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中国人63%的财富是房产,一旦刺破不堪设想!
导读:具体来讲,中国统计资产价格只统计两种,一个是股票的价格,一个是房子的价格。就是我们国家所讲的资产价格主要是讲房价和股价,因此,抑制资产泡沫的意识是防止股价涨得太快,又要防止房价涨得太快。
2017年11月28日,博商会邀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做了题为《解读十九大:迎接新时代,抓住新机遇》的主旨演讲。
魏杰教授在三个小时内,选取十九大报告中提及的经济部分,并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最新经济动向及市场表现,着重解析十九大对建设现代经济体制中的现代金融和全方位开放的布局。
分享深入浅出,条分缕析,诙谐幽默,干货满满,精华观点比如:
十九大后,估计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不会松动,等不到明年5月份,绝大多数中小房产商就倒了;
警惕“繁荣中的危机”,中国个人负债率已达44%,增速很快,而国企负债率已经远超警戒线;
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错,但规则没有跟上,导致市场出现秩序混乱,我跑了70多家投资公司,预感它们都要出事;
2018年,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资金紧张的情况还会延续;
人类社会将进入第三次全球化,未来豪车、奢侈品在中国都不值钱!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口述整理而成,文章很长,但绝对值得一看。
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非常高兴和大家进行交流。
先讨论第一个现代金融。
一是继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这是现代金融里面的第一个内容。怎么改呢?五个内容:
4. 外汇体制改革。就是汇率的自由化和外汇买卖的自由化,我们就是两个自由要继续改,还没有完成改革。
5. 要放开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真实外部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再受控股20%的限制外资进入银行、信托、基金、期货等等,可以达到控股51%,就是可以绝对控股,而且绝对控股运作5年之后还可以取消上限,要全方位放开中国的金融,这项改革仍然持续进行。所以,现代金融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这五项改革将继续推进,这是现代金融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01
防范金融风险,第一件事是稳住房市
怎么防范金融风险呢?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从五个方面所引起,所以,我们提出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举措是五个:
首先是抑制资产泡沫。为什么要抑制资产泡沫?因为许多国家的金融资产爆发就是资产泡沫刺破引起,像日本90年代的金融风险就是这样引起的。所以,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抑制资产泡沫。什么叫资产泡沫?在座的诸位知道就是指资产价格涨得太快,资产价格涨得太快了叫资产泡沫。
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资本市场将是慢牛
我们国家把我们的价格分为三类,一类是消费类价格,消费类价格上涨太快就是通货膨胀。二是经济价格,三是资产价格。
具体来讲,中国统计资产价格只统计两种,一个是股票的价格,一个是房子的价格。就是我们国家所讲的资产价格主要是讲房价和股价,因此,抑制资产泡沫的意识是防止股价涨得太快,又要防止房价涨得太快。这一次提的抑制资产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房市。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股票价格基本上是慢牛,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资本市场是平稳上升的过程,我们是慢牛,价格涨太快可能性不大。为什么?三个原因:
