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投资创业最难的事是时点所需因素是否齐备
导读: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问道改革路 唤醒新势能”,数十位中国财经领域的高层官员和顶级智囊齐聚论坛,讨论当前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热点议题。
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问道改革路 唤醒新势能”,数十位中国财经领域的高层官员和顶级智囊齐聚论坛,讨论当前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热点议题。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在“围猎消费升级万亿市场”圆桌论坛上表示,不知道在座有多少是85年出生的同事,有几个很奇怪的现象,投资和创业最难的一件事情不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是在时点上需要的因素是不是齐备?
以下是发言实录:
第二个环节:圆桌对话:围猎消费升级万亿市场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丰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可以看得出李丰先生刚刚用非常幽默的形式,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讲了很多他自己个人的思考,而且可以看得出李丰先生日常是一个非常喜欢读历史的人,很多的思考都是从史书中来的,所谓读史明鉴。刚刚李丰先生说自己给我们洒了一碗鸡汤,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将会产生消费升级的大品牌,今天在场也是来了很多的企业,我不知道将来哪一天会不会听到今天来到我们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的大企业成为了引领这个时代的大品牌。刚刚我们听到隔壁其实已经响起了躁动的声音。接下来大家就可以见证一个更加激辩的时刻,就是我们的圆桌讨论环节,接下来我们将会请出今天到场的几位大咖和嘉宾来到现场与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观点。让我们请出:
国美互联网公司CEO方巍先生;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先生;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韩微文先生;
好邻居董事总经理陶冶先生;
尼尔森中国消费者研究副总裁马荷芳女士;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彭建真先生;
公司战略研究者、网易号专栏作者王强先生。
请各位上台落座。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交到现场的圆桌讨论。
王强:都已经介绍过了,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今天来的嘉宾有一个统计分布的特征,就是一个做互联网的都没有。方总是国美的CFO,他有两个职务,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现在大家可能也参加很多的活动,基本上是干互联网的人主导,其他的人就是配合一下。今天我们反过来,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消费升级也好或者是新零售也好,在某种意义上它跟互联网没有什么实质关系,互联网在里边能够承担某种角色,但他没有什么实质关系。所以以前很多论坛涉及到消费升级或者新零售,我觉得可能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偏掉了。
今天分论坛的主题是消费升级大时代,刚才听李丰讲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帮了我一个大忙,为什么呢?他把什么是大时代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了。现在是大国崛起,是大机会、大需求,有大的资本。因此,在这个时候能够出现大的商业机会和奇迹。圆桌环节主题是“围猎”,“围猎”是一个动词,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个机会?怎么抓住个机会?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所以今天的圆桌环节会比较多地着重在关于消费升级有关的机会判断、机会捕捉以及机会实现的方法论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想热热场,现在盒马先生刚才李丰也提到了,各位谈一谈对盒马先生的看法。
方巍:谢谢,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盒马,包括现在看了很多的新零售的场景,其实我觉得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我们来看做零售的,因为刚才我也跟大家介绍了,做零售的本性实际上是要把商品和服务推出去。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零售业代表了一批新的零售场景。首先第一个,他把它很多的选品,像盒马生鲜实际上利用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比如说它是把生鲜类来进行快消。在这个里面,因为人原来都是要到餐馆里面进行,目前实际上可以选到最新的生鲜的东西,同时马上做掉,其实形成了人快速地对于价格的不敏感。我觉得通过场景化,形成了在这个里面将一个生鲜类的东西跟它的实际上的进行了一个烹调,进行组配。
