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应用拒绝“理想主义”
导读:8月21日,在圣泉集团举办的一次媒体通气会上,该集团董事长唐一林现场将一个灯泡放到应用了石墨烯改性纤维的衬衫上,电源接通后灯泡发出明亮的光芒。
8月21日,在圣泉集团举办的一次媒体通气会上,该集团董事长唐一林现场将一个灯泡放到应用了石墨烯改性纤维的衬衫上,电源接通后灯泡发出明亮的光芒。“这个试验足以证明石墨烯改性纤维的导电性。此类服装用作加油站工作服,可防止静电可能带来的灾难。”唐一林说道。
就在几天前(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筹建石墨烯改性纤维及应用开发产业发展联盟(下称“产业联盟”)的函提出,要联合产业链上相关单位,采取“一条龙”模式,构建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做大做优做强石墨烯改性纤维及应用开发。函中提出的牵头单位,正是圣泉集团。
这种能导电的纤维前景有多广阔?唐一林介绍称,产业联盟的使命就是要推进石墨烯改性纤维创新发展、扩大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未来随着更多领域的高端功能纺织品将相继问世,以此为基础的新产业会被一一催生。
拒绝高端“理想主义”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概念的出现,以及发现者安德烈·海姆荣获诺贝尔奖,全球迅速兴起一股研究热潮,资本市场上的概念股更是几度引发热炒。人们希望,石墨烯能成为一种划时代的高端材料。
然而,受目前的石墨烯制备技术水平和产品纯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石墨烯的“高端应用”还遥不可及。
“在石墨烯的应用上,我们做实业的,不敢太‘理想主义’。”唐一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另据了解,虽然中国目前在石墨烯研究和应用领域全球领先,但代价不菲,许多企业在前期基础研究阶段的投入近乎天文数字。
一方面,技术短板决定石墨烯这种划时代材料“高端”不起来;另一方面,现实又让巨大的先期投入面临漫长的成本回收期。所以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朝晖认为,“企业必须一边研究,一边通过产业化应用收回部分成本,以产养研,而不能等所有的技术都完全成熟了才开始产业化应用。”
目前来看,“以产养研”之路更为可行。据唐一林介绍,圣泉集团一直希望从玉米芯中提取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反复尝试之后效果并不理想,他们与黑龙江大学校长付宏刚带领的科研团队联合,首创了以玉米芯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材料的绿色低成本新方法。
掌握了低成本制取原料的方法,他们又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黑龙江大学共同承担起“生物基石墨烯宏量制备及石墨烯在功能纤维中的产业化应用”项目,相继开发出石墨烯改性纤维高效纺纱系列加工技术、织造与染整技术,形成了一整套石墨烯功能纺织品成型加工技术体系。
产业联盟做大“蛋糕”
很快,相关科研成果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在当下行业协会和行业联盟“准生证”越发“难产”的大背景下,工信部发函支持圣泉集团牵头组建中国石墨烯改性纤维联盟,便是这种肯定的直接体现。
另一方面受到主管部门肯定的,还有石墨烯改性纤维研发应用模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601117,股吧)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世界各大科技强国都在试图抢夺石墨烯产业制高点的关键时刻,放弃争论,减少内耗,抱团发展,埋头把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是中国石墨烯产业的明智之举。”
据了解,目前国产石墨烯的市场销售价格均不低于每克10元,居高不下的成本成为了阻碍石墨烯应用产业化的瓶颈。
“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年产200吨生物基石墨烯材料和2000吨石墨烯功能聚合物母粒的产能。随着石墨烯改性纤维的广泛应用,生产成本势必会大幅度下降,这样我们就有望携手产业下游的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出用于智能服饰、运动服饰、军服、医疗用品等更多领域的高端功能纺织品,进而催生出很多前景广阔的新产业。”唐一林乐观地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