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新兴产业 > 生物产业 > 正文

通威400亿加码光伏 发源地停产新疆260亿项目停建

来源: 新京报(北京) 发布时间: 2017-11-20 08:52:14 编辑:诚富

导读:在光伏业务上,通威目前在新疆阜康、四川犍为等多地项目均已停止建设,其中部分项目公司被剥离出上市体系。

通威400亿加码光伏 发源地停产新疆260亿项目停建

11月16日,四川眉山市中心的通威饲料厂,阴雨天下,设备外表已经渐生铁锈,不再开动。

在千里之外的安徽合肥、内蒙古包头以及四川成都,围绕着多晶硅、电池片等多个环节,这家饲料厂的主人今年已宣布了数百亿元的光伏投资计划。

11月7日,通威股份公告称,公司拟斥资120亿元,投资在合肥和成都的两个晶硅电池项目。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通威股份已经宣布了累计330亿的投资计划,在手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00亿元。

通威股份由四川富豪刘汉元一手打造,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饲料企业。2016年,通威股份实施了两次大规模并购,将业务由单一的饲料主业切换为“饲料加光伏”双主业,并在2017年开启一系列大规模投资。

记者在走访通威生产基地后获悉,通威当前饲料主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且面临搬迁压力,在光伏业务上,通威目前在新疆阜康、四川犍为等多地项目均已停止建设,其中部分项目公司被剥离出上市体系。

11月14日,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认为公司投资“什么风险都没有”,他表示,大规模投资的原因是因为终端发电大幅增加,多晶硅完全供不应求。

高额投资拉动,股价仨月涨一倍

11月6日,通威股份公告称,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太阳能晶硅电池产业的规模优势,公司下属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拟在合肥高新区、成都双流区各投资建设年产10GW,合计20GW的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主要从事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研发和销售,两个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20亿元,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约220亿元-240亿元/年。

这是通威股份今年以来对外公布的第五份投资公告。从今年1月到11月,通威股份已宣布在四川、内蒙古投建多个光伏能源项目,累计投资额高达330亿元,按照其预测,项目完全投产后将新增营业收入在415亿元以上,相当于2016年营收209亿元的两倍。

根据公告中的数据及现有的产能情况,仅以其中两大多晶硅项目为例,两大年产能5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加上现有的2万吨产能,上述项目完成后,通威股份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超过协鑫跃居世界第一。

除了多晶硅和电池片项目的巨额投资,通威股份在下游电站也有不菲投资。

据中诚信评级报告,截至2016末,通威股份的在建电站项目约400MW,项目储备规模超过3GW,预计总投资金额49.09亿元,已投资8.9亿元,尚需投资40亿元。此外,在2016年9月,通威股份公告称,拟投资30亿建现代生态湿地园区项目,包括相关配套产业及新能源光伏产业项目。

简单计算,通威股份2016年9月以来的投资计划达到400亿元之巨,以最长投资周期5年计算,每年投资额达80亿元。

“一年80亿,对我们以前做的农业来说是非常多了,但对光伏就不算什么了。”11月14日,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11月14日,新京报记者来到上述今年1月宣布的年产4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其位于成都市双流机场西部十公里处。按照计划,其分二期三期实施(一期1GW项目已投产,二期预计2017年投产),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期确已投产。据介绍,二期的员工人数比一期的七八百人少了很多,只有三四百人。

在上述项目的马路另一侧,坐落着今年11月通威股份宣布的10GW项目地址,目前是一片荒地,一些工人正在清理现场。

在大规模投资计划之时,通威股份股价近期大涨,截至11月17日报13.03元,比8月底上涨了接近一倍,最新市值505.9亿元。

卖资产+求融资,一年募资近百亿

巨额项目已经宣布,通威股份的钱够用吗?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通威股份货币资金为19.3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6.6亿元,距离在手项目投资额较大。

通威股份11月7日表示,项目建设规模为20GW,涉及投资金额较大,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公司将统筹资金安排,合理确定资金来源、支付方式等,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那么,通威股份都从哪里寻求资金呢?

就在宣布120亿投资的同日,通威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

2016年,通威股份在两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时均配套募资,6月和12月分别募集配套资金20.00亿元和30.00亿元。
新京报记者梳理配套募资报告书时看到,向通威股份提供资金的有基金等各类机构。

“有的是财务投资,有的是半财务半战略投资”,严虎表示,他们都是看好行业,看好企业,都会持有一到两年。

当问及如何筹资时,严虎对新京报记者称,在利润方面,预计公司今年可获得20亿元利润,明年30亿元,后年50亿元,再加上折旧的现金流就是120亿。在这基础之上,公司可以发债,现在公司负债率只有40%左右,可转债公司债可以发50亿元,中票50亿元,短融、超短融也可以发。

