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小镇能否接棒孵化器
导读:办公+居住+社交的模式或将成为双创(“大众创业、万从创新”)孵化服务的新标配。
办公+居住+社交的模式或将成为双创(“大众创业、万从创新”)孵化服务的新标配。日前,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的中关村创客小镇正式开园,2.68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也将对外开放。这个小镇前身是温泉镇351创客人才公租房项目,通过融合众创空间的孵化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创社区。在双创孵化服务竞争白热化、创业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双创孵化服务行业正经历洗牌,也都在探寻升级方向。创业小镇这样的模式有何意义?未来能否成为趋势?它生存下去的关键又是什么?
“公租房+众创”模式落地
中关村创客小镇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温泉镇,向北约2公里就是北清路,地铁16号在此处设有屯佃站和稻香湖路站。这个小镇由海淀区政府支持、温泉镇策划,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将政府公租房与创业创新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北京首批集体土地建租赁房五个试点项目之一。
中关村创客小镇前身是海淀区温泉镇351创客人才公租房项目,入驻的创业者可享受到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关村创客小镇就已开始酝酿。2015年5月,时任海淀区委书记的隋振江、时任海淀区长的于军到温泉镇调研“一镇一园”建设时就要温泉镇要创新思想、精心策划。
“一镇一园”概念是在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即海淀北部的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四镇,每个镇都由农村集团经济组织自办一个科技园。海淀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通过自办科技园的方式推动镇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让当地农民可以从自办科技园中获得稳定、持久的经济收益。
转过年的2016年4月11日,海淀区区长专题会将“351项目”确定为“海淀区创客人才公共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同年12月29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即中关村管委会)签发《关于同意冠名中关村创客小镇的批复》,同意“351项目”冠名为“中关村创客小镇”;今年1月16日,中关村创客小镇迎来首批创业团队进驻;今年4月1日,中关村创客小镇获评北京市科委认定的“北京市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海淀区对中关村创客小镇的定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大潮之下的一块改革试验田,助力北京“三城一区”中的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
“未来,温泉镇将以全方位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蓝图,以推动海淀北部地区协同发展为主旋律,将创客小镇发展模式拓展至镇域33平方公里土地,举全镇之力,打造温泉镇‘创新新市镇’品牌。”温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创客小镇将从产业布局、市镇规划、创新生态、资本对接等领域均衡发力、全面推动,“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全要素双创样板”。
“中关村创客小镇正在成长为城市有史以来创客人才最密集的创客社区。作为中国双创社区样本,创客小镇正在打造‘创业+生活+社交’360度的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在中关村创客小镇首席执行官胡堃看来,这样的模式将是未来城市化的新模式、新路径。
截至目前,中关村创客小镇入驻创业团队超过350个。
“办公+居住”成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像中关村创客小镇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双创社区在北京不只有一个。双创孵化服务升级成办公+居住的模式已渐成趋势。
3月2日,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空间规划正式发布,将为创新创业者打造一个提供创业和宜居家园的创业科技小镇,由海淀区、延庆区、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四方共建,计划于明年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一期完工。
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选址延庆区康庄镇,是通往2019年世园会、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必经节点。
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建设总量约42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产业建筑145万平方米,商业、创新服务及公共服务设施70万平方米,未来将提供3.6万个创新创业和配套服务岗位,除吸纳部分本地人员就业外,还将吸纳和承接中心城区产业外溢带来的相关产业人口疏解转移。
延庆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介绍,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将重点考虑20-40岁创新创业人群和原住民的需求。将为创新企业提供孵化器、加速器、企业总部、研发办公、会展中心等成长和展示平台,以及人才公寓、公租房、创业咖啡、创意公园、体育中心、科技公园等便民设施和公共服务。此外,还将配套一所综合医院,新建一所完全中学、一所小学和7所幼儿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创新创业企业,与中关村创客小镇相同,延庆区也将对入住公租房的主体提供房租补贴。如果高端紧缺人才入住创新家园,还将设立特殊津贴,支持高端人才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类似的还有小样青年社区,由深圳世联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小样社区的运营公司是清控科创与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世联行合资成立的创业服务公司。
小样青年社区构建了“5+2”复合产品体系,涵盖多形态的办公空间和社交、居住、娱乐、消费等混合业态,能够满足青年创业人群的多元需求。不同于普通的众创空间,小样青年社区除了创业办公外,还具有创业咖啡、体验式商业、青年公寓等功能,除了作为服务配套,更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使社区具有全天候的活力。一个标准化的小样青年社区包括:创业咖啡、创客工坊、联合办公、快捷办公、创业讲堂、创业体验商业、创业公寓等子产品。目前,小样青年社区已在北京、广州、深圳、厦门、苏州、成都、重庆、常熟八地落地。
生活配套服务是命门
在双创孵化服务中,除了办公、项目对接、财税服务、工商服务、资本对接、创业导师之外加入生活居住与配套服务功能,让创业者从家到公司步行即可。这种不出社区即可即业的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可提高创业效率,有利于缓解潮夕式通勤,有利于承载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对治理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的城市病具有积极意义。
创业需要什么?创业者不仅需要创业方面的服务,更需要24小时的创业圈,同时也存在对居住、配套、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满足创业者的多元需求,带来更好的创业服务和创业体验已经成为双创孵化服务领域的共识。
作为国家创新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孵化服务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的风向标。特别是在双创浪潮中,各类创新型孵化机构的大量涌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与生态链条。
规模不断壮大的双创孵化服务领域,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一方面,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地产开发商、物业持有者、投资机构甚至是实业企业家纷纷进入双创领域,各类型的双创孵化服务层出不穷,且供应量巨大,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运营压力激增;另一方面,双创纵深发展,依然活跃的创业者对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创孵化服务正在不断洗牌。办公+居住+生活服务+社交这样的模式于是成为了新趋势。
创业小镇未来的路能走多远,除了在资源、资本等方面对创业者的支撑,在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生活配套服务的完善以及这些服务的品质与价格平衡同样重要。
“创业者不需要高端的住宅,也不必是大面积的住宅,而是居住舒适且价格低廉。特别是在规划建设时,生活的各种基本服务、快餐速食、生鲜、洗衣、代收快递、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要有一定规模的集聚。特别是配套家庭生活式的商业,包括面积大一点的综合超市、健身房、舞蹈房、电影院、咖啡厅、特色餐饮、购物等。”赖阳建议,此外还应在创业小镇内布局便捷的商务后勤支援设施,如办公器材、设备保养维护、耗材服务以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的服务。赖阳说,创业小镇的配套服务是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支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