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新零售的场景利用很多的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产生了一些人的,他在这个行为里面的快速成交。因为原有的零售场景实际上是通过洞见。无论是超市还是家电商场,把人在场景里面迅速地能黏在这里面,然后产生购买的欲望,现在是通过了很多的快速的效率来进行选品,把好的商品推到前头。它是通过了快速的选品,选在前头,让它能快速地成交。通过它的场景,让大家黏在这个场景里面,进行了一些配送。我觉得形成了一体化的进程。这是我觉得零售里面通过商品,通过场景和通过一些配送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它的一个围猎的过程。这是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里面可能是目前大家可以想像的,它在利用这种场景化的东西,利用选品化的东西,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包括快速的同城配的方式,形成对人的服务性,这是零售里面在不断探讨的模式。我是从零售端看到这种进程。
王强:加速消费的方式变成了餐桌和厨房,而不是促销员或者说是价格。
李丰:对我们来讲抛去所有其他的问题,其他嘉宾从不同的角度都有观点,生鲜在流转效率上损耗高的品类。这个流转过程当中的损耗高有很多因素引起,比如运输过程、流转过程当中的储存和分批过程,以及包括冷链等等。对于最终一个社会进步来看,或者叫系统进化来看,它肯定不会说一个损耗可以高达40%的刚需品类最终会真的损耗百分之二三十、三四十在它的流转过程,而不是消费过程,有非常多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在谋求用更高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品类过程当中,因为品类特点所带来的高损耗率的问题,在流转过程当中的高损耗率。盒马肯定是其中一类,往中局看,或者往远处看,最后要回答的问题还是谁对这个系统做出了最大的效率贡献,简单来讲,就是浪费了最少的东西,同时满足了最多人的合理需求,大概是这样。
王强:现在加速在店内的现场餐饮类的消费上,应该说是有比较明确的成果。但是比如说往外送,这个事按李丰先生刚才的逻辑讲,其实还没有被确认。生鲜本身的损耗很大,以后的配送方式和效率,包括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等还有未知性。
韩微文:我退一步来回答王总这个问题,因为零售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也是创新出现最多的行业。作为阿里系,一个创新的事情在它的体系当中,它创新的事情可能有几十个或者几百个不同的创新,这只是当中的一个。
谈到消费升级,刚才方巍先生的一个观点我特别同意,最终还是以一个用户为中心的这样一种做法。在阿里系里面有大几个亿的用户,里面的结构(收入结构、用户的行为偏好)其实是多种多样的,盒马先生可能抓住了其中这么一群人,刚才提到的可能是有这样的一个便利性、体验性的消费。在大几亿里面只是一个子集,这一个业态也会抓住一批消费者的需求。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很多种其他的业态的创新,现在在市场上都看得到。我觉得任何的创新都有风险,都有它的成功概率。所以对阿里系来讲也要去尝试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创新,不一定哪个会最后跑出来,不一定哪个会失败,但是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情,在市场当中也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我对这个事情是退一步去评价这个业态。在整体的创新体系里面可以起到它的作用。
王强:它是投资组合里的一个。刚才您提到一个,我想请问一下,阿里有几个亿的用户,但是没看到和盒马先生有什么直接的关联,比如说支付宝可以结账,比如说你跑到京东、跑到永晖那儿也可以用支付宝结账,它跟阿里几亿用户的关联是什么关联?
韩微文:用支付宝支付就是巨大的关联。
王强:不可以用微信吗?
韩微文:因为最后的数据的连接,我刚才提到了,在这大几亿的用户群里面,我可以做很多的所谓的大数据分析,这里面的哪个子集是适合这个业态的,如果想做的话是可以做的。
王强:未来可能有一个数据关联和挖掘的可能性是吗?
韩微文:相信已经在做很多的尝试了,不仅仅是未来。
王强:陶总。
陶冶:盒马最近比较热,我和他们的老总比较熟了,跟他有过多次的碰撞、交流,现在看到的盒马,今天的模式应该是成立的。但是它的成立,它还开了几个店,但是我看到全国的盒猪、盒牛、盒狗都出来了,蛮像在线下的时代,通过一种模式达到很快的覆盖,这其实还是挺难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其实盒马本身在阿里的体系里面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样板,可能只有几万级的用户,跟几亿级的用户是没法比的。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有很多的启示,启示的第一条就是所谓的不能够把商品简单地分成线上和线下,也不能够把顾客简单地分成线上和线下,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共识。另外,他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对零售的业态做了这么一个重构,这个我认为重构应该说非常成功,以我们没有想到的投入和节奏去做这么一个重构,他把电商一体化,核心是说线上线下,他这个事去做大胆的尝试,只有在阿里的体系里面才有可能有这么一个实力和这么一个耐心去做这么一个尝试。对实体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崛起的机会。刚才讲到全国盒鸡、盒鸭都在干,这就是很好的学习对象,这是他对我们的重要的启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我们在跟他们的部门沟通的时候,就看到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应用。在技术和数据之前,我们看得到的是,因为行业比较多,我们看到的是在高端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包括互联网本身,高毛利、高附加值的行业里面,技术的应用比较普及。我们看到盒马把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完成一个向大众产业的普及,这个普及对我们带来一个很好的启示,这里面对所有点的管理、所有转化点的管理等等,这是我们最大的学习。盒马更多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确实打响了新零售重要的一炮。从这里开始,全国的企业就冒出来了,未来这几年会挺热闹的。
