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产业地产十大发展趋势
导读:产业地产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受到政府重视,并且整合房产销售、物业租赁、物业经营、土地批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元化盈利模式。更高的利润、更好的土地资源和看上去更低的风险,产业地产正在成为地产行业的新宠。
目前中国住宅市场调控逐步“常态化”,传统住宅开发进入低利润增长期,房地产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产业地产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受到政府重视,并且整合房产销售、物业租赁、物业经营、土地批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元化盈利模式。更高的利润、更好的土地资源和看上去更低的风险,产业地产正在成为地产行业的新宠。未来随着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产业地产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契机。那么,2018年中国产业地产发展之路怎么走?本文总结了2018年中国产业地产十大发展趋势,供大家参考。
趋势一 实体经济不断利好:产业地产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水平。
十九大报告给中国产业地产发展指明方向,继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将培育诺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另外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等战略实施,为产业地产的发展的趋于选择起到一定指导性作用。
趋势二 产业选择:转型升级仍然是主要目标
产业选择包括两个维度: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环节的选择。目前国内园区数量多且同质化严重,招商竞争压力大。另外经济放缓及产能过剩,加工制造业受冲击,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产业发展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准确定位产业地产主导方向和产业链环节。
从产业地产涉及的环节来看,需要从产业链、产业的产业集聚角度出发,选择附加值高的产业链。受劳动人口红利的消散、环境成本、人民币压力等叠加影响,我国制造业“微笑曲线”的底部正在减弱,工业4.0时代制造业生产链两端与底端的价值差异将更巨大,国内经济升级转型迫在眉睫,未来发展方向在微笑曲线前后两端。
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来看,受政策支持地区的及新兴主导产业,再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自身产业发展的特色,打造跟当地主导产业相契合的产业地产。其中7大战略性新兴行业是未来重点发展对象,应瞄准行业发展的行业。
趋势三 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地产发展将出现结构化差异
产业转移作为直接推力,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将出现不同产业地产需求。我国东部沿海产业升级后将原有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和大城市周边小城镇,激发不同类型产业地产需求;另外,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城镇化等也均为产业地产需求的动力。
东部仍然占领政策扶持高地,走在产业升级发展的前端:未来发展重点在战略性新兴行业和交运、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进入工业4.0时代占据产业结构的高地,代表东部地区产业地产的核心—产业将会有更大的容量空间。东部沿海区域将加快进入工业4.0时代,各城市将抓住自身的行业和基地,进行差别化竞争。
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基建、港口将催生大量的产业地产机会,尤其是航运能力提高将极大刺激物流地产需求。目前东部地区拿地成本高,2018年预测,国家将继续发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产业引入更有势头,企业可适当考虑在中部和川渝地区拿地。
趋势四 着重产业生态打造:管理服务智慧化,实现产业集群化
政府现在来说,已经并不是我招你产业园区,你再招科技企业,而是希望你懂得产业园区生长和培育的规律,同时和政府能够携手,把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和氛围构建起来,共同致力于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孵化、进行投资,让它们在本地成长。这样的要求我认识得比较深刻,也是我们在企业内部总结的,跟政府沟通用的。即为产业聚焦、企业聚集、金融支持、人才保障、创业驱动、创新策源、市场扶持、技术平台都要聚集在一起,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在运营过程中,关于园区的生态和智慧已经成了各地政府招园区运营商开发运营园区的标配或者标准要求,我刚才讲过的那些地方政府都是对于生态化的园区、绿建的应用,包括智慧化园区管理,能不能和本地政府的行政管理、智慧城市结合起来,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要在我们的策划园区之初要植入或者增量投资这些功能,才能使园区变成花园式、生态化的办公环境。
趋势五 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扎堆进入产业地产领域
由于住宅地产限购政策的影响,仅2016年一年就有34家企业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当社会资本不断涌入房地产寻求避险时,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金融资本和制造业正在把焦点转换到产业地产这一领域,2018年各类资本进入产业地产趋势明显加快。各类资本企业进入产业地产,将会加据产业地产的竞争。
趋势六 产业新城: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城建设”新趋势
回望审视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频出的近几年,其对“产业新城”发展的战略意义尤胜过往。相关报告指出,随着中央的“城镇化”、“一体化”和“经济带”等概念的出台,“产业新城”成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关键力量,各地的“产业新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随着中央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优秀城市周边的新城建设项目越难越获取(一线城市近郊项目及长三角等几大经济圈中心位置的项目),而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却频频搅动市场。但伴随着房地产的深度调整,传统的新城开发模型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更使得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新城建设遇到了极大阻碍。经济新常态下出现了诸多的新现象,这使得“产业新城”的开发模式在近年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并将成为2018年各地城市及园区推动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趋势七 规划先行:产业地产将进入规划主导发展阶段
“产业新城”发展的核心实际在于产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一方面是它很贴近市场,第二个方面它具备了在全国不同城市布局的空间,甚至在原先不具备产业基础的三四线城市,同样发现了它的发展机遇,例如,在扬州有中国最大的呼叫中心园区,之前扬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所谓的鬼城和空成有可能恰恰是下一个阶段产业新城发展的良好载体,因为这个载体已经完成了面对人和企业的完善配套。
传统意义上的总规从主导地位变为功能的对接和落地,由规划单位提供的概规已经不能满足一般意义上的规划要求。从城市规划、战略规划、产业规划、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规划,一系列的规划将在一个逻辑中被考虑,“多规合一”成为新的要求。
趋势八 特色小镇:新形式下“特色小镇”将更有特色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不是单纯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开发。与工业园区只承担工业发展的功能不同,特色小镇还承载了除却工业以外的文化、旅游等其他功能。特色小镇的特色不只限于工业,城镇格局、建设风貌、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等都可能形成特色。是新型精品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实行产城融合、服务配套、管理健全的发展模式。这是产业地产的大发展,在2018年,以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的发展建立将会迎来高峰期。
全国首批特色小镇成立数量
趋势九 产业下沉:重心逐渐布局二线,三线城市
产业地产,选对城市,就成功了一半。近年以来,随着大量的人口迁入二线,三线城市,二线以及三线城市的发展给产业地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是产业之本,人在哪里,生产力和消费就在哪里,随着二线,三线城市的相关政策支持,一线城市的产业用地饱和,二线以及三线城市将会更加利于产业地产的发展。
部分省会城市不同时期的常住人口平均增速(%)
趋势十 更重视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普遍缺乏特色,各地园区定位趋同,自身特色不明显,园区品牌影响较弱,随着大城市土地供应越来越严格,土地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昂,产业地产招商越来越不景气,各方面成本的上升,逼迫产业地产摒弃传统的大规模化布局,开始走向精细化发展之路,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发展主导业务,在未来的产业地产发展中,加强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品、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完善园区配套建设和服务体系,是未来产业园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