此外,通威也通过处置房地产业务回收资金。

今年8月,通威股份公告称,拟以竞价的方式出售通威实业98%的股权,预计出售该部分股权获得的总收益约8亿元。通威实业为通威股份旗下房地产业务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通威股份目前持有通威置业15.43%股权。据官网显示,通威置业为通威国际中心项目的发展商。该写字楼位于成都高新区CBD核心地段,被称为成都最贵的写字楼,大部分对外出租。

通威股份今年8月表示,本次资产处置事项完成后,公司将及时注销房地产开发等类似业务。就注销事宜进展,通威股份在回复新京报记者时表示,“8月22日披露的资产处置,并开始进行房地产开发,一般正常开发年限为2-3年,目前尚在进行中。”

除了借助外部资金,通威股份也向母公司寻求借款。

2017年4月,通威股份公告称,拟在2017年向通威集团申请月末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循环性流动资金借款。
同时,通威集团也将手中持有的通威股份进行高比例质押。据公告,截至2017年10月20日,通威集团共质押179100万股,合计占通威股份总股本的46.13%,占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87.95%。

通威股份“发源地”已停产

通威股份创立于1995年,2004年上市,控制人为四川富豪刘汉元。从公司发展脉络看,到2016年以前,饲料一直是其核心主业。据通威股份公告,通威牌水产饲料是公司的核心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约为12%-15%,通威牌水产饲料连续二十五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向来利润微薄的饲料行业普遍低迷,通威股份也承受压力。截至2016年末,通威股份拥有年产1148.21万吨的饲料能力,2016年实现饲料产量仅401.62万吨,产能利用率仅34.98%。

对于如此低的产能利用率,严虎认为,行业存在高度季节性周期,夏天时可能供不应求,冬季可能完全不生产。那么,通威股份是否计划处置上述闲置产能呢?严虎对此予以否认,但他表示,现在主要是优化掉禽料,“因为不赚钱,就砍掉、不做这个料种了。”

11月16日,新京报记者来到通威的发源地,即现在位于眉山市中心的通威饲料基地,厂区内已无生产迹象。附近居民称,一到下雨天,通威饲料厂附近的街道、小区就被异味覆盖,闻了很恶心。一位通威员工表示,这里是通威的发源地,不过现在已停产好几个月,公司在城南二十公里外建了一个新厂,规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

随着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提高,国内饲料企业普遍面临停产或搬迁的压力,在饲料厂搬迁浪潮中,通威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据南宁市环保局2016年8月公布消息,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督察以来,南宁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多次被群众举报存在噪声和异味污染问题,信访投诉不断。2016年7月,良庆区环保局约见公司主要负责人,对该公司恶臭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进行立案。7月28日,良庆区环保局向通威公司下达《停产整治事先告知书》。其后,该公司停产。
“绍兴、南宁这几个地方的通威饲料厂都是很赚钱的,现在因为环保、规划的原因需要搬迁。”严虎说。

一直到2015年,通威股份的营业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饲料等农牧业务。2016年,一向低调而较少跨界的通威股份的业务发生转变。

2015年7月,通威股份发布重组方案,斥资以大约20亿元价格收购多晶硅企业永祥股份等公司。2016年1月,通威股份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核准重组的批复公告。

11月15日,新京报记者来到永祥股份,其位于乐山市南部二十余公里外的五通桥区,厂区东临岷江、西邻因公司而得名的永祥路,南北绵延长达两公里多,自北向南依次坐落着永祥股份及其旗下的乐山永祥硅业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以及永祥水泥厂等。

在永祥路上,为永祥运输物品的大货车排成几百米等待过磅的车队,多为四川本地车牌号。一位司机告诉记者,他来自都江堰,给永祥运送电石,没两天就要来一次。

在完成收购永祥股份的短短几天后,通威股份宣布因筹划资产收购而停牌。2016年4月,通威股份发布了重组方案,拟计划以49.84亿元价格收购合肥通威全部股权。据记者自员工处了解到,合肥通威前身是光伏巨头旗下的合肥赛维公司,其后被通威集团收购,现拥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随着两次资本运作完成,2016年,通威股份营业收入208.84亿元,其中饲料业务、多晶硅及化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收入分别为138.06亿元、20.63亿元和37.65亿元,分别占比66.11%、9.88%以及18.03%。

“2016年,公司逐步完成对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光伏新能源产业的资产重组,实现向农牧业及新能源双主业的业务结构转型”,通威股份称。

子公司巨额投资被剥离,通威集团接盘

对于通威股份而言,去年装入的永祥股份并不陌生。

早在2008年2月,通威股份就以1.91亿元收购永祥股份50%股份,成为永祥股份第一大股东,永祥股份的业务成为上市公司第二主业。

不过在两年之后的2010年2月,通威股份就将其持有永祥股份50%股权转让给通威集团,作价2.48亿元。这距通威股份买下永祥股份刚好两年时间,距离永祥股份再次并入通威股份有三年时间。