王强:你觉得态势会是怎样的?因为您是线下专家,按照一千多军交战的规律来讲。
陶冶:看实力吧。这个行业看起来像是不成立的,但是最终成立了,这个行业有没有可能变成社会性的势力?这种势力聚集起来,其实阿里这个时候,阿里干的事情就是把社会势力聚集在一起,干了一个大事,如果不能聚集成一个势能的话,未来盒马还是很可怕的,会个个击破。但是如果是自发性,全国人民都造反了,这个时候国民党正规军再厉害也不见得摁得住。
王强:很形象。马总。
马荷芳:快速消费品这一类在网上目前的销售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起步得比较晚。生鲜这一类,尤其是由于它的一定的产品属性的关系,它起步更晚,虽然最近增速是比较高的。盒马先生做的O2O的新的零售形式的尝试,我觉得它也是想去突破这样只是在网上销售的这么一个局限性,帮他克服物流方面的问题。这个尝试我觉得有几个地方还是蛮值得点赞的。第一个,我觉得它就是加入了消费者的趋势,比如说它里面的东西都是比较贵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口的,现在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这样一个趋势。
另外值得点赞的地方,真的是利用它的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够在货场里边对整体的各个环节的处理,真的是有一个运用,同时能够提升购物者的体验,这也是消费者的一个诉求。他所锁定的,现在看来,你看它所卖的东西的价格,应该就是锁定了城市里面比较有钱的精英,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可能决定了未来能做多大。这是第一。第二,他做线下,如果他成功,取决于它的半小时快递还是多少公里之内的覆盖圈的话,它的成功还取决于未来圈地有多大。
彭建真:盒马所开的所有店都是用阿里的数据,阿里是一个生态,不光有支付宝的数据、高德的数据,很多数据都决定了他在什么地方开店,这是目前比较明确的。说到最近很多新的业态出现,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消费者发生了变化。我特别想对在座的,因为我们都是消费者,做一个调查,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没有去逛过大卖场的,我们把大卖场定为一万平米以上的超市,没有逛过大卖场的举一下手。我们看到大概有70%的台下的消费者是没有逛过大卖场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大卖场在1994年进入中国以后,它一直是我们非常主流的一个业态,可是今天它突然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业态,你就会知道我们的消费者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看到所有的不管是盒马先生,或者是天猫超市,都是基于消费者的变化,商家必须发生变化。不光是超市业态,我们看到在购物中心、社区的生鲜超市,都要基于消费者的变化来产生很多的业态。
王强:另一个热点的话题就是无人便利店,也是想请各位从各自的从业背景和不同的视角为观众网友解答一下,问题明确一下就你们的专业看来无人便利店到底能不能赚钱?它是不是一个概念或泡沫,还是它是能赚钱的有可能成为未来持续稳定的商业业态?从彭副秘书长开始。
彭建真:无人便利店是事业推动的业态,无人便利店背后数据的潜力是我们行业非常看重的。过去传统线下的东西我们搞不清楚金融超市、国美这样的卖场提供了什么,将来无人便利店提供数据方面会发挥巨大作用,将来数据值钱程度比卖商品值钱程度更高。因为无人便利店刚刚开始可以观望,但从数据角度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业态。
王强:值得期待。
马荷芳:无人便利店看起来是技术推动新的尝试,它有强大的背后的人脸识别技术等等。从消费者、购物者的角度来看它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比如我们去便利店做什么?我们为什么去便利店?去便利店买东西有什么痛点?什么痛点现在的便利店解决不了呢?目前痛点没那么多,排队结账不像大超市不是排队结账,如果想解决排队结账的问题再开一个无人结账窗口不是更好吗?深层次需求是不是在那里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另外从尼尔森研究来看,我们消费者购物者在店里,有时是要寻求帮助的,他不知道买的东西在哪里,比如想知道价格怎么样,想看一看有什么样新的东西,都可以问一下或有什么样的促销。
便利店是发展得很好,有很多大企业京东也要进便利店,但便利店有很重要餐食带动大量人流,无人便利店餐食怎样解决?如果有这样的技术,可能把它做成大号的或者更大空间的ATM机,卖一些商品,这些商品消费者自己本来就有的、重复购买的、不需要进行多样选择的、不需要进行价格比对、比较着急或24小时运营的,还要更精确定位一下,只是技术推动的话跟消费者需求有一个同窗期。
王强:目前没有做标准匹配的工作,大家觉得是技术的产品去尝试。
陶冶:无人店想对便利店颠覆这个不成立,因为便利店今天痛点坦率地说不是成本问题是需求问题,我们便利店开的商品不够多,卖的货不够好,所以顾客不愿意来,北京一千多出头便利店赚钱的太少了。
