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股权激励受限:增发通道等制度待完善
导读: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相关制度的特点:无激励股特殊增发通道、合格投资者要求、无激励权益登记机制,对于挂牌企业设计及顺利实施股权激励造成了负面影响。
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相关制度的特点:无激励股特殊增发通道、合格投资者要求、无激励权益登记机制,对于挂牌企业设计及顺利实施股权激励造成了负面影响。
2017年6月8日,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荣正咨询”)发布《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17)》。
本次报告以2017年4月30日以前公开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以及2017年1月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共计3032家为研究样本,揭晓了2016年上市公司高管身价排行榜,并对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状况进行梳理分析。
此外,本次发布会首次公布了2016年新三板股权激励市场情况,报告以2017年4月30日以前公开披露年报的350家新三板公司368个方案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新三板股权激励市场的概况、新三板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以及新三板股权激励方案的执行情况。
A股股权激励日益常态化
据新三板在线了解,自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创业板开板、IPO停摆与重启、“股灾”等重大事件,直到2016年8月13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十一年来,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逐步从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成为当前被广大投资者所熟知的约束与激励并重的“金手铐”。
从时间角度来看,近十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2011-2016年;而从工具选择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偏向于选择限制性股票工具,2012年以来选择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公司居多;从分布情况来看,近十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的中小板与创业板企业。
近十年来,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现了从新生到相对常态化,从初步试水到顶峰期(2011-2016年)的飞跃。股权激励常态化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和上市公司治理日益完善的标志,未来股权激励或将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激励文化、进行市值管理以及吸引和保留人才的法宝。
新三板股权激励待完善
挂牌企业从2015年底的5129家增加到2016年年底的10163家。2016年以来,新三板市场规模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这一年中,实施券商执业质量评价、挂牌企业分层方案落地、募集资金监管加严等市场各方面政策的完善,也成为2016年新三板的主题。而同样新三板的股权激励也在经过近2年的发展后,正处于完善的过程。
不过,新三板在线统计,2015年新三板股权激励企业只有143家,2016年增加到350家,而2017年1月-5月,却有201家披露了股权激励方案,同比增长65%。
算起来,从2015年至今,新三板市场上股权激励公司累计才550多家。
也就是说,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虽然新三板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企业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相对于新三板11283家挂牌公司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
新三板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比例如此低的原因,荣正咨询高级合伙人桂阳在6月8日的中国企业家价值论坛上表示,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相关制度的特点:无激励股特殊增发通道、合格投资者要求、无激励权益登记机制,对于挂牌企业设计及顺利实施股权激励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在挂牌企业实际增发激励股的过程中,并不像A股那样有专门的增发通道,企业需要借助券商的通道予以实施,给股权激励制造了额外的成本。”桂阳进一步表示。
比如,新三板对合格投资者的高门槛要求,又为员工购买二级市场上的老股构成了不小障碍。区别于A股的是,新三板公司员工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权,无法在中登公司进行登记,也就在无形中丧失了第三方机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