一是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把监管作为第一要务,对于内部交易、买壳卖壳、资本大鳄的问题极为关注,现在大数据发展,证券部门随时可以发现任何一支股票的异常波动,哪个地方出现的波动都可以看到。在监管这么严格的情况下,股票价格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任何人这方面出现问题照样惩罚,无论是明星还是政治家都是一样。在这种条件下股价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场外配资非常的关注,资本市场之外的资金金融股市叫场外配资,这个非常关注。2015年的股灾就是场外配资引起,那次是银行配资。现在任何场外配资都被关注,不可能出现问题。像去年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我们国家这五六年来批了几十家保险公司,真正懂银行金融的人知道,办保险公司比办银行好,因为银行可以破产,保险公司不能破产,出了问题国家全包,因为涉及到保障的功能。
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证券监管部门思路很清楚,只要场外配资不进来就不能引发股资,所以,对场外配资盯得很紧。所以,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涨太快的股市不太可能,就是慢牛。还有IPO速度在加快,新股上市的速度很快,最快一个星期十家,一般是每个星期四家左右,这么多的新股上市,把股价拉很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IPO进行的条件下,几乎是慢牛。
这三个原因判断,未来的所谓资产泡沫不可能爆发在股市,股市基本是慢牛。这一次讲的泡沫是房市。房子涨得过快引发泡沫破灭引发金融风险,所以,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是房市。
中国人63%的财富表现为房产,一旦刺破不堪设想
在座对房市关注的就知道住房供比与刚性需求的关系,这是观察房地产最主要的数据,所谓刚性需求就是买了为了住,买了为了住就是刚性需求。要协调好住房供比刚性需求的关系,如果住房供比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就是泡沫形成甚至是刺破了。平均每家5套房了就是泡沫要破了,中央说了房子是用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能超过刚性的需求,一旦超过就会形成泡沫。
在现实当中经常有住房供给超过刚性的可能,这是房地产产业的特点。为什么呢?房子只要有居住功能就必须有另外两个属性,一个是金融属性,一个是投资属性。这两个属性一定会引发另外两个需求,一个是投资性需求,一个是投机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是买房不为了住,就是为了收房租了,投机性需求就是为了拉动房价的。一旦超过了刚性需求就会被刺破。日本就是供需而刺破的。
1985年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有钱不知道投资什么,银行就找有钱人说你们买房和买地,买了之后就抵押给银行,之后就放放贷70%之后投资,这种买房子不能为了住,不是刚性需求,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拉动住房供比一定会拉动刚性需求。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继续吹大,但是,现在也不能刺破,就是抑制。为什么呢?继续吹大现在很麻烦,现在吹大现在就很麻烦。现在是稳住别的产业发展,实现软着陆。
等不到明年5月份,大多数中小房产商就倒了
怎么抑制呢?现在推出来的办法是两个一个是中短期对策,一个是长效机制。中短期对策是两条,一个是严格约束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因为这种需求拉动住房供给一定会超过刚性需求,刚性需求不限制可以放开,但是严格限制投资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就是现在的限购和限贷,一线城市每家买两套,这是刚性需求,再买就是投机性需求了,要严格限购限贷。
十九大之后会不会松动?只能严格不能松动,害怕引发金融风险,所以,会继续持续限购限贷的政策。约束不是刚性需求,而是投资和投机的需求,很明显是极其严格,越来越严格!
1)约束开发商的行为
2)控制新房价格
新房价格每一次开盘价格都是政府决定,而政府没办法和开发商讨论让步了,这样就发现面粉的价格高于面包,你还盖吗。北京的地产商1平米卖7万才赚,政府批的只准卖5万。想卖给亲朋好友的话,亲朋好友没有住房指标,你还盖不盖子,大量的地产撤离北京,地王谁都没入市,谁入市谁赔,所以,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不能再继续盖下去,这样盖下去总有一天把泡沫盖出来。这是中短期对策。
3)推出长效机制
