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科创版 > 正文

新三板四年:“双创”之书中的资本语法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 2017-01-16 15:49:14 编辑:诚富

导读: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的广州大学城里,陈第和他的团队在有米科技大厦迎来了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晨。时间如白驹过隙,陈第领衔的“85后”团队已经在创业之路上勤恳耕耘了7年。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的广州大学城里,陈第和他的团队在有米科技大厦迎来了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早晨。时间如白驹过隙,陈第领衔的“85后”团队已经在创业之路上勤恳耕耘了7年。

七年前,有米科技在广州大学城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诞生,“有米”取直译“有饭吃”——手握技术的年轻人看准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浪潮,坚信此处“有米”。2015年11月,有米科技登陆新三板,1个月后完成2.5亿元融资。截至目前,这家员工平均年龄仅24岁的年轻公司已经拥有15.25亿元总市值,去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4%。

陈第和他的20平方米办公室不禁让人联想到大洋彼岸那些在车库中开启创业大门的高科技企业,78岁的惠普、41岁的苹果,23岁的亚马逊、19岁的谷歌……

“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将这个问题抛向全世界年轻人的同时,也将一个“创新改变未来、创业创造财富”的梦想抛向了他们。如今,在我国“双创”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和资本市场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陈第”们跨上梦想之马。

有米科技员工迎来的这个普通工作日早晨,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四周岁生日。四年如白驹过隙,2013年的今天,全国股转系统正式揭牌,到今天,新三板挂牌公司已有10200余家,总市值接近4万亿元,全市场累计直接筹资超过2500亿元。

创新,是一个经济体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标尺;资本之手无形,却能有效提升创新、创业的速度和质量。在中国业已铺开的“双创”之书上,新三板四年,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资本的语法。

创新的力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过去20多年中,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一直面临着“倒金字塔”之困,作为经济创新活力代表的中小企业群体始终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一边是寻找股权投资标的社会资金,另一边是寻求资本支持的中小微企业,打破“倒金字塔”之困、贴合中小微企业需求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创业,就成为了新三板市场设立的初心。

2013年1月16日,全国股转系统在北京揭牌,一个制度、规则、理念与沪深交易所形成显著差别的全国证券交易场所就此设立。作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新三板在服务对象、投资者群体、挂牌及交易制度上与沪深交易所形成区别和互补;作为一个新的市场层次,它自设立之初就确定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的发展理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三板的自我发展创造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新三板速度”。

2013年6月,国务院确定新三板服务范围扩至全国;2014年1月,全国范围内266家企业集中挂牌,新三板公司数量首超创业板;2014年8月,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突破1000家,当月43家企业启动做市转让;2015年3月,三板成指、三板做市指数上线;2015年9月,优先股业务试点规则明确,当年12月,挂牌公司数量突破5000家;2016年6月,新三板正式启动分层管理,12月,挂牌公司数量突破1万家,私募做市试点名单公布。

创业者中流传着关于成败的“二八定律”,若在关键发展期不能跻身细分领域前列,就将被市场淘汰。过去4年里,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是否搭上了新三板这趟资本服务列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它们是否能够挤入拥有成功可能性的那百分之二十。

全国股转系统正式揭牌前不到一个月的2012年12月底,锐风行作为首家以影视为主营业务的文创类企业登陆新三板市场,打开借助资本之力发展的大门。

锐风行的发展与全国股转系统同步。2011年初创时,公司注册资金仅有50万元,挂牌后,锐风行进行了四次定向增发及并购重组。到去年上半年,锐风行总资产已达约1.5亿元,净资产1.04亿元,上半年营收2464万元。

“全国登记在册的影视文化传媒类公司有接近30万家,真正能把公司化经营这条路走好的恐怕100家都不到,我们是真正通过资本市场获了益的。”锐风行董事长张磊说。

锐风行并非特例。统计显示,全国股转系统运行四年来,共有近3800家公司累计融资超过5600次,融资覆盖面达到38%,累计直接筹集资金接近2530亿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新三板在支持“双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中小微企业占94.6%,民营企业占91%,高新技术企业占65%。从行业类型来看,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占比合计72%,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占比2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等新业态挂牌公司占比27%。

