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社交虽干不过微信,但做小程序绝对比微信更适合!
导读:支付宝一直都很“觊觎”微信那独霸天下的社交业务,想要分一碗羹,因此也一直在尝试做社交。
支付宝一直都很“觊觎”微信那独霸天下的社交业务,想要分一碗羹,因此也一直在尝试做社交。但一款安全支付软件做起了社交,用户多少都会对其安全性产生质疑: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巨头,用户粘性强,争夺用户这根骨头实在难啃;而支付宝的朋友动态、阅后即焚、小视频、个人名片等社交功能走得太快,用户跟不上服务供给,因而此次移动支付切社交的试水并不是很顺利。
今年 3 月,蚂蚁金服召集了全球所有业务线负责人及核心管理层,召开了集团层面的战略会,最终确定“不做社交”。虽然“不做社交”并不是抛弃已有的社交应用,而是不再刻意发力社交,但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支付宝大概真的不适合做社交。
社交业务就这么草草收场了,但支付宝却瞄准了下一个业务——小程序。
如果不是一则类似于“抄作业把名字也抄上了”的新闻横空出世,大概还没有这么多人瞬间关注到支付宝的小程序。就在前不久,“支付宝小程序抄袭微信文档”的消息,经由科技行业KOL冯大辉传播后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并被部分媒体大肆渲染成了“冯大辉说支付宝的代码是抄微信的”,整得冯大辉赶紧发微博澄清——“示例文档”和“代码”完全是两码事。
假如真的是抄袭了代码,那事情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两家公司都是互联网巨头,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代码都不可能轻易泄露出去,更何况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代码的书写方式。
微信小程序面临的问题
虽然是微信首发了小程序,从今年1月9号开始做到现在着实“用力过猛”,但依然避免不了用户迅速对小程序意兴阑珊:
首先,微信做小程序并没有统一的入口,尽管用户使用之后,小程序会驻留在用户的“小程序”栏目内,但下一次要再想让用户从那么深的入口捡出小程序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次,小程序毕竟依附于微信,只能保留最精简的功能,太复杂的程序就没法良好运行,与独立APP差得不是一丁半点。
所以对于微信而言,小程序到底是不是鸡肋还有待商议。
支付宝为何坚持入局小程序?
支付宝从去年9月就开始在内测小程序,未必就是对标微信,因为小程序是一个通用名词,淘宝可以做小程序,今日头条也可以做小程序,这都是为自己的商户服务,是一项基础功能。支付宝原本是建立了一个二三十人的虚拟团队把技术性的东西进行开放性的产品化,内测时也就只有60多家合作伙伴,但“抄袭微信文档”之事一出,蚂蚁金服旗下微信公众账号“蚂蚁开放日”终于大方宣布——欢迎参加支付宝小程序公测 。公测阶段主要开放了六大行业:航旅交通、商业及生活服务、生活百货、网络虚拟服务、专业服务和专业销售。
为什么支付宝更适合做小程序?
主要还是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来开放技术能力,让技术门槛降下来,提供标准组件,方便更多的合作伙伴入驻,这样商家的服务能更短距离地触达用户,而且也让支付宝更加平台化,更有粘性,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再者,其实小程序模式一直存在于支付宝App,滴滴出行、天猫超市、火车票机票、爱彼迎这些都是小程序接口。支付宝将小程序视为蚂蚁金服服务于商业生态的配套技术的一环,其实是比微信更符合自身定位的。
据相关人士透露,支付宝在战略定位上的发展并不取决于小程序的成败,但作为微信发展的下一步棋,小程序的影响可能更大些。最后借用一句网友评论:“微信做社交没问题,但只要碰商业化,就有人骂。支付宝做社交被用户骂,但做商业化没有人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