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故事继续 悄然兴起的共享体重秤蠢在哪里?
导读:“共享经济”呼声不减,好产品和坏产品交错其间,鱼龙混杂。资本演戏,模式包装,种种乱象叫人纸醉金迷,也让人不知所措。“共享体重秤”宣扬的运作模式和基本商业逻辑的背离,往好了说,不过是俟河之清;往不好了说就很简单,这叫“非蠢即坏”。
“共享经济”呼声不减,好产品和坏产品交错其间,鱼龙混杂。资本演戏,模式包装,种种乱象叫人纸醉金迷,也让人不知所措。“共享体重秤”宣扬的运作模式和基本商业逻辑的背离,往好了说,不过是俟河之清;往不好了说就很简单,这叫“非蠢即坏”。
共享故事继续 悄然兴起的共享体重秤蠢在哪里?
2016年兴起的“共享单车”,成了“共享经济”最好的传教士。打上“共享”名号的各式产品开始层见迭出,带来了市场需求分化,却也正在成为浪费资源、骗取钱财的新道路。
比如,在花样繁多的关于“共享经济”的套作里,“共享体重秤”正在中国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从朋友圈到微信群,近些日子“共享体重秤”的宣传屡屡出现,让我既为自己好友圈的劣质而感到脸红,又同时为这种“反智”产品本身感到惊异。
在利益驱逐之下,“共享体重秤”真成了那颗裹上糖衣的春药——甜味过后,服用者尽情自嗨,围观者也跟着蠢蠢欲动。
“共享经济”呼声不减,好产品和坏产品交错其间,鱼龙混杂。资本演戏,模式包装,种种乱象叫人纸醉金迷,也让人不知所措。“共享体重秤”宣扬的运作模式和基本商业逻辑的背离,往好了说,不过是俟河之清;往不好了说就很简单,这叫“非蠢即坏”。
蠢在哪里?
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前者完成的产品资源到用户的连接,是基于经济剩余。如果没有闲置资源(闲物)或闲置时间(闲时),那么共享本身就失去了“共享”或言之“分享”的标的。
比如更早的Uber,司机和用户基于“用车时间”连接闲置汽车和需要用车的用户两端,它让私家车这一私人物品不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从而向外界释放资源的使用权。
所以,如果说Uber和滴滴这样的出行革命是共享经济还有一些基本论据,形如“共享体重秤”这样的产品,其本质就不是共享,而仍然是由企业采购,向特定人群售卖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按需经济”。
概念上的混淆,如果还情有可原,那么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错误解释,就着实难以辩解了。
市场上的“共享体重秤”,玩的都是加盟模式。什么叫加盟?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向代理要钱,和微商押注渠道异曲同工。
“共享体重秤”的运作模式是,首先需要各城市(区县)代理商打款进货,后者在线下寻找合作的商家,然后以免费提供“称重服务”的说辞,争取到机器在店铺门口的放置权。按他们的说法,由于“共享体重秤”上面有电子显示屏,它即可以作为商家投放广告的终端,也可以借“扫码关注公众号”从而免费称重这一形式,成为收割线下“称体重者”这类自然流量的工具。
隐含假设是一把锋利又纤细的刀,既对你造成了伤害又很难发现流血的伤口。在这个被他们大肆宣扬的产品逻辑里,就至少存在着这么几个被隐含了的前序假设——一是在商家门口铺设体重秤是合理且被接受的,二是在“体重秤”上投放的广告是有效的,三是有足够多的用户愿意使用体重秤。
毫无疑问,商家门口存在过往客流,这个消费场景确实存在。但问题在于,商家门口铺设体重秤是不是能够放大到店消费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A门店店门口“秤体重”的人流,并不等同于要购物的人流,更不等于要进A门店消费的人流。
如果店门口的人多了,就能解释为对自身商业的助力,那么线下零售这件事情就太简单了,只需要雇几个服务员专职在店门口派发红包就行,因为那一定会让你的店排起长龙。
多业态多维度的门店经营方向,还不仅仅是收窄了“共享体重秤”运用范围的问题,而是这条路本就是死路。想寄希望于药房或夫妻店,仍然不是解决方案——药房门口摆上体重秤,场景确乎合理,但并不会被药房接受。原因在于,药房本就有了免费的秤,为什么要替换成需要“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称重的秤?
