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感已造成307人死亡 人数超SARS
导读:由今年5月5日至8月2日期间,香港流感死亡人数升至307人,在总死亡人数上超过香港SARS时期
(驻香港记者 姜博文)
香港于5月中进入了夏季流感期,而流感活跃程度在近周维持在高水平,整体死亡人数已追上香港2003年SARS爆发时水平。香港卫生署公布,由5月5日截至8月2日,入住公立医院、经化验确诊为流感的人数共14713人,共450宗严重流感个案,死亡人数307人,死亡比率为2.1%。
在450宗严重流感个案中,录得19宗儿童(年龄小于18岁)流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个案,包括3宗死亡个案。
卫生署防护中心发言人在近日表示,“香港季节性流感活跃程度维持在高水平,预期未来数星期仍然活跃。”
据香港卫生署7月中公布的数据,流感爆发个案主要集中于养老院,占比为52%,其次是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占比为22.8%。
据香港卫生署出版的网上周刊《传染病直击》报道,今年的香港夏季流感爆发时间由往年的7到9月提前至5月,截至7月15日的过去一周,流感的阳性检测率达到最高峰40.86%,超过了自2015年冬季38.71%的最高值。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名誉助理教授龙振邦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霍英东基金(传染病学)教授袁国勇曾分析此次病毒高峰期的形成原因:“2016/17年H3N2甲型流感有一个小的抗原变异(N121K),此变异有可能使过去两年所用的流感疫苗失效。香港的H3N2甲型流感毒株也出现了N121K变异(编者注:毒株变异为抗原表位发生突变),从2016年7月到2017年3月,约20%的H3N2毒株出现N121K变异,而2017年5月,多于35%的H3N2毒株出现N121K变异。此变异可能为今夏流感高峰的一个原因。”此外,他们表示也与不同人群抵抗力下降、环境及卫生习惯有关。
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香港,流感一般于1至3月和7、8月较为流行。上一次的流感高峰发生于2014年尾至2015年初。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大流行在过去每隔约 10 – 50 年出现一次。而大流行的时间无法预测。流感大流行通常伴随较多感染个案及较严重的病情,引致较高死亡率,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香港在2003年2月至6月期间曾爆发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非典型肺炎),据财新记者向卫生署查询,SARS期间香港共确认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SARS的死亡率高达17%,是香港近些年最严重的疫情。
近期香港主要流行的病毒为甲型H3N2流感。已知的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流感病毒可依据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及神经胺酸酶(neuraminidase,即N)两种抗原类型,再细分为不同亚型。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有时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流感病毒主要透过由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亦可透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目前较为防范方式是疫苗接种。
值得庆幸的是,流感活跃程度在过去一星期略有下降。据香港卫生署统计,在7月23日至29日的一周内,香港定点普通科诊所呈报的流感样病例平均宗数为10宗(每千个诊症计算),低于前一周的12.2宗。定点私家医生呈报的流感样病例平均宗数为72.4宗(每千个诊症计算),低于前一周的76.4宗。
香港卫生署表示,在2017/18流感季节,会继续为6个月至未满12岁儿童,65岁或以上长者,孕妇,智障人士及领取伤残津贴人士提供资助接种流感疫苗。
近期流感令香港公立医院急缺人手、应接不暇,香港政府呼吁私家医生到公立医院兼职协助,截至7月28日,至少有24名私家医生表示愿意在夏季流感高峰期下前往公立医院兼职,纾缓人手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