什么是长效机制呢?就是租售同权、调整一线城市的布局,北京推出了雄安新区,这是调整北京发展的空间布局,这种调整结果房价没办法再涨了,雄安新区的功能是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资源不断集聚的结果就是大城市病,雾霾、拥堵,越来越糟糕。2010年就讨论了怎么办,有人说迁都,迁都不好办,最后就是迁非首都功能。所以,今年大家看年初定下来建雄安新区,把非首都功能迁走。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政治中心、国际中心、文化中心、科学中心。除了这四条之外别的都是非首都功能。比如说经济中心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企业在北京干什么?这些企业被迁。我估计央企总部都会被迁走,因为这里不是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不是我的首都功能,大量的企业被迁。央企总部估计很多都会被迁。
再比如说教育功能不是首都功能。教育功能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大学在北京干什么?得迁。当然,北大和清华可能不会被迁,但是,扩大规模不行,就是办分校可以,就像北大在深圳办分校一样。我估计不少大学逐渐的要办分校,甚至是被迁走了。再比如说北京不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金融机构放在北京干什么?得迁,不能在这儿了。医疗不是首都功能,北京办这么好的医院,结果看病是85%的外地人,你把它办在北京干什么,得迁。北京名医院可以扩大规模,在外地办分院可以,但是北京不行。
这么多功能和人走了,房价涨在哪去?房价一定会被控制住了,不会涨了。雄安新区规划建成世界最智慧、最生态、最漂亮的城市。那你想大家住在这儿干什么?最环保、最漂亮的城市去了,所以要迁走。这造就了中国下一步增长的重要中心,再造一个新北京、再造一个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有大的作用。
北京提出了雄安新区,别的城市怎么办?上海怎么办?上海这样下去的话一样大城市病的问题出来就一定把上海的功能剥离走才行。上海被定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很多功能得搬走,谁来承接上海未来的其他功能?上海讨论得很热烈,提出来宁沪杭大湾区,这是空间布局的调整,调整了房价能涨多少?深圳和广州也是一线城市,怎么办?深圳的房价涨得也可以,华为说再涨没办法承受了,也得调整布局。粤港澳大弯湾区是现在提出来的,要搞好的话,绝对可以调整空间布局,所以下一步都得讨论了,这是属于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一期上马,所以,房价基本上是被稳住了。深圳的情况不太清楚,北京是有价无市,一降就是几百万。谁都知道不可能继续涨了,所以,从投资功能来说别买房子了,风险越来越高了,刚性需求没有问题,要住,非买不可,但是,投资需求来看是不行了,这个风险是越来越大。我估计十九大之后,抑制资产泡沫的政策绝不会松动。
相关部门在武汉开会,对房地产的调控绝不因任何原因松动!现在在社会上调研,有人说不买房子投资什么?地方政府不让我盖房子了,地怎么卖?财政怎么办?我只会盖房子,不盖房子GDP怎么上来?一再告诉你,不受任何原因影响!不能买房子和在哪投资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我估计这一次下定决心不敢让中国的房地产破灭引发金融风险,在房地产投资上要谨慎再谨慎,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一再放任的话,总有一天泡沫会产生。
防范金融风险第一件事是抑制风险,不是股市而是房市。
02
防范金融风险,稳住外汇的三条对策
二是稳住外汇。
为什么稳住外汇呢?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外汇出现的问题,所以外汇方面的波动要谨慎。去年外汇开始出现问题,一个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二是外汇量持续减少,有一个月降到3万亿以下。人民币持续贬值和外汇持续减少的话必然会引发金融风险,所以,去年初就提出来得稳住外汇。我们讨论怎么稳?这两个说只能稳一个,两个稳是不行的。国务院提出来两个都稳,一个是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一个是外汇市场不能持续减少,两个不能持续!所以,从去年10月份开始启动外汇的对策,到现在为止是推出了三条对策:
一是放开的一定坚持继续放开,不能往回退,不能退到资本管制上来。凡是承诺的继续放开,比如说一张身份证一年可以买五万美金,承诺放开了就继续坚持。孩子到国外求学,要多少外汇换多少外汇,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我们承诺过了不会往后退。但是,没有放开的暂时停止。对于个人来讲,我们外汇上有三项的项目没有放。
