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新兴产业 > 新能源 > 正文

风电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2017-11-06 14:59:16 编辑:诚富

导读:十年来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重要推动力量的风电产业也取得了引领全球的发展成就,下一个十年如何发展备受瞩目。

风电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在哪?

十年来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重要推动力量的风电产业也取得了引领全球的发展成就,下一个十年如何发展备受瞩目。在日前召开的2017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2017)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风电在新能源当中需要率先摆脱社会补贴,必须尽快的把风电的成本降下来,把价格降下来。风电发展要给社会作出贡献,这样才是真正追求发展的目标。

风电将是成本最低的能源

2008年首届北京风能大会举办,彼时的参会和参展人次只有1.5万,展馆面积也仅有1.6万平方米;而今年根据组委会的初步统计参会和参展人次将达到3.6万,展馆面积也扩大到5.5万平方米,共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覆盖了风能开发和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

“作为行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得到质的提升,成为全球三大顶级风能展会之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姚兴佳说。

随着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风电已经成为全球风电无可争议的领跑者。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200万千瓦左右,上网发电量仅为120多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到2016年底我国风电的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1.69亿千瓦,发电量为241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电力消费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同时,业内还培育出了一条完善坚强的产业链,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设备出口30个国家和地区,风电在拉动投资、带动就业等方面的效益日益显现。

“过去的风电叶轮直径80米左右,现在已经达到了110米左右;而风电塔筒的高度也从过去的80米发展到120米甚至140米的高度。机组的进步使得风电发电能力迅速得到提高,现在发电量比五年前提高了20%左右,直接带来了度电成本的降低。”梁志鹏说,风电过去被认为是一种昂贵的能源,但是现在,它在很多地方已经是价格最低的一种新能源。风电的成本还在进一步降低,它将是成本最低的新能源,未来它甚至是成本最低的能源。

风电率先摆脱社会补贴

当前风电产业发展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首当其冲就是限电问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最近几年每年新增装机量占到全球总新增装机容量的40%左右。中国最早开发风电是在风能资源最好的是“三北”地区,这些地方现在风电的总体装机规模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同时这些地区的限电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如果把中国与国际做比较,在风电发电量占到电力消费总量超过10%的国家当中,并没有中国,中国的风电发电量只占到全部发电量的4%。中国的风电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大的消纳潜力和发展空间。”梁志鹏说。

另一大挑战就是风电价格较高。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加上光伏发电迅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加上水电的装机容量已经占到了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70%。梁志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风电不能降低价格,还是严重依赖社会补贴的话,这是不合理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把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目前该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相信到2020年,中国弃风、弃水、弃光的问题都将会得到基本解决。”梁志鹏透露。

“风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在新能源当中率先摆脱社会补贴。我们在退出补贴的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分类型、分领域、分区域逐步退出,要在2020年到2022年基本上实现风电不依赖补贴发展。” 梁志鹏说。

分散式风电成未来十年风口

近年来,由于弃光、政策等问题,光伏开发从西部转向更靠近负荷中心的中东部,分布式市场的开启给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作为遭遇同样发展瓶颈的风电,下一个十年的方向又在哪?

“对于未来的风电装机,我个人认为机会还是在中东部区域。”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波认为,过去大家都认为4、5米的风没有商业开发价值,现在我们发现都有很好的商业开发价值。资源不够往往可能是技术不够,而不是资源不好。德国国土面积非常的小,其风电装机规模却高达四五千万千瓦。在中国,我们认为80%的国土面积上都是具备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

远景能源副总裁田庆军则表示,中国有接近70万的自然行政村,如果说30万个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来布局的话,其实这市场空间非常大。所以,未来东部的低风速加分布式一定是非常广阔的蓝海市场。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满昌同样非常看好分散式风电的发展。他认为,从要素条件来讲,目前市场、资金、资源这三条都已经具备。首先,分散式最靠近用电负荷;其次,5米左右的中低速风资源有10亿千瓦;最后,小规模的风电开发也降低了社会资金流入的门槛。

“欧洲风电的发展最早是以分散式为主,但是中国走了一条以集中式风电为主率先发展的道路,现在是加快分散式风电发展的时候了。”梁志鹏坦言,分散式风电在中国发展比较难,首先是土地条件的制约,其次是在接入电网方面面临的困难,再有就是我们还不习惯如何来对分散式可再生能源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在分散式风电发展方面最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完善有关政策和有关政府服务,使分散式风电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把握数字化转型的良机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紧紧拥抱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转型赶超。拥抱数字化时代,也成为风电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首先,未来企业发展,软件化是大势所趋。通过软件实现数据管理,未来要如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业务逐步智能化。而数据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对制造企业来说,只有借助数据才能实现向高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个性化设计供应商的方向转型。最终实现精益化,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转型。

其次,企业要根据业务架构梳理数据架构,搭建数据架构与分析平台,将现场运营数据,研发数据等各类数据有机分析,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目前风电市场,涌现出很多知识性服务企业,它们通过大量的基础数据和模型分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形成为客户服务的专业解决方案。

总之,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当下,风电企业要逐渐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数字化信息化基础建设,一手抓智能化,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