通威股份称:“国内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且持续低迷,永祥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永祥股份发展前景不明确。”

在剥离和重新装入上市体系的几年间,永祥股份实施了两项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综合当地媒体报道,2010年7月,位于四川犍为、总投资40亿元的乐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6000吨多晶硅项目奠基。2011年10月,位于新疆阜康市的新疆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产业一体化项目启动,项目规划总用地9000亩,总投资26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00亿元,这也是除了2017年以外通威仅有的大规模投资,区别在于2011年由通威集团投资,2017年由通威集团下属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实施。

11月16日,一位永祥股份老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些年永祥的不少投资都没了结果,像犍为6000吨多晶硅项目、新疆永祥260亿元的项目都是没有建好就已经停止建设,没有开展下去。

新京报记者11月17日致电乐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和新疆永祥工商资料所留电话,前者电话显示为空号,后者向新京报记者确认,上述260亿投资项目已经停止建设。

就两项目进展问题,新京报记者向通威方面所发邮件未获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在新疆260亿项目被指停建的同时,通威的竞争对手在今年也宣布了在新疆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今年4月,协鑫旗下保利协鑫宣布在新疆生产规模达6万吨之多晶硅厂房项目,总投资57亿元,将成为全球最大多晶项目。

11月17日,新京报记者在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官网上看到,乐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和新疆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均被列为其成员企业。然而,记者查阅工商资料看到,这两大合计承担300亿投资项目的公司现在均属于股东信息发生变更,当前由通威集团100%持股,这意味着在通威集团将光伏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体系的过程中,这两大项目没有被纳入。

同样被剥离出的还有乐山永祥硅业有限公司(简称永祥硅业)。

11月14日,新京报记者来到紧邻永祥股份的永祥硅业看到,公司已经停产,显赫位置写着“化工设备拆除施工,未经允许禁止入内”的标语。一位现场员工称,这里正在拆除,可能要建停车场。

■对话

通威股份副董事长:实际投资没有那么多

11月14日,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在谈及通威股份近期大规模的光伏投资计划时,严虎表示,大规模投资的原因是因为终端发电大幅增加,多晶硅完全供不应求。此外,受政府指标的影响,实际投资并没有事先所说的规模那么大。

新京报:今年是公司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年份吗?

严虎:是的。

新京报:这种投资算不算激进?

严虎:这是有计划的推进,涉及到电站的话实际上投资不了那么多钱,涉及到光伏指标,地方政府都希望投资规模更大,而作为上市公司只要金额较大就必须披露,实际投资并不一定会这么大。如果没有指标下来,实际投资是没法落实的。

新京报:什么指标?

严虎:对于光伏大型地面电站,国家能源局会下发发电指标分到各地,没有指标,发的电就上不了网。

新京报:从公告来看,乐山包头两个项目各5万吨,合计160亿,电池片是120亿,加上1月的一次公告50亿和宁夏项目30亿,合计400个亿。以最长周期5年计算,每年80亿,这种投资多吗?

严虎:一年80亿,对我们以前做的农业来说是非常多了,但对光伏就不算什么了。

新京报: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投资?

严虎:主要是终端发电大幅增加,多晶硅完全供不应求。

新京报:不担心产能过剩重新出现吗?之前很多企业都因为这个倒下了。

严虎:十年前说多晶硅产能过剩是个误判,当时建成产能或拟建设产能是过剩了,但真正有效的产能严重不足,十年前60%进口,现在仍然有40%进口。

新京报:在通威之前,上一个大规模投资的是汉能,2014年宣布了一系列350亿的投资计划,但后续进展并不乐观。

严虎:光伏行业在过去十年,技术依靠国外,研发投资很大,成本也很高,技术路线也在探索之中,这种情况下的大额投资是非常危险的。现在不一样,技术、设备、工艺都很成熟,国内都已掌握。过去1千瓦投资需要四五万,现在只需要四五千,投资成本相当于1/10。

新京报:那为什么只有你们在大规模投资?别人不投资?

严虎:因为我的多晶硅成本是全球最低,我们现有产能的全成本是每吨六万二,而多晶硅近期市场价格是15万。我们乐山、包头两项目建成后,平均下来的全成本不超过5万。目前国外所有的厂都是8到10万,国内协鑫也是。这种情况下,我不扩产谁扩产?

新京报:你们的多晶硅项目投资回报期是多长时间?

严虎:按9万均价测算,两个5万吨新项目投资三年半就收回来了。按现在15万的价格,一年就收回了,什么风险都没有。

新京报:电池片呢?

严虎:稍微长点,五年左右。你说冒进吗?不冒进。

标签:通威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