一丝一毫的染指。
关于这次合作,万达方面表示,重新定位的万达商管集团将利用腾讯、苏宁、京东海量线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线下商业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新消费”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与2017年吸收互联网公司入股的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很像,结果就是,中国联通分别与京东、苏宁、阿里巴巴等等展开不同样式的合作,看着很热闹,实质上却难以形成体系,到头来还是一盘散沙,这对于以效率和效益来维持生存的商业是致命的缺点。
前不久,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腾讯系是各自在玩,阿里会做得比较深,辅助、协助你。在中国联通的多家入股之后,各自为政,根本无法形成合力,未来发展也不被看好,股价不涨反跌,唯一的好处就是,入股的巨头之间相互掣肘,公司掌控主动权,万达何尝不是如此想法。
在公司年会上,王健林称,上半年内会与世界级网络巨头战略合作。现在看,这家他口中的“世界级网络巨头”应该就指的是腾讯。从“腾百万(玩淘宝)”到“五虎上将”,万达始终在探索属于自己的“新消费”道路,既不想落伍被淘汰,也不想成为互联网巨头的附庸,所以选择在资本平衡的“刀尖上跳舞”。
再次求助于腾讯,万达在新零售时代为何仍毫无建树?
鲸吞资产,网络资本以拯救者身份在吞噬线下资源
在腾讯入股万达之后,号称是线上的最大资本力量与线下的商业帝国进行了联姻,联想到此前不久的乌镇东兴饭局,在加上腾讯对家乐福、永辉、京东等的大笔投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游戏收入支撑起来的中国资本大鳄正在成长,而且是没有边界的抄底产业资本。
如果是在美国,你无法想象,亚马逊开了一家无人超市之后,谷歌马上复制一家脸书也照搬一个,但在中国却已经司空见惯。如果是在美国,你无法想象,迪士尼会收购沃尔玛,梦工厂会兼并蛋糕店,但在中国却见怪不怪。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中国人或者监管机构还没有认识到资本无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管腾讯投资了万达是否会成为大股东,都一定会对万达的未来产生影响,而一系列的投资目标依托互联网超级流量中心形成的资本联盟已经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掌控中国经济命脉,对错成败功过将有可能不再以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只有家没有国”的司马懿家族给中华带来的是几百年的灾难,而美国当年的石油钢铁财阀托拉斯也造成了社会混乱。
现在,已经有人将腾讯比作中国版“三星”,但与三星资本布局控制韩国经济略有不同的是,互联网虚拟经济带不来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而中国的大多数互联网巨头也只是重视应用变现而对基础科技和研发缺乏积累,只能成为社会价值“收割机”而无能力成为“发动机”。
对于腾讯投资万达,虽然也强调了对万达网络公司的合作,但主要依然是在万达低价的时候收割资产以及流量的引入,而并非技术底层能力的提升。万达在解了燃眉之急之后,如果能正常上市,那么,我们相信大多数的这些大机构持股一部分会变成“黄牛”而套现离场,剩下的净利润继续成为资本纽带,以所谓的生态圈方式形成超额利益联盟。
再次求助于腾讯,万达在新零售时代为何仍毫无建树?
屡战屡败,万达电脑联盟始终山重水复没有找到出路
如今的万达,内外交困,一方面是资本危机,一方面也是经营危机。王健林在2017年年会上说,实践证明,今后很难区分线上线下企业了,四五年之前我和小马哥还有一争论,现在看我俩合二为一了,线上线下要融合。形势比人强,互联网正走向物联网,这就是趋势。可以说,王健林是认输了。
2012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现场颁奖对话中,王健林和马云有一个对赌: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事后王健林称这只是玩笑话,“真要是输了,我给小马哥一个亿,那无所谓的。”王健林在武汉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没有把小马哥(马云)当成竞争对手”。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2%,增速较去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的网上零售额达到5.48万亿元,增长2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比上一年提升2.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比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22年,网络零售额占50%非常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新零售来了。
当然,这样的趋势并非是王健林所不能预计到的,所以,王首富也多次努力向线上发展,只是都功亏一篑。
王健林与马云打赌之前,万达电商就已经开始布局,当时其曾高调公布“万人招聘计划”,发展方向定位为O2O,借助万达优势的商业地产项目,将线下业务打包上线。到了2013年12月,万达的另一电商项目“万汇网”上线,其PC端与APP主要提供包括商家资讯,广场活动,商品导购,打折优惠等服务。王健林曾表示:“这个电子商务绝对不会是淘宝,也不会是京东,而是完全结合自身特点的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O2O电子商务模式。”不过,万达电商一直没有任何起色。
既然自己做不了,那就找外援,这对习惯了足球运营的万达是轻车熟路。2014年8月29日,万达、腾讯、百度宣布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公司,实体为上海飞凡电子商务,“腾百万”横空出世,注册资金50亿元,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一时间成为坊间话题,认为将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合体,但最后却是一场空。2016年8月4日,飞凡商务对外承认其完全由万达出资,腾讯和百度并未实际投入任何资金。
此后,万达在电商以及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上没有放弃探索,飞凡一直很努力,但到了2017年年底却传出了裁员的消息。随后,连与IBM合作的云计算也基本宣告失利。万达也曾经努力实现Amazon Go一样的情况:消费者可以直接走进商店,拿下货架上的货物,然后离开。整个过程不需要排队,也不用结账。
简单来看,“王与马共天下”是很好的共赢,万达和腾讯是各区所需也各有所长,万达有实体店,腾讯有线上流量有移动支付,希望给流量和支付找到出口,同时利用千载难逢机会控制廉价物业资产,京东希望利用万达作为实现其线下零售的抓手,万达看重的是却只是腾讯的钱袋子。苏宁本来就是万达的战略伙伴,融创已经接盘了很多万达物业,算是救人到底兄弟情深。
但是,这些公司合作看起来很好,也确实是新零售的实力很强,但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参与者,那就是品牌商和制造业企业,而不管是万达、融创还是苏宁、京东,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家最多都是同质化非常强的渠道,相互之间竞争依然激烈,发力方向更是大大的不同。
天鹅、大虾、螃蟹和梭子鱼想把一辆很轻的车子拖走,他们拼命的拉。天鹅善于高飞,伸着脖子要往天上飞,大虾善于后退,弓着腰儿使劲往后靠,螃蟹善于横行,用力横推,梭子鱼善于前行,一心向前面的水里跳……车子始终纹丝不动!腾百万是万达电商联盟的1.0时代,结果一个拉车两个吆喝,没取得进展。如今,万达电商联盟进入2.0时代,这辆轻型车会像天鹅拉车一样还纹丝不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