一是海外不动产投资一直没有放开,从来没有放过。原来讨论过要不要放,现在定下来是暂时不放了,正式宣布不放了。
二是海外的证券投资,就是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炒股票没有放开,原来讨论过要不要放开,暂时定下来是不放了,要稳住外汇。
三是海外的投资类保险没放,我们放给消费类保险。比如说美国的医疗类保险没有问题,消费类放了,投资类就不放了。
第二个对策是海外并购,凡是技术类并购继续支持,要多少外汇给多少外汇。像海外收购这种新品制造企业,这种技术支持,但是,非技术类的要严格审查了。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收购酒店、酒庄、影院等等,这类投资是非理性投资,意思是你理性一点。最近我到海外看了很多企业在卖房地产项目,为什么卖呢?外汇出不去了。有一家企业告诉我,原来答应是5亿的外汇额度没有用,就取消了。这个是给大陆人盖的,现在钱也出不来了,我就把项目卖了算了,因为已经很严格了,没办法做了。所以,非技术类的严格审查是你干不成了,因为要稳住外汇。
第三个对策是海外投资,“一带一路”投资。“一带一路”投资,未来是用人民币投资,不再动用外汇储备,“一带一路”投资我们是主导方,我们有权选择货币的种类。所以未来“一带一路”投资主要是人民币投资,这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我们最近运作得不错,已经有69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来收藏了,像欧洲央行收购了3亿的人民币来储备了。我最近到斯里兰卡调研,既可以用人民币换当地货币,也可以用美金换。今年年底要干一件事,人民币和卢布直接兑换,不再把美元作为基础,以金价作为基础来让卢布和人民币的兑换,我们和俄罗斯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个一旦成功的话,就大幅度减少外汇制度的消耗,稳住外汇有巨大的意义。
大致上稳住外汇就是这三条,一个是外汇改革当中已经开继续坚持,二是技术类支持非技术类严格审查,三是“一带一路”的投资尽量使用人民币投资,减少外汇储备的消耗。这三条对策出来,外汇基本上稳住了。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我们去年做过最坏的打算是1:7.5,现在我们强调是上下波动,太高不利于出口。另外,外汇数量没有持续减少,外汇持续9个月上升,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3万亿以上,连续9个月外汇出口量是增加的。
03
稳住债务:
警惕“繁荣中的危机”,国企负债率远超警戒线!
第三,稳住债务。为什么稳住债务?因为很多国家的金融风险爆发是债务引起的。债务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所以,得稳住债务。
怎么稳定?债务分三种:
一是个人债务。个人债务原来分析不会太高,因为中国人比较保守,一般不会借钱消费的,是怎么攒钱的问题,而不是借钱消费的问题。不像美国人把自己的钱到死的时候消费得干干净净是完美人生,我们是给后代留得越多是完美的人生,所以,一般不是负债消费,所以,这个方面我认为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在十九大开会期间央行的同志就反复强调要注意个人债务的问题,这样一讲是有原因的,我专门查了资料发现很可怕,去年年底个人负债率已经是44%了,总量是74万亿,而且上涨得很快。2015年我们负债率(个人)是GDP的30%,现在是44%,上涨了百分之十几。2017年的数据没有出来,但是我觉得是上升的。这样继续上涨的话,个人的负债率也是值得我们注意了,虽然没有达到警戒线,但是,上升得太快了。
二是企业债务。企业负债率明显偏高,但是,民营企业负债不高,主要是国营企业负债率高,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线。所以,中央提出来去杠杆重中之重是国有企业。我估计这方面决策层坚定不移要把它降下来,有两个事件一个是联通混改,是把联通的负债率降下来了,怎么降的呢?以国家上市股改权降下来,国家让出绝对的控股权,联通是样本,去年混改加快进度。中铁总公司提出来把好的高铁线路拿出来转股,就是大幅度的降低负债率。所以,联通的混改是一个标志,未来的电力、电气,垄断行业的混改,不惜国家控股权也得把负债率降下来。
三是政府债务。政府债务现在来看,中央政府这里不高,因为我们每年搞赤字的时候坚持一个原则,当年的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总量的3%,坚持了不会负债率太高。