那么,“共享体重秤”上的广告,是不是有效?电子屏幕确实可以成为广告投放的选择地,但需要投放广告与投放广告在体重秤上,仍然是两码事。每个小区的居民都要吃饭,就此就认定在小区楼下开饭店就一定有人来,只会显示出逻辑的荒唐和可笑。
电子屏幕广告要有效,必须要兼顾环境的封闭、高频次的触达,以及精准的人群划分。在店门口的广告屏幕,首先不封闭,意味着用户可以避而不见,这也是电梯楼宇广告和电影广告的价值根源。其次,触达不高频,信息冗余的时代,体重秤上的小屏幕依赖的是“过路者”的流量,如果这个方式可以传递价值,那么分众传媒应该哭晕在厕所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是,广告必须要提人群划分,提精准投放。广告的目的是锁客转化,现在的“共享体重秤”倒好,避而不谈广告分发技术,直接把门店自己搬上这块小屏幕。这就好像店家开了店,印制的宣传单全部放在店门口自己取阅,别人的广告是走出去,“共享体重秤”却在教人闷声发大财。嗯,聪明极了。
为了获得门店的同意,他们给你出得办法是——把粉丝给出去,把租金撒出去。意思是,“扫码关注公众号”的公众号可以换成门店的,再不行就直接每月向门店支付租金。这两个方法就更蠢了,关注公众号得来的用户,已经是代理商唯一的获取之物,现在还让你把这块资源让渡给门店,运营者整个过程不仅交了体重秤的智商税,到头来还得给门店贴钱。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们心坏。
坏在哪里?
微商的恐怖之处在哪里?不是说它的利润,而是它依赖渠道铺货,产品好坏本身的重要性,让渡于渠道铺货的能力。只要寻找到下游渠道的接盘侠,上游就可以获得利润。
下游的死活谁会在意呢?产品卖不出去有万能金句回怼:所有财富都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赚钱不赚钱还是靠自己......
对商业逻辑的背离,对使用场景的漠视,都没有影响他们对代理商的嗜血——
发现了吗?整个过程的最吊诡之处,在于代理商一直在掏钱,而没有直接的进账。投入带来的唯一回报,就是自己公众号上涨的那些粉丝。也难怪,“共享体重秤”的宣传官网上,宣讲的全是地方公众号运营者的痛处,从“增粉慢”到“本地粉丝难获取”,不断强化粉丝获取的不易,就好像“共享体重秤”注定成为他们的救命恩人。
这些从扫码关注公众号而来的粉丝,能不能抵消掉采购的支出和给门店的租金?这个问题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它尤为巧妙地将盈利模式的讨论,转移到了对地方站运营者自己的运营能力高低的评判上。
地方公众号的运营者,遵循头部、腰部、尾部的市场平均份额比例。头部的多赚,腰部的微赚,底部的亏钱。其赚钱与亏钱本身,第一重要的是运营模式和业务方向,粉丝量只是结果而不是决定胜负的首要关键。也就是说,吸来的粉丝,能否真有一个几元的价值,最终要回到公众号自身的运营能力上。那些投入了资金和精力却没有赚钱的代理商,被隐藏在了赚到钱的光鲜案例之下。
可是,赚钱的固然一直在赚钱,亏钱的反倒亏得更多,赚钱不赚钱,和一个体重秤之间,有多大的关联性?
成功偷换概念之后,体重秤被层层包装,最终诱骗代理商们交钱,就像圈了一群吃了黄莲的苦主。
所以,给代理商出谋划策,甚至建议代理商给租金从而交换店门口的小空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代理商能够把产品铺出去,因为只要成功铺出去,锅就可以甩给代理商自己了。
这人心,可以说是非常的坏了。
但是,还有更悲凉的事。就像前段时间钱宝网被查,网上仍然有那么多人死心塌地的摇旗呐喊。要承认,韭菜是总割不完的,而更恐怖的是,韭菜总会忙着给你解释,自己不是韭菜。
而至于收割者,已经转移阵地,开始编写新一波的“全球首创”、“革命新品”、“商业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