年报数据显示,近三年挂牌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实现较快增长,去年上半年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平均净利润分别增长18.39%和21.44%。2015年,挂牌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5.63%,较全社会研发强度高出3.53个百分点。

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较好地解决了制约社会资本进入的会计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公开等问题,实现了规范治理和良性发展。挂牌公司良好的业绩成长性,也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投入新三板市场。

截至2016年11月底,VC/PE持股的挂牌公司数量占比达到58.80%,所投资的企业突出体现了“两高一新”的特征。去年前11个月,VC通过新三板退出的项目共计1213个,占其全部退出项目的62.72%。

整合的力量:行业机遇与资本共振

新三板四年发展,不仅通过“小额、快速、按需”为特点的融资机制,有效改善了“双创”企业的融资环境、引导募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帮助一批公司抓住战略机遇期,走过了转型发展和产业整合之路。

安达科技是其中一例。这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成立于1996年,起初只是贵州开阳县众多传统磷化工企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的机遇期内,安达科技不仅看准了技术革命的路径,也及时抓住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机遇。2014年6月,安达科技在新三板挂牌,随后实施三次定增,合计募资近3.9亿元,主要投资于磷酸铁、磷酸铁锂生产线扩建。去年9月末,公司又公布了一轮定增方案。

技术储备、行业风口与资本产生了良性共振,去年上半年安达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5亿元、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倍和10倍。“没有新三板,我们就无法抓住行业机遇迅速扩产,实现成功转型。”公司董秘李建国说。

安达科技在行业微观环境中的成功转型,是国家经济迎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一个缩影。在此过程中,以市场之手优化配置资源既是有效率的捷径,也是科学合理的通途。

新三板四年发展中,上下游产业整合及原有业务剥离重整成为一大趋势,不少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现了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也日趋活跃。

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共有487家新三板公司实施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537次,交易金额合计869.28亿元。

其中,有217次和179次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增强自身业务实力;43次为传统制造业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谋求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新三板挂牌公司多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中不乏在全球范围内技术领先的公司,有统计显示,挂牌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上市公司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已有200余家。

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上也出现了反向并购的案例。2015年下半年,和君商学通过协议受让股份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汇冠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开创了新三板收购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

变革的力量:“二次创业”瞄准提质增效

在与记者谈起公司创业团队的优势与劣势时,有米科技董事长陈第说,团队的优势在于年轻,劣势恐怕也在于年轻,优在活的思路和轻的负担,劣在尚需积累的经验和有限的社会资源。

新三板四年发展,或许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作为一个年轻的市场,新三板轻装上阵,创新是其发展中的重要经验与特色,作为新的资本市场层级,新三板无论在发展理念、规则设置,还是制度安排、监管体制方面都作出了区别于沪深交易所市场的突破和尝试。

也同样是这个年轻的市场,随着它规模体量爆发式扩张,其市场定位不够清晰、中介机构估值定价能力偏弱、投资者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

“新三板市场的基因与交易所市场大为不同,而面临的又是一个已经习惯了交易所市场思维的市场参与群体,要求市场以新眼光看待和期待新三板发展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业内专家说。

然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贴合中小微企业需求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服务创新创业,既是新三板的来路,也将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

近一阶段以来,全国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公开讲话中,多次谈到新三板市场的“二次创业”,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新三板市场需要对发展理念及制度安排进行再思考,实现从量的增长走向质的提升。去年11月份以来,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建设也已悄然提速。

“二次创业”中,新三板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独立市场的定位不会改变,围绕如何服务好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这一主题作出制度设计的原则不会改变。

接下来,围绕市场分层作出差异化制度安排;促进市场交易,完善现行交易方式;探讨市场准入、投资者管理等评价指标;推出QFII、RQFII等参与新三板的相关政策;研究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的产品设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值得市场期待。

新三板四年,仅仅是个开始。产业对接资本,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并无尽头,这个年轻的市场仍将大有作为。

标签:新三板 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