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如何接班影响民营经济:部分不愿重复父辈艰辛
导读:归国以后,很多“富二代”都选择了资本运作,选择了“创一代”留下的财富,而不是“创一代”留下的事业。在他们看来,创业是父辈们的事,事业是社会的事,财富和金钱才是他们的事。
归国以后,很多“富二代”都选择了资本运作,选择了“创一代”留下的财富,而不是“创一代”留下的事业。在他们看来,创业是父辈们的事,事业是社会的事,财富和金钱才是他们的事。
如果说“创一代”从白手起家到构建起目前的财富大厦,是一段极其艰辛和复杂过程的话,那么,能否顺利交班“富二代”,则比创业还要难。交接不好,就有可能使所有的付出都化为乌有。要知道,在现实中,“富二代”在瞬间耗尽“创一代”全部财富的案例并不少见,从而成为“创一代”永远抹不去的伤痛。
眼下,一些国内十分知名的“创一代”,就正面临着接班的难题,面临着企业能否生存下去、事业能否坚持下去的考验。如娃哈哈的宗庆后、新希望(7.580, -0.02, -0.26%)的刘永好等,都在不惜一切代价培养接班人,给接班人创造条件,让接班人能够尽快上手。除了已经确定的接班方案,他们还没有更多选择。能够跳出家庭和家族概念的企业家并不多,按照目前的企业管理体制,选择外人,对多数“创一代”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也是做不到的。
尽管“创一代”们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给了“富二代”们最好的条件、最优的选择,但是,能够让“创一代”放心地将企业管理权交给“富二代”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企业还在摸索和犹豫之中。单从知识面来看,多数“富二代”已经完全具备接班的水平。但是,从驾驭企业的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吃苦耐劳和创业精神等方面看,能够达到“创一代”要求的,凤毛麟角。更有一些“富二代”,压根儿就不愿接班,而更愿忙自己的爱好。相关调查显示,将近半数的“富二代”是不愿意接班的,或者不愿再走父辈的老路。
一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富二代”,眼睛看到的都是资本条件下的财富快速形成,而不是父辈们的逐步积累,看到的是资本凶残的牙齿,而不是父辈们沧桑的脸。他们承认父辈们的伟大,但不愿重复父辈们的艰辛。于是,归国以后,很多“富二代”都选择了资本运作,选择了“创一代”留下的财富,而不是“创一代”留下的事业。在他们看来,创业是父辈们的事,事业是社会的事,财富和金钱才是他们的事。
而资本这座“金矿”,也不是人人可以开采的,不是所有的开采者都能挖到金子,能够通过“金矿”发财的。如海鑫钢铁的“富二代”李兆会,就没有接过父辈的实业,而一心去玩自己的资本,结果,资本没有玩好,实业也丢掉。类似问题,在许多“富二代”身上都存在,也成了“创一代”的心病。
退一步讲,就算“富二代”愿意继承“创一代”的事业,就算他们有很高的学业背景,但是,由于没有“创一代”的经历和经验,没有财富逐步积累的感受,真正做起来,也是举步维艰。
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一代”,都到了必须交班的年龄。而民企的交班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兴亡,也关系到民营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富二代”不能接好班,民企就不会出现空心化问题,进而影响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