现在是地方政府负债率太高,主要是潜在的负债率太高,帐面上不高,但是,潜在的很高。好像不是政府债务,实际上是政府债务太高。你们知道过去我们搞了一个制度,每个地方搞融资平台,搞一个企业把高速公路地都装进去,来融资。这个融资实际上是政府债务,表现为企业债务。这个问题解决了,后来地方政府有了另外两种增加债务的风险,PPP项目,盲目扩大PPP项目,甚至是包装出PPP项目来。PPP项目是要政府回购的,表现是企业负债,实际上也是政府负债,结果,PPP项目不断的盲目扩大,因为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增长。去年到今年搞PPP的项目负债是4万多亿。另外一条,就是搞产业引导基金,我们搞结构性调整,进行行业补贴,这个是产业引导基金,这个可以搞,必须拿财政的钱搞。地方没有钱,就在银行借债搞,表现为企业负债,实际上是政府负债。这个项目带来了1万多亿的潜在负债。所以,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去年到今年是增加了6万亿的地方性债务。
总体来讲,在债务上的提法是关注个人债务过快上升,一定解决好国企负债率太高,解决好地方债务潜在的上升,防止引爆金融风险。最近有两件很相反的现象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个是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中国的信用等级,一个是世界银行调高了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个是两种不同的方向。评级机构下调我们的信用等级是我们的风险很高了,负债太高。
中国不是联邦制,联邦制地方政府可以破产,但是我们都是中央政府兜底,这两个方面都标志了国家的危机。世界银行提高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6.5提升到6.8,这恰恰是繁荣中的危机,更可怕。如果全是危机我们会警惕,我们现在是繁荣中的危机,要更加重视债务的问题。
有人大讲阴谋论,我们确实是负债率太高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和潜在的负债率太高,明年3月份之后我估计会加大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加大对债务的控制,因为害怕它引爆金融风险。这就是防范金融风险要做的所谓第三件事情,叫稳住债务。
04
治理金融秩序:
我跑了70多家投资公司,预感它们都要出事!
第四,治理金融秩序。因为金融秩序如果混乱的话也会引爆金融风险,所以,要治理金融秩序。怎么治理呢?大家注意把金融秩序分为两类,一类是改革引起的,改革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混乱,改革方向是对的,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上,出现了秩序混乱。
我们过去几年搞改革,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开了各类投资公司、各类保险公司、各类基金,这个方向没有错,我们还要继续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刚刚讲了继续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我们现在还是银行为主的国家,所以整个的负债率太高,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没有错的。继续放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上。没有条件和议事规则。放开是对的,没有底线和运作规则,就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再就是放开了各类的基金,比如说产业重组基金,过桥基金都可以,基金是拿自己的钱,有人是没有钱把银行的钱拿过来当基金。我们今年一清理外围基金就股市大跌,基金现在很多问题。为什么呢?我们缺失相关的条例,没有跟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还有放开所谓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继续放没有问题,但是,很多规则没有跟上。涉及什么样的保险项目也没有规定,比如说万能险,什么是万能险?合法类的没有规则最好。入市怎么入?也没有规则。
改革方向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进出现了问题,因此,在2018年要严格来规范这些程序了。大家注意,最近的征求意见关于资管资产的管理条例为明年的两会做准备,这个是动向。
还有金融引起的乱象。比如说比特币,引起这些问题就是区块链技术,这是物理学概念,进入金融学之后就产生比特币这些东西。
大家注意,我们所讲的治理金融秩序是两种方面,一个是改革引起的,一个是新技术引起的。这个乱象怎么解决,要研究,不能出现问题,这是治理金融乱向。建议大家关注这方面相关的情况。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四件事。
05
控制货币与宏观审慎政策:
