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并购 > 正文

宣亚收购映客疑云:举债收购规避借壳上市?

来源:乐视财讯 发布时间: 2017-09-05 09:01:43 编辑:诚富

导读:停牌4个月后,宣亚国际计划收购“映客”控股权的重组方案终于落地。

停牌4个月后,宣亚国际计划收购“映客”控股权的重组方案终于落地。

9月4日晚,宣亚国际的公告显示,拟作价28.9亿元收购蜜莱坞(映客直播)48.2%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宣亚国际将成为映客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根据交易价格估算,蜜莱坞经评估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60.59亿元。

去年9月,映客直播股东昆仑万维出售持有映客股份时,根据交易价格估算映客估值已达到了70亿元。

根据宣亚国际5月份停牌时公告的内容看,预计收购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低于50%的股权。根据公告,宣亚国际对映客股权收购交易将全部采取现金的方式。

彼时,也没透露交易的价格和规模,根据此前昆仑万维的估值计算宣亚收购映客将耗资35亿人民币。但从今日公布的价格来看,无论是估值、交易价格、交易规模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此次交易距离昆仑万维出售映客股份刚好一周年的时候,短短12个月,到底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估值不升反降原因为何?

宣亚国际从公告收购映客到正式公布交易细节工耗时近半年时间,而早去年9月正是直播最火的时候,映客的股东之一昆仑万维即在高位减持了映客股票套现。根据公告显示的信息,映客在此期间完成了多轮融资,昆仑万维股份被稀释到了13.23%,本次出售3%股份后,昆仑万维套现2.1亿元。

2016年年初,昆仑万维领投了映客 的 A+ 轮融资 ,金额为6800万元,增资完成后占股18%。

从投资到出售股份,映客的股价在短短半年周期内水涨船高,昆仑万维在高位套现了充分显示了其投资眼光。

只是,在之后的一年内,直播行业出现了过山车一样的表现,根据彼时昆仑万维公告显示,2015年全年,映客总收入为3,048.36万元,净利润为167.28万元(未经审计)。而到2016年映客的营收为43.37亿元,净利润为4.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700%;同时也支撑了映客的估值快速上涨。

进入2017年,从财报可知映客2017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0.35亿元,净利润为2.4亿元。2017年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即达到了2016年全年利润的一半,但是在公布交易价格的时候估值却下降了,这中间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谁才是交易的主角?

宣亚国际在2017年年初刚完成A股上市,同时在3个月之后,宣亚国际这家动态市盈率239倍、账上货币资金只有3.3亿元的公司,准备开展收购,收购标的为估值与其市值相当的映客母公司。

停牌之时宣亚国际的市值为72亿人民币,而在2016年9月昆仑万维出售映客股份时的估值已经达到了70亿人民币,虽然从最终公布的方案来看,映客的估值出现了下降,但是对于账上货币仅有3.3亿的宣亚国际而言,必须依靠举债或者增发的手段完成并购。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交易是否构成借壳上市呢?

今年曾轰动一时的,赵薇旗下的龙薇传媒拟用30.6亿元收购1.85亿股万家文化股份的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随即对此项收购进行了问询,要求说明本次收购自由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比例、自筹资金的对象、方式、成本以及计安排。信息显示,赵薇动用的自有资金只有6000万,另外30亿均来自借款。最后这项收购戛然而止,万好万家股价遭遇重创,股价受此影响下跌50%以上。

进入2017年以来,证监会对于借壳上市,举债高杠杆并购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一般而言,全现金收购无非通过股和债两种方式筹集资金,那么再融资首先是不太可能的。且不说是否可能被认定为借壳,根据监管问答:

1 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2 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对于映客和宣亚国际的交易,宣亚国际在公告中特别强调了非借壳上市的情况。

从构成借壳上市的两个条件来看,根据2016年映客的估值计算,收购双方估值相当,如果根据彼时的估值来报批很有可能无法通过证监会的审查。

在实际公布的交易估值和交易额来看,双方都在这上面进行了减少,估值从70亿下降到60亿,持股比例也从超50%变为48.2%,收购金额也从外界预估的35亿下降到28.9亿。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造成“借壳上市”的情况。

另外,在交易中双方也进行了特别的设计:

根据公告在交易前,宣亚国际控股股东为宣亚投资,宣亚投资持37.50%的股权,张秀兵、万丽莉夫妇合计持有宣亚投资100% 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张秀兵、万丽莉夫妇。

而在完成交易之后,控股股东仍为宣亚投资,宣亚投资仍持有本公司37.50%的股权,只是张秀兵、万丽莉夫妇合计持有宣亚投资 57.9921%的股权从原来100%下降了超4成,下降的部分即为映客股份出售方持有。宣亚国际和映客通过如此手段将是否“借壳上市”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来规避审查。

根据交易对方对宣亚国际四个股东增资或入伙协议的约定,交易对方将以现金的形式分别对宣亚投资、橙色动力、伟岸仲合和金凤银凰进行增资或入伙。

增资或入伙完成后,奉佑生、廖洁鸣和侯广凌合计持有宣亚投资42.0079%的股权,侯广凌、廖洁鸣和映客常青合计持有橙色动力42.0079%的出资比例。

映客远达、映客欢众合计持有伟岸仲合42.0079%的出资比例,映客常青和映客远达合计持有金凤银凰42.0079%的出资比例。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宣亚国际的实际控制股东并没有发生变更。从理论上借壳上市控股股东变更的实质条件变化并不成立,只是最终是否能过审还得证监会来拍板。

高价收购的业绩压力

公告显示,映客对于收购也做出了业绩承诺,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92亿元、5.75亿元、6.65亿元。

从上文财报的业绩营收增速来看,承诺实现的难度可能并不大,只是直播市场从2016年的狂热到下半年的迅速降温,对于映客的未来压力愈加明显。


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达3.44亿,占网民总体的47.1%。

iiMedia Research数据也显示,预计2017年用户规模将接近4亿,增长率将由2016年的60.6%下降至26.5%。可见,未来直播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增长,但逐渐进入到理性阶段。

有媒体报道,去年10月,一份映客直播商业化营销白皮书曝光,映客推出了三个量级的商务合作产品包:600万起价的王牌曝光套餐、1000万起价的内容营销套餐和2000万起价的社交营销套餐。

“没想到现在映客竟要开始卖广告!”有业内人士这样感叹。然而,这一广告销售最终的成绩,并没有对外公开。

另外,近日,陌陌发布最新财报,净营收达到3.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陌陌的净利润为7380万美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的2320万美元增长218%,但在高增长的财报发布当日,陌陌在美国的股价大幅下跌20%。

有市场人士认为,陌陌在重点突出同比数据增长的同时,却淡化了环比数据的净利润骤然下降。财报显示,二季度陌陌净利润环比下降超过18.6%。事实上,自2016年底整个直播行业进入冷静期后,陌陌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已经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净利润环比下滑。而这在市场人士看来,净利润环比下跌反映出来了直播整个市场的降温。

有直播行业趋势报告显示,直播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由2016年下半年的峰值203分钟,下降至2017年年初的182分钟。人均使用时长的减少直接反映了直播用户的活跃度的下降。

映客通过降低估值完成注入宣亚国际,可以看出直播市场降温的现象。一旦交易成功,未来的盈利压力或许会迫使映客改变过去激进的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