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败中国无人超市?日本实体店这一招太厉害了!
导读:万物唯一的标准就是“人”,一切都因讨好了“人”而存在。你讨好“人”的程度,决定了你存在的价值。未来那些只是卖东西的实体店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而那些能为用户提供独有体验的实体店将脱颖而出。
客户为什么离你而去,因为得不到他想要的!那么,你洞察到他们最想要什么了吗?
据统计,45%的顾客离开是因为“服务不好”,20%的是因为没人关心他们,15%的离开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好的产品,15%的离开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便宜的价格,剩余5%的离开则源于其他原因。
在当下,一切商业竞争都将以“人”为尺度。对人的尊重与关注,是所有商业活动的制胜法宝。
01
中国的实体店究竟败给了谁?
我们的实体店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现在随便走在一条大街上,10家店铺9家在打折,到处写着“大甩卖”、“大清仓”,“全场特价”,理由多是“合同到期”,“门店转让”“10周年庆”等等。
生意越不好做,商品越得贱卖,有个老板吐槽:每个月售2580个包才能存活下来,赚钱的唯一方式就是卖更多的包……
于是,各种打折噱头层出不穷,这成了中国实体店的一大特色。这种现象在世界其它地方,实属罕见。
而实际上,实体店的根本问题是,老板只把实体店当成一种买卖的渠道,没有服务的意识,更没有服务精神,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单纯依靠差价赚利润,这种实体店早晚都会必被淘汰。
如果只是一种销售渠道,电商显然是更与时俱进的方式:成本更低(没有房租)、足不出户、比价更方便、款式更多样等等。于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实体店是被电商打败的,那再看看电商的局面吧。
02
中国的电商又败给了谁?
实际上,电商的困境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都遭遇到了流量瓶颈,利润增长趋于放缓,市场需求几近饱和。而双11的本质其实是先抑制需求再集中式爆发,所以形成了双11当天的消费井喷,数据看起来漂亮而已。
电商虽然没有房租,但是要有线上运营成本,包括广告、活动、人员、客服、快递等等,现在开一家“网店”的成本已经超过实体店房租了,同时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比如对于有的淘宝店来说,每引来一位顾客的成本大概在80元上下,但是很多商品的售价都不到80元。
究其根本,是电商总把自己当成“比价的工具”,同一个网站去横向比,不同网站就纵向比,于是产品利润越来越薄;而同时依靠流量去获客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线上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中国的商业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平衡:电商的运营成本持续攀升,越来越接近“实体店”的房租;而实体店吸引消费者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越来越接近“网店”的获客成本;于是双方开始僵持。
究其根本,在国内,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赚钱的根本逻辑没有变,就是这四个字:薄利多销。不求质量只求数量;不要品质只要利润;这就是是中国商业目前最大的通病,但是这条路被我们走到了极致,走绝了。
越过于关注结果,越容易失去结果。
03
无人超市是商业未来吗?
为了突破现状,我们开始借助科技创新进行商业升级,比如前段时间热炒的无人超市,从快捷程度上来讲,这些好像确实方便了我们的购物,但是来看下面几个媒体报道的新闻截图:
类似的报道和分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索查看。为什么“无人超市”一出世就这样被质疑?
无人超市的核心价值是它的投入、运营成本上比普通实体店更低,此前有数据显示它的整体运营成本不到传统便利店的15%。但是,它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商业的核心问题!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未来商业比拼的,并不是谁的成本更低,而是谁的服务更好!
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滞在“谁的成本更低”这个阶段,我们将永远都是停留在价格战、模仿、粗制滥造的阶段,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没有理解商业的本质。
以下三点应该引起注意:
1、未来所有的差价都会消失;
2、未来一切行业都是服务业;
3、未来只有附加值没有利润;
如果没有人,谁来做服务?
如果没有人,谁来创造附加值?
我们来看看,日本人是如何理解这场商业升级的吧。
04
日本实体店到底隐藏了哪些秘密?
(本段根据网络材料整理)
日本商业的尺度唯一标准是人——千方百计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注。
商业服务全部都是细节。同一款衣服在网店和百货店里面,本身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在商场的话,我能享受到更多附加服务。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这些细节真是让人暖心。
1.客人脱鞋之后,要收拾客人的鞋子。
客人脱鞋之后,服务员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把鞋子整理好,然后鞋跟朝着客人出来的方向收好,方便客人穿鞋。
2.当顾客咨询时,不管你在忙什么,都要立刻停下来。
如果同时的需求实在太多,那么服务员都会处在一直道歉的状态。老板也会增加这个时段的兼职人员,保证自己的服务质量。
3.当客人投诉时,不管是不是你的问题,你都要代表团队道歉。
我们在国内跟客服投诉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呀,是某某部门负责的。但是在日本,不管是不是你的问题,你都要道歉,只要是你能协调到的,都要帮客人处理问题。
4.跪式服务很常见,包括夜店和 ktv。
日式的料理店,客人盘腿而坐的时候,服务员需要跪着上菜;在日本的夜店,包括 ktv 等消费场所,客人坐在桌子前,服务员上酒水也是跪着上的。
5.营业的时候不可以扫地、 拖地。
特别是餐饮,旅馆等害怕扬尘的场所,在营业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扫地的,一般在开门前后完成。
还有以下这些贴心的细节:
▲店家为早来排队的顾客准备了椅子,不必站立等候开门。
▲进门处是自动伞套机,防止雨天伞上滴水路滑。
▲休息区内专门辟出儿童区,这些小椅子是专门为小顾客准备的。
▲儿童区内所有设备,包括桌椅,洗手池,都是儿童尺寸。
▲这是为妈妈照顾婴幼儿而设的婴儿室,内有哺乳室、换尿不湿台等。
▲ 婴儿室内的自动售货机,比照幼儿身体设计,就连饮料盒都比一般的小,适合孩子的小手拿握。
▲哺乳区内是一个个独立的哺乳室,男性止步,墙上有应急按键。
▲这是专门开辟的狗与主人的共同休息区——栓狗桩也很有创意。
▲购物城内有些店允许携狗进入,为了保持店内清洁,还有专门洗狗爪的池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甚至到了我们认为变态的程度。比如日本商场里的公用厕所,一直都在播放着轻音乐,因为怕蹲位外面的人听到不雅的声音。
很多到日本考察过的企业,回国后也效仿增设了儿童手推车、急救药箱、手机加油站、宠物看管等服务设施;然而,从内心感受出发,从细节上以顾客需求为视角的关注却还远远不够。
05
未来商业的出路在哪里?
《论真理》里中有一句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存在时万物存在,人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这说明未来万物唯一的标准就是“人”,一切都因讨好了“人”而存在。你讨好“人”的程度,决定了你存在的价值。
商品也是如此,必须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注。商业本质是正在从“买卖关系”过渡到“服务关系”。
未来,商业争夺的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消费群,这群人生下来就不缺物质、不缺产品,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关怀”,这种关怀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与触觉才能体现。
未来那些只是卖东西的实体店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而那些能为用户提供独有体验的实体店将脱颖而出。
这就是“消费升级”的本质:零售业已从一个交易的时代,进入到一个关系的时代。商家可以在实体店上大动手脚,从而营造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消费场景,但是电商是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交易,所以很难向消费者提供独特体验,它们必须寻求突破!
这就是“需求升级”的本质:消费者需要从对产品的满意感转型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前是人随物动,现在是物随人心。届时商家的文化、创新、体验及情怀,都将英雄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