2018年,资金荒依然会继续
为什么呢?货币供应量等于生产货币的总量,GDP等于生产财富的总量。生产货币不是目的,生产财富才是目的,用这个目的来判断货币发行多还是少了。我们现在百分之两百以上。我研究过美国的货币历史,美国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百,当要超过的时候就自动回落,而我们到了百分之两百,这个就是钱发多了,货币多了。货币如果继续这样多下去,总有一天会引爆金融风险。
一转型问题就出来了,过去一直宽松,现在是稳健,那就相对是紧了。今年二三月份就显示资金荒,因为没有钱了,资金紧张。到了五月份都喊资金紧张,五月份要求松动货币政策,声音很强大,要求松动。结果,六月份大家都等,因为有两个论坛,我们国家有两个反映后半年的货币走势的,一个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一个是北京的金融论坛,来了不紧不松的政策。7月开全国金融会议,这种会议五年开一次,一开管五年,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另外一个是宏观审慎政策。这个政策是第一次写进党的政治报告里面,好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宏观审慎是讲什么呢?是讲人类社会的金融风险经常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个是顺周期,当顺周期的时候人们都不顾及风险,认为未来很好,都会盲目扩张,盲目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风险的可能。顺周期的时候,恰恰是金融风险积累的时期,中国顺周期四十年了,谁都不会考虑风险,都在不断地盲目扩张、盲目负债,所以,宏观审慎干什么?给所有的行业和企业进入控制的办法,就是资本金比例。银行最低不能到8%,你可以扩大信贷规模,但是,这一条得守住,这一条守住了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叫把你控制住了,别带来风险。
最近我看到了一家农商银行法律诉讼的问题,钱收不回来超过资本金,这个银行一定是破产的。我发现农商银行问题很大,都是盲目扩张,谁也没有风险意识,明年开始制定一些东西,约束你的秤砣一样,就是资本金比例决定的。银行可以无限度扩大规模,但是,资本金比例不能低于8%。这个政策干什么?在顺周期的时候,给所有人设计一个积累这个风险的控制办法,这是宏观审慎做的事情。
再有资本市场出现了问题传给地产或者是别的,比如说股权质押,现在很多上市公司股权都抵押给了别人,这个怎么行啊?一旦资本市场出现问题,股价市场大跌,把所有人拉进去,股权质押问题是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宏观审慎做的事情。所以,预计明年会出不少新规,就是防止你出了问题把别人传染了,把你割断,这是宏观审慎要解决的问题。大家注意,这一次把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写入政治报告叫双支撑点,这是第一层,也是决策者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认识,害怕它出现问题。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审慎政策防止爆发金融风险。
06
全方位开放:
中国不会一直“搭便车”,未来奢侈品不值钱!
另外一个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全方位开放的问题,这个是我们现代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什么叫全方位开放?就是指我们过去的开放体制不是全方位的。你们知道我们过去的开放两句话,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都是搭别人便车,扩大出口是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是利用国际资本,我们搭了别人三十多年的便车。
2001年签世贸协议的时候第15条,2016年11月1日中国自然会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结果还没有到这一天,都宣布不承认。为什么?只要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的话,可以就反倾销,因为你不是市场国家,你的价格低还是高,给找一个替代国评价,给中国经常找的替代国是新加坡,新加坡比我们发达多了,我们的出口价格比它低,一出就是反倾销,还没有到这一天都不承认了。为什么?因为都开始反全球化了。
另外一个教授讲得更露骨,全世界就像一个大赌场,庄家是美国,中国是搞各种餐饮服务,搞了几十年赚了不少年。但是,赚了钱就不赌,死活不赌,你们知道赌不过庄家,所以,拼命赚钱,赚够了,准备自己开赌场走了。意见特别大!
