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商业模式 > 正文

私募股权基金的路,未来怎么走?

来源:骆驼投行 发布时间: 2017-06-12 15:32:37 编辑:蝶舞

导读:私募股权基金的未来,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而且能够走好,一条路转向做天使、VC、创投;另外一条路就是做产业并购。

先看二组数据:

【私募基金规模】

截至2017年4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89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52,403只,认缴规模12.28万亿元,实缴规模8.95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2.56万人。按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产品实缴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99家,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有177家,管理规模大于100亿元的有159家。

【市场主体规模】

2016年全年新登记1,651.3万户,同比增长11.6%,平均每天新登记4.51万户。至2016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705.4万户,其中,企业2,596.1万户,个体工商户5,9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9.4万户。

结论:

(一)中国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平均每家发行备案3只产品,其中,管理规模20亿元以下的占比95.58%。绝大多数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规模都偏小;(二)商事制度改革与国家创业创新政策的叠加效应,导致最近三年市场主体的注册数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其中,企业注册数量规模近2600万户。说明创新创业总体上是活跃的,但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

【前景如何?中国VS美国】

美国SEC(美国SEC对符合一定条件的VC基金和管理资产在1.5亿美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豁免登记,所以在SEC公布《美国私募基金统计报告》中,大量的VC基金和VC基金管理人以及管理规模小于1.5亿美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并没有包含其中)发布的2014年12月底数据与中国基金业协会2015年10月底的数据进行比较。结论如下:

1.美国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中国10倍

截止2014年12月底,美国私募基金行业净资产规模为67080亿美元。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认缴规模为4.89万亿,相当于7700亿美元。

2.美国单支私募基金规模平均为中国的7倍

中国单只私募基金的规模为2.35亿人民币(相当于0.37亿美元)。美国单只基金的规模为17.15亿人民币(相当于2.7亿美元),相对于中国的7倍左右。

3.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管理规模仅为美国同行的二十分之一

在中国平均管理资产规模为8.17亿人民币(1.29亿美元)。而美国同行的平均管理净资产规模为158.12亿人民币(24.9亿美元)。美国私募基金管理人为中国的20倍。

4.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资产超过100亿人民币为85家,而美国为734家

美国管理PE基金资产超过20亿美元的209家,而管理对冲基金资产超过15亿美元的为525家。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民币PE基金超过100亿人民币的机构为37家,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超过50亿人民币的机构为51家。

6.美国PE基金平均规模为中国的3倍

中国的PE基金平均规模相对中国的对冲基金规模要大很多,平均为4亿人民币(0.63亿美元),而美国PE基金的平均规模为13.2亿人民币(2.1亿美元)。

结论: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未来四五年又将是发展的黄金时机;中国的私募基金发展会加剧分化,会涌现一大批管理规模上百亿元的机构。

【私募股权行业十大痛点】

笔者常年在金融一线、实体一线工作,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深有感受,谈几点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认识:

第一、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第二、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占比过高,而能够享受股权投资资金的企业仅有极少数;

第三、绝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规模偏小,团队人数偏少,团队专业能力不足,对行业的认知不深;

第四、大多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热衷于投资pre-ipo项目,赚快钱的机构太多,而真正具备孵化能力和耐心的偏少;

第五、中国的天使、VC、创投队伍还远远不够强大,从业人员偏少;

第六、具备真正投后管理能力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不多,能够给投资企业带去增值服务的私募股权机构极少;

第七、中国的行业(除个别垄断行业外)集中度不高,前五大或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不高,催生未来继续演绎并购浪潮;

第八、真正具备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拥有比较丰富的退出渠道的投资机构凤毛麟角;

第九、较大数量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资金根本投不出去,而缺钱的中小微企业又得不到满足;

第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较为严重,获取信息和尽调的成本较高,服务于投资机构的专业服务未跟上。

【核心观点】

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效应、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规范运行理念树立和企业治理机制(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做了较好的铺垫)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投资机构的投资成本(主要是获取信息和尽调初步)会越来越低,催生投资机构敢于转向天使、VC和创投阶段进行投资。

相应地,优秀的中小微企业获取股权投资资金的渠道和信息会更容易,投资双方会愈来愈无缝对接,好的项目获得投资资金的概率逐步提升。

纯粹盯着pre-ipo去投的机构会越来越难做,一方面受制于二级市场的估值中枢伴随着国际接轨,会逐渐下行,逐步压缩了PE投资的利润预期空间;另一方面,相对成熟的项目,要的估值高,对资金比较挑剔,更看重投资人的增值服务提供能力。另外,加上减持新规的影响,PE投资在退出时间拉长的情况下回报率逐步下行,本身意味着只有较少的机构能够生存下来。

因此综上所述,笔者的核心逻辑观点为:

1、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未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分化在所难免,会有几百家管理规模上百亿的机构涌现出来。

2、未来,会有相当一批的PE投资会转向VC和创投,甚至天使,投资者的耐心和风险容忍度也会逐渐提高;

3、一批规模实力较强、拥有投后管理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机构,在产业并购方面将大有可为,并且投资视野更为国际化;

4、新三板市场和各省的区域股权市场的发展,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某种意义上,新三板市场实际上就是企业的C轮、D轮融资舞台,即新三板市场其实大有可为;

5、未来,会有一批专门服务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中介服务机构涌现出来,以期解决股权投资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投资成本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