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30家购物中心 人均商业面积1.4平方米是多还是少
导读: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发型增长:2016年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开业39家,2017年将新开业41家,预计到2017年底上海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将达到230家。
城市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发型增长:2016年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开业39家,2017年将新开业41家,预计到2017年底上海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将达到230家。这是日前由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主办的《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情况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中透露的信息。
一方面,从人均商业面积角度考虑,目前上海为人均商业面积1.4平方米,根据国际标准,人均商业面积1-1.2平方米为比较合理的商业供应;而另一方面,到今年底,拥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全市城市综合体将达到230家,商业体量将超过1670万平方米。而仅仅拥有人口1350万人口的东京,总商业体量超过2500万平方米。
在诸多的数据中,我们来看看230家购物中心,对上海来说是多了还是少了?
今年新增15个“正大广场”的商业面积
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增商业建筑面积增速近2年连创新高。2016年城市商业综合体新增商业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6%,居于历年来增幅第一。预计2017年新增面积将达到360万平方米,增速将再创新高,相当于新增15个正大广场的商业面积。今年平均每个行政区新增14家,浦东新区将新增47家。
2016百联集团在上海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数量最多,为17个;其次分别是万达、瑞安集团。
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了上海城市的会客厅,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展,既是城市重要的消费地,也是城市重要的娱乐休闲地; 既为城市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的重要场所,更成为城市文化艺术重要的展示地。
各大购物中心纷纷举办了各种营销活动来引客。K11、静安大悦城、虹桥南丰城相继推出“BAGISM 包·当代”展、Line friends全国首秀、《芝麻街》 欢乐中国秀主题展等多项文化艺术主题展览,环球港·演艺中心积极打造上海文艺新地标,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商旅文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5万平方米的“小而美”最旺
从规模结构来看,截至2016年,全市20万平方米以上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5家,10万-2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39家,5万-10万平方米的中型城市商业综合体62家,1万-5万平方米的小型城市商业综合体83家。从2017年新开业情况来看,大型和中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数量最多。
从销售规模来看,城市商业综合体销售总额增速达两位数。2016年全市已开业城市商业综合体总销售额达1360亿元,同比增长16.9%; 剔除新增因素,销售额同比增长8.7%。预计2017年末销售额将达到1600亿元。从市场存量来看,1万-5万平方米的小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数量最多,且销售额增幅最高,达到了18.9%;中型为8.9%;特大型为5.5%;大型为7.8%。
徐家汇商圈租金最贵
从租金来看,2016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平均租金为8.8元/平方米/天,同比增长0.3%;从商圈来看,市区商圈中徐家汇商圈租金水平最高,南京西路和南京东路商圈次之;郊区商圈中莘庄商圈租金水平相对较高。按商圈类别看,市级商圈(94.9%)、外环外区级商圈(94.5%)和外环内区级商圈(93.2%)综合体出租情况相对较好,而社区商圈综合体(87.3%)出租率相对较低。
2016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平均坪效为49.1元/平方米/天。按商圈来看,不同商圈区域差别较大,市区商圈中徐家汇、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商圈坪效水平较高,均超过90元/平方米/天; 郊区商圈中赵巷商圈坪效水平最高。分业态来看,零售业和餐饮业坪效水平较高,分别为59.9元/平方米/天和51.6元/平方米/天。按规模来看,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坪效水平最高,达到61.0元/平方米/天,但是同比降幅最大,同比降低7.9%;小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坪效增幅最高,达到17.3%。按业态来看,零售业租金水平最高,餐饮业次之,其它服务业最低,三者同比分别增长6%、4.5%、2%。
每个购物中心平均有1000万人次光顾
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经营水平指标来看,各项指标基本平稳,平均客流量和平均出租率指标优于去年。2016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平均年客流量达991万人次/个,同比增长5.0%。
从其他服务业经营结构看,电影院占比最高,面积和销售额占比分别达到了18.7%和20.9%;教育培训、游乐游艺分居第2位和第3位。
【相关链接】
区域发展不平衡
拥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全市城市综合体将达到230家,商业体量将超过1670万平方米。而仅仅拥有人口1350万人口的东京,总商业体量超过2500万平方米。那上海230家购物中心,是多是少?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品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九宜城商业管理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丽琳认为,从整体来看,商业供应局部结构性过剩,整体看仍然有开发空间。从人均商业面积角度考虑,目前上海为人均商业面积1.4平方米,根据国际标准,人均商业面积1-1.2平方米为比较合理的商业供应。目前从总体来看,市区人口密度高,供应平缓,基本处于供求平衡状态,较远区域如嘉定、奉贤人口导入尚且不足,商业供应出现局部结构性过剩现象。有的区域人均商业面积高达2.8-3平方米。
不过,陈丽琳认为,从经济角度考虑,消费力的增长性与商业供应增加呈现正相关。消费力的增长与商业的不断升级,让商业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如东京不仅局限于东京本地人的消费,而是辐射整个亚洲。上海也同样,2016年商品销售总额增长7.9%,说明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加让商业具有更大的容量空间。
《报告》也进一步指出,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市场供应节奏过快、区域发展不均衡、电商网络购物冲击、经营同质化竞争等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携手,积极破解瓶颈问题,推动上海城市商业综合体进一步的创新。为推进上海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展示城市品牌符号和内涵品质、体现城市繁荣繁华、引领商业创新转型、提高居民消费品质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