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将进淘汰赛:原则上宽进严出 投资额度不设限
导读:“目前针对资质数量,国家政策并没有设定上限,到底还有多少家企业准备申请资质,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透露。”
“目前针对资质数量,国家政策并没有设定上限,到底还有多少家企业准备申请资质,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透露。”
3月1日,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获批,不仅成为第十一家获得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而且消除了此前仅发放十个资质的传言。
有业内人士猜测,如国家发改委继续按照此节奏批准资质,今年资质获批企业总数有望超过去年,并很可能突破20家。
3月3日,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针对资质数量,国家政策并没有设定上限,到底还有多少家企业准备申请资质,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透露。”
自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政府内部称为“27号文”)以来,资质申请成为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的一道门槛,其中不仅包括传统汽车生产车企,互联网造车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也参与其中。
在资质申请“风口”上,有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申请资质企业超过30家,但目前通过企业远未达到该数目,其中有正在准备送审,也有企业资质申请未通过的。
王秉刚表示,“现在看来没有整车制造经验企业申请资质越来越多,需要警惕的是,新进企业不应盲目申请资质,毕竟汽车行业对资金等各方面要求比较高,对自身能力和市场应有充分的认识。”
从目前已经获得资质的11家企业可以看出,评审委员会专家和审批部门态度比较谨慎,主要表现是已通过的企业中,具有传统车企背景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至今仍未有一家互联网造车公司通过审核。
原则是“宽进严出”
去年3月份,北汽新能源获得第一张资质,时隔两月之后,第二张资质发放,之后资质发放停滞。就在外界认为国家发改委有意收紧资质发放时,去年年底到今年,相继有9家获批。
未来究竟会有多少家企业获批目前尚未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发改委对资质发放态度是“宽进严出”,企业只要严格按照“27号文”去做,获取资质可能性就很大。“‘27号文’管理性的规定需要申请资质的企业严格遵守,目前来看国家审批部门对资质发放态度比较宽松,鼓励企业进入该领域。”王秉刚说。
事实上,该规定属于对我国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修订,是汽车产业政策从“严格准入”到“宽进严出”的一次过渡。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其目的之一在于目前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域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希望更多企业进来形成“百家争鸣”,有助于产品品质提升和产业规模扩大。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会放宽宏观调控。首先虽然该规定对投资主体资格进行了适当放松,不再要求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但对投资主体的能力进行了细致要求。同时,资质期限也有相应规定,有效期为3年,对不能保持生产准入相关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会撤销资质。
王秉刚说:“在资质申请之后,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并非所有获取资质企业一定会成功。特别是新创企业,距离产品正式投产还有1到2年的时间。”
投资额度未严格限制
资金实力作为较为直观的评审标准,也成为资质评审专家和主管部门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在11家已获得资质企业中,投资金额在20亿元以上企业占一半以上,并且主要集中在没有整车制造经验的企业。
而北京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和福汽旗下的云度汽车投资额在10亿到20亿元之间。资质评审专家和审批部门对此前有相关整车经验的企业的投资额要求不高,而对于完全没有整车经验的企业,在资金要求上趋于严格。
但这种界限划分并非绝对,如长江EV和知豆汽车投资金额在10亿元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知豆汽车在去年第四季度已将车辆进行送审,在2016年12月的环评报告中计划投资4.8亿元,产能4万辆,但最终审批通过的是8.8亿元。
事实上,除去投资金额以及规模等基本要求,企业结构搭建、土地资源、建厂条件等和规模生产能力相关的条件,也是电动车生产资质考核的指标。
其中,江苏奥新新能源有限公司申请资质失败,也为申请资质中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对于一家没有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经验的企业,该公司投资额约为9亿元,远低于20亿元左右的基准线,年产量为2万辆,除了投资和产能未达到要求外,该企业“负面信息”较多,导致评审专家组对江苏奥新新能源的能力产生质疑。
王秉刚表示:“申请项目后,国家对企业产能并没有限制,主要看企业产品在市场是否会取得很好的销量,从目前已获取资质企业来看,共同特点是产品和研发已经准备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