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能这样搭便车了,让别人也搭我们的便车才行,光搭别人的便车别人会反感。我们要全方位开放,既搭别人的便车也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中国能被搭便车的有两个,中国13亿的国内市场开放,中国市场首先开放的是物资产品的市场,正式宣布在上海将建立进口贸易博览会,广州是出口贸易博览会,大幅度降低关税,资源类、技术类、民生类产品大幅度降低,去年宣布降低178宗进口产品的关税。一旦我们向他们开放市场了,大幅度降低关税,大家注意会把中国的消费调动起来了,消费调动起来中国会逐渐的同化掉,我们的模仿能力极强,给你搞出产品来了,又在生产上推动我们。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买陆虎这种车,以后很便宜的,也别买很贵的奢侈品,未来都不值钱。178宗的进口关税全部下调,从17%下降到7%,下降了10%。一旦开放了这个市场对我们中国有利,也让他们搭我们的便车。
另外一个是开放金融服务业,外资对中国的银行、期货、保险、基金的控制比例可以达到20%-51%,5年之后表现好,可以取消所有控股限制,爱控股多少就控股多少,我们将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既包括物资产品市场也包括金融服务业市场,要全方位开放市场。这个开放对于我们国家有巨大的好处,当然,也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将更有意义。
另外一个搭便车是巨大的过剩资本,我们国家有巨大的过剩资本,我们要对外投资,叫做“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给中国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一带一路”是我们过剩资本外流的通道,别人搭我们的便车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们怎么让别人搭我们的便车,一个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一个是巨大的过剩资本,这个活力很大。
07
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全球化将开启!
搞企业的应该到“一带一路”跑一跑
时间不长“一带”的作用显现出来了,我最近到老挝调研,最少有15万中国人,基本上都是湖南人。我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一窝一窝地出去,给我们找到了许多的发展空间。最近我在天津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碰到一个小伙子是天津人搞火力发电的,那个地方从发电站和输电站都干了,就是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发展了新的业务,中国过剩的资本找到了出口,而且做得很好,当地人很信任他们,也把别的产业往里面引。那个地方没有去过外资,他们是第一家。中国现在出去你们也是外资了,我们是他们的外资,大量过去。
今年7月份我到东欧调研,中国中小资本在东欧投资的方向,我们不仅是大量资本出去,大量中小资本出去,匈牙利的中小资本基本上是中国人,从流通、资本、配件到餐饮等等都是浙江人大量的资本出去了。今年5月份我在新疆调研发现,新疆的海鲜不来自太平洋而是印度洋。中国把自己置身于整个世界当中了。
我有预感,人类社会将进入第三次全球化了,这个特点是全球配置资源,技术资本在全球的配置,不再是国际贸易,是全球配置资源。我们的曹德旺老板到美国投资搞了汽车玻璃,中国的汽车玻璃生产严重过剩,在中国生产遇到美国老是反倾销,就搬到美国,美国获得了就业,我们获得了收益。未来不是国际贸易,而是全球配置资源的问题。我们所启动的“一带”就是为我们寻找这个机会的。机会很大!
“一带一路”是三大洲(亚洲、欧洲和非洲)两大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现在你们看一下印度洋的北岸和非洲东岸的方向上好多我们的央企。上次我去调研,告诉我说除了央企来了之后也希望民营资本过来,中国走向“一带一路”既需要央企也需要大量民营企业。
非洲大陆有大企业做了很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也需要民营资本过去。我看了一下,在流通零部件配套都有巨大的开发可能。你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在“一带一路”跑一跑,我是搞研究的人都觉得机遇太多了,一定要想办法出去,因为这个空间太大了。好像别人搭我们的便车,但是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将有巨大的意义。
我们深圳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方,过去是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为主,未来是中国资本走出去要研究这些问题了。所以,我认为全方位开放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所以,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于,我们有非常大的空间和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座的企业家们要琢磨一下这个问题,尤其是要想办法看一看、走一走,寻找机会。我认为机会很大很大!很多事我原来都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么厉害和快。
关于十九大的理解和大家谈谈经济方面,而经济方面总体的提法是按照新理念建立现代经济体制。什么是现代经济体制?五位一体:实体经济、现代金融、技术创新、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时间关系,没办法全讲这五个问题,只讲其中的两个,一个是现代金融,一个是全方位开放,因为这两个都有新的动向,给大家提供相关的信息。
也给大家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供你们参考,以后有时间的时候还可以讨论别的问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