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京沪深广位居前四
导读: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部门测算,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总指数前十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一线城市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部门测算,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总指数前十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一线城市具有绝对优势。
北上深是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在国内主要城市GDP相继突破万亿的前提下,哪些因素影响城市金融竞争力?哪些城市正在崛起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城市?
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等部门测算,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总指数前十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一线城市具有绝对优势。
上述报告选取各类级别城市共25个,根据50多项三级指标,6大二级指标,测算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数。数据来源于央行、wind、国家统计局城市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等。
测算发现,北京、上海是国内重要的金融中心,其他新兴城市如广州、深圳、天津、西安、重庆、宁波、厦门、南京等也各有特色。不难发现,经济实力是影响城市金融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同时国家政策支持是关键因素。而提升城市金融竞争力,可以促使各类金融资源要素向一个地区不断积聚,进而增强城市金融竞争力。
京沪深处于绝对优势
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宏观指标、金融机构实力指标、融资能力指标、金融绩效指标、软环境指标、监管机构和交易所指标等六类二级指标,分别按照一定权重测算。
从测算结果看,北京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广州、南京、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杭州,分别为第四到第十名。第十一名和第十四名分别是武汉、郑州、厦门、长沙。其中除了前三名以外,其他城市得分差距不是很大,这表明,其他城市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各有特色。
金融竞争力指数得分靠前的是一线城市。比如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注册所在地,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和调控机构的所在地,金融竞争力位于全国第一。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深圳虽然不是直辖市,但是作为计划单列市,且拥有深圳证券交易所,所以尽管深圳经济总量不如广州,但是金融竞争力还是比广州强。
广州金融竞争力超过直辖市天津和重庆,这表明广州本身仍是华南重要的金融中心。
宏观指数:上海第一,北京第二
2016年城市金融竞争力宏观指数,设定投资和使用外资额、GDP、社会消费品消费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指标进行测算。
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宏观指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原因在于上海GDP总量、进出口额、财政收入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这反映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北、上、深的宏观指数处于绝对的优势。天津、广州、青岛位列其后。
金融机构实力指数:北京第一
金融机构实力指数,采用金融机构注册规模、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从业人员、证券交易量、融资额、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存款额6个指标,均采用规模数据。
从融资额、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指数来看,都出现北京一地独大的情况,这与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大多在北京有关。另外世界500强的央企注册地大部分都在北京,其融资和存款规模全国第一也不难理解。
如果测算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从业人数、证券交易量,也是京、沪、深三地比重大。比如在从业人员和金融业增加值来看,很多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只有京沪的1/10左右。
上海在金融机构实力方面与北京有差距,但是部分指标突出,比如2015年金融机构存款增加额已经超过了北京。
也有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快速赶上,比如重庆的金融业从业人数、金融业增加值都比较高。这表明重庆的金融业发展在部分指标上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另外重庆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410亿元,与广州的1628亿元比较接近,成都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也到了1254亿元。
融资能力指数:北京第一上海第二
融资能力下设银行融资额、债券发债额、证券市场融资额三个指标。
测算结果是,北京的融资能力指数为全国第一。上海和深圳的融资能力分别为第二第三名。广州、天津、南京为第四名到第六名。北京融资能力最强,与全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注册在北京有关。另外北京央企多,发债额度大,这都使得北京融资能力占据优势。
上海也有优势,比如2015年上海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超过了北京,达到5000多亿元,为全国第一。其证券市场融资额也和北京基本相当。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城市而言,除了深圳以外,其他城市与京沪差距较大。
金融绩效指数前三京沪深
金融绩效指数下设八大指标, 包括: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存款增加额占GDP比重,贷款增加额占GDP比重,融资额占GDP比重,人均保险费收入、证券交易量占GDP比重,以及直接融资额占全部融资额比重。
测算结果为北京值最高,得分为0.8,上海为0.7,深圳第三,金融绩效指数为0.68。西安、南京、成都、厦门表现良好,在0.5左右。其中西安表现突出,位居全国第四。
北京的金融绩效指数最高,仍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定位有关。主要原因是,北京央企多,融资额总量几乎是上海的三倍。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比重看,上海和深圳比重最大。京沪深,以及南京、成都、西安、天津、重庆、郑州的金融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为20%左右,这些城市的金融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动力。
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看,京沪深,以及南京、成都、西安、厦门表现良好,比重都在10%以上。
直接融资额占全部融资额比重较高的有北京、大连、乌鲁木齐、上海、厦门、福州、重庆、南京、杭州。大连和乌鲁木齐的直接融资比重高,分别占六成、五成以上,指数位居全国第二、第三,与债券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高有关。
另外,从软环境指数来看,长沙金融软环境指数最高。东莞、广州、宁波、重庆、福州、青岛、合肥、武汉、乌鲁木齐等位居第二到第十。
从机构和交易所指数来看,北京得分最高,上海第二。深圳和大连分别位居第四。其余的城市中,苏州、东莞和温州因为只是地级城市,得分比较低。
本报告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21 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出品,支持单位城发基金。
课题组负责人:陈晨星、耿雁冰, 课题学术指导:黄朗辉、张新泽
课题组成员:定军、杨志锦、黄斌,叶静,宇航、郑晓彬、王源(编辑 耿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