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历史文化旅游区呈现 上百种复古窗带你穿越
导读:在长约600米,宽150米的这片重庆最老的街区,融创白象街去织补了重庆历史的一种形制——开埠、民国文化。依据道路原有的尺度,白象街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建筑风貌:解放东路的开埠风、白象街区的民国风、城墙带的民国巴渝风。
融创白象街唐茶馆
一小撮岩茶,加上90度的白水。
融创白象街的唐茶馆里,一股茶香从精致的茶碗中,弥散开来。
端起白色的陶瓷茶杯,抿一口清茶,抬头看,窗外是上百年的老建筑,在前世与今生的重叠中,看见时间的切片。
始建于1926年私立兴华小学旧址
在本地知名摄影师李先生眼中,现今的白象街,依照于历史的建筑形态,呈现出来的场景,接近于理想中的真实。
漫步其中,能够感受到每一座建筑带给你的历史沧桑,仿佛卷入了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在长约600米,宽150米的这片重庆最老的街区,融创白象街去织补了重庆历史的一种形制——开埠、民国文化。
依据道路原有的尺度,白象街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建筑风貌:
解放东路的开埠风、白象街区的民国风、城墙带的民国巴渝风。
在融创白象街里,每一栋建筑,都不一样。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从宋及元再到明清民国,八百年的时间悠悠而过,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白象街上,一排排窗彷如这条老街的眼睛,目睹数百年一贯的繁荣胜景。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在融创白象街历史风貌区的建筑群中,依据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植入了同时期最为著名的三栋建筑。
开埠时期的上海法国总会
民国时期的台湾第一栋洋楼
重庆本土民国时期的大清邮局
我们跟随融创白象街的建筑师事务所AAI的设计师,在融创白象街开启一段时光的旅程。
第壹则 开埠风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在融创白象街内,红与青的砖相间,拱形窗,水刷石装饰,这栋融合了开埠与民国风的建筑,格外惊艳。
AAI设计师说,由于年代、战乱等因素,同期重庆留存的开埠、民国建筑几近于无,保留下来的建筑也损坏颇多。
为了重现重庆历史上的辉煌,这栋建筑的设计上参考了同一时期,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著名建筑的风貌形制,以上海外滩源的安倍洋行为蓝本,力求恢复原汁原味的民国和开埠风貌的结合体。
上海外滩源安倍洋行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开埠的建筑尺度更大,建筑形制、做法更大气,更高贵。在重庆本土文化中,青砖的接受度更高。
而同一时期的民国建筑中,红砖的使用率更高,综合重庆地域文化和同期民国形制,在融创白象街上,点缀使用红砖砌筑。
从融创白象街往里走,青砖与红砖相结合的建筑,更多了一些。
融创白象街内,道路16米宽,两边建筑3层高,以民国建筑为主。民国的建筑,更小巧,更精细。细部的装饰也更丰富。延续传统工艺,采用砖构窗套、花式、栏杆。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这栋建筑以法国总会的原貌进行复制,是民国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曾是法国人举行文艺沙龙、高端舞会的场所。
第贰则 民国风
从融创白象街街区的二楼,透过半圆拱形的廊桥往前看,一栋两层小楼置于眼前,特殊的花栏、石雕和圆拱凸显出浓浓的文艺复兴时代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它的原型,则是台湾第一栋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经历过战火与台风洗礼,一如经历大轰炸的白象街。
如今老建筑风韵犹存,记录着曾经的光辉岁月,在这迂回宽敞的长廊里走过,让人沉醉不已。
第叁则 民国巴渝风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沿着城墙带的方向,幽静的小路,空间尺度更小,青砖、水刷石融合,建筑风格以更为简洁的民国巴渝风为主。
如今,一栋以大清邮政局为原型打造的两层小楼伫立在融创白象街,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砖雕工艺相结合,透过仿罗马式建筑的窗户里,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相邂逅,碰撞出生趣盎然的火花。
大清邮局建于1896年,位于现在的渝中区太平门顺城街,是重庆最早的邮政局。
民国时期的白象街,掌着重庆的文脉,肖楚女、杨沧白、陈毅、老舍等民国名流在这里出入。那时,无论是亲人间的家书还是朋友间的文学交流,都从大清邮局发出。
“让人进出的是门,让心进出的是窗。”
当你走过融创白象街,你数不清楚到底会遇见多少不同的窗,它们与这个环境浑然一体。它们静静在墙上成为“建筑的眼睛”,诉建筑之情,传建筑之神。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实景
在打造时,设计师通过手机拍摄的方式,对融创白象街的广场空间尺度、建筑高度进行对比修饰,以此优化游客的空间体验和旅行体验。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旅游区设计图
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AAI的设计师告诉我们,在这6万方的地块里,融创白象街通过不同街道高宽比及建筑风貌的设计,自然而然地产生位置标示感,呈现给游客。
当游客徜徉在融创白象街里,“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同时,不会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
曾经的白象街,是巴蜀人第一扇开眼看世界的窗。
如今,这扇窗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不仅看见历史的过去,于此更能看见重庆人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