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投资热点 > 正文

2017年投资新风口:寻找技术 爆发奇点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2017-04-11 17:17:52 编辑:诚富

导读:互联网的风口是应该追逐还是等待?这个问题至今尚无明确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风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呈现正比例关系。

互联网的风口是应该追逐还是等待?这个问题至今尚无明确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风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呈现正比例关系。

每一个风口的诞生,都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互联网红利。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得益于智能手机和4G的全面普及,其中共享经济就是红利的一部分,它让闲置资源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有效配置,万物互联的时代终于到来。

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很可能已经结束,未来难有再多的独角兽出现。在过去,较低的流量成本和庞大的互联网人口让创业公司有了爆发的基础;如今移动互联网宣布进入下半场,创业公司所面临的是红利不再的困境。不少业内人士都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流量集中在少数的巨头手里,创业公司的获客成本在抬高,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窗口正在关闭。

然而,技术的进步将制造更多的新风口,VR、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有望在接下来的5-10年时间里走出理论层面,通过商业化应用全面落地。如无意外,这些新风口将产生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独角兽行业。

共享经济

作为近年内最大的投资风口,共享经济催生出多只独角兽企业,让科技界和资本市场轮番追捧。2014年,全球的独角兽企业只有13家,但截至2016年,仅中国就已经诞生了将近80家,其中不少企业属于共享经济领域。

不过,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共享经济因补贴而“变形”,以垄断为目标的独角兽让共享沦为空话。在大量资本的推动下,共享经济平台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快速掠夺市场份额,这样的做法显然破坏了共享经济的本质。

于是在经历了数年发展后,共享经济的形态从供给侧改革转型到创造新供给,神州专车、摩拜单车的B2C模式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神州专车董事长陆正耀就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看似红火的共享经济,实际上表面却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那些因补贴而前来的司机,最终也会因为补贴而离开”。

毫无疑问,共享经济的市场潜力之巨大,足以产生多个独角兽级别的互联网公司。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曾发布报告预测称,2018年中国共享经济规模将达23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1.8万亿元的市场容量。

除了移动出行领域,越来越多的资本瞄准了诸如知识、物品等方面的共享领域,近日共享充电宝项目获得多轮融资就说明共享经济的潜力仍在等待发掘。

VR

在智能手机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投资者和互联网公司迫切寻找下一个全民性的智能硬件风口,而这个风口很可能属于VR。高盛在一份关于VR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乐观的情况下,2025年全球VR/AR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20亿美元,其中硬件为1100亿美元,软件为720亿美元。高盛认为,VR能够在视频游戏、零售、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产生化学反应,预期用户数量将突破5亿。

VR的广阔前景吸引了诸多投资机构的进场,也成为近年互联网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AR/VR 领域获得的投资总额达到18 亿美元,这一数字是 2015 年的 140%,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是美国VR影视公司Next VR的8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网易及中信国安领投。在国内,游戏和影视公司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和融资行动,包括三七互娱、暴风集团、乐视网等都完成了VR领域的布局,目前与VR相关的概念股多达70多家。

2016年称得上是VR元年,Oculus Rift、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三大主流厂商先后推出了各自的产品,但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SuperDat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去年PlayStation VR的销量约为74.5万台,HTC Vive约为45万台,Oculus Rift约为35.5万台,而这些高端产品的预期销量本应在百万级别左右。

相比之下,低端的移动VR头显销售火爆,但限于其用户体验不佳,VR的爆发远没有想象中来得快。有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虽然目前VR设备以移动VR头显为主,但是大部分厂商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容易出现同质化,而真正具有竞争力的VR一体机却没有太多厂商推出。他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创业团队出现倒闭和裁员,VR行业的洗牌仍在继续进行中。

人工智能

继VR、直播和共享经济之后,人工智能成为2017年最火的项目—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这项前沿技术正经历着第三次伟大复兴。根据Venture Scanner的统计,2016年全球共有1485家人工智能公司获得了89亿美元的融资,其项目范围涵盖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国内的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掀起波澜。2013年年初,百度正式设立深度学习研究院,并迅速招聘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余凯、吴恩达等技术大牛。与此同时,一些天使投资者提前嗅到了人工智能的商机,提前进行了大规模布局。

但直至今日头条的强势崛起,互联网公司才真正意识到人工智能在商业应用上的巨大潜力。通过一套以算法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机制,今日头条的估值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冲上110亿美元,预计2020年其广告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目前包括暴风集团、猎豹移动以及短视频新贵快手等都宣布全面拥抱人工智能,让其产品更具吸引力。欢聚时代COO李婷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YY直播已经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图像和语音识别判断直播内容是否涉及色情成分,从而方便平台进行监控。

如今,随着BAT等巨头悉数入局,人工智能迎来了最好的时光。在4月2日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三人就人工智能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尽管BAT在人工智能的布局节奏并不一致,但巨头的进场往往意味着行业的成熟。

不过,人工智能并非是巨头所能把持的领域,就像当年的移动互联网诞生之际,一批新的公司在技术推动下走向强大。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BAT去做搜索、电商或者其他应用领域的AI技术,那它们的数据确实是壁垒,没有哪一个创业公司能拥有那么多的数据。但例如是医疗行业的智能应用,BAT和创业公司同样没有数据,这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