第二,做零售是比较专业的话题,零售强调跟客户交互的问题,面对机器购买欲望和面对货场和营业员时是有不同欲望的,不能说哪个好。日本百万级规模,没有看到自动售货机对别的业态形成毁灭性的冲击,零售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艺术的成分也不能放弃,这是从零售顾客的感受来的,连地址都没有怎么办执照呢?这么大的设备认证由哪个部门颁发呢?等等实际的问题。
但我们很关注这个产业的变化,它有很重要的信号,技术和科技和信息从高端产业向大众产业的普及,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尝试。更多我们看到做无人照相机的技术,它是一个泡沫,但泡沫能带来技术的积累,能为整个零售应用带来非常大的帮助和促进,这是我们积极对行业进行研究甚至进行尝试最主要的原因。
王强:看来很多物联网配件的成本通过无人便利店架起来,最后无人便利店倒掉了,你们的店用上了。
陶冶:不一定。
韩微文:我非常同意刚才两位嘉宾的观点,今天谈新热点的东西有点多了,各种尝试创新无可厚非,但它是不是会成为颠覆性的大现象很难去讲。我再补充两点:
第一,便利店原则上要提供很多服务的,无人情况下能不能提供服务?台湾7-11发展得很好,不光买水、零食,要发信、拿快递等等,它有很多商品、非商品销售的功能在里面,无人便利店是不是能取代这些。
第二,科技的发展前两天我看蛮有趣的一个统计,现在看AI的很多,现在机器做图像识别错误率还是很高的,有简单的两张照片,一个是小狗一个是蛋糕,机器识别错误率15%左右,一个两岁小孩是可以分得清楚的。无人、有人,机器和人最好是合并组合的,这是更好地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不能一味强调纯机器、纯无人的概念。
王强:亚马逊只是说结账时不通过人工结账口,没说是没有电源的。
李丰:你们说得都很好,是投资最痛苦的问题,该不该在这个阶段投。先有一小波没有特别大城市便利店的创业风口,后来这个事太重,因为现在又有AI这个巨大的概念,尝试新便利店+AI变成了无人便利店,这是这件事的起因。不知道在座有多少是85年出生的同事,有几个很奇怪的现象,投资和创业最难的一件事情不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是在时点上需要的因素是不是齐备?为什么问85年呢?不知道多少人知道和用过在2000年时融过足够多钱“一国一小时”它的事情错了吗?没有错。那时缺了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加上物流、加上物联网,如果大家对外卖很熟的话,大概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丽华快餐等相关企业有一定模式,在90后有认识的,2005年到2007年web2.0又出现一大波外卖快餐,然后有了手机末端物流才有了今天外卖市场习惯的事。
过去20年以投资的角度来看,出现过的很多事情最终证明都是正确的,但是有一些事情因为它所需要的基础要素不齐备,所以在它出现第一次时点上,未必是最后大的那件事也未必是最后成的那一个,这可能是对创业投资最大的挑战。如果事先知道到底最后使得它成功哪些要素起到基础作用,如果有了这个判断,我们最后会判断出在今天的无人贩卖机、无人便利店,哪一个是最适合今天的基础设施而不是纯粹的方向或概念。
方巍:我先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线上线下融合,我是做CFO的,同时兼着国美互联网的CEO。我自己是这样看的,我们来看目前,比如拿家电市场1.4万亿,我们来看现在人群的分割,基本上是这么分割的,27%是在线上成交(去年的数字)。实际上还有10%左右,我们可以看到家电市场的取向已经向家居类的商场去融合了。还有一部分很明白,就是原有的市场里面十个人,比如进到卖场里十个人,有1/3的人已经跑到线上,还有一个人跑到家居市场,还有一个人在这里,这是跨界混合的市场,实际上人已经分割了。这里面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人群分割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一二分,但是再往下走就放缓了,为什么放缓了呢?因为消费者其实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完全用互联网是很便捷,但是中高端的商品,商品是一定要体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用户已经变成了“两栖人”,线上线下的话题首先要看用户,用户希望的是24小时能够在不同的场景里给他提供好的商品、好的服务。他随意的过程中,他想到线上就到线上,他想到线下逛逛也能成功。谁能给他提供全场景的场景化和共同的,同样的商品和服务,他一定会到那儿去。所以我认为用户的变化取决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只是说有不同的路径,可能有些传统的企业在用,传统的卖场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在实现线上线下穿行,互联网的企业在实行线上线下的场景化。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再看这个维度,线上线下融合以后其实是跨界组合,从一个家电开始做家装、家居,它也开始线上线下,因为消费者开始看图样,因为比较快速,到下面来落地,要看看样板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用户里面的需求点,有的用户是希望从上面罗列信息,到下面去形成场景化,有的是到下面去买中高端的体验商品,但是标准化的东西在线上成交,所以我自己觉得是因为用户产生了,用户是全零售的用户,所以线上线下的融合,未来一定是一个标配,是这样的。谢谢。
彭建真:我同意方总的观点,从大的趋势来讲,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刚才提到的,因为消费者,我们自己也是消费者,我们不会刻意区分哪个是线上、哪个是线下,我们肯定以全局的观点看,客观要求我们的商家也是全局的方式。实际上说线上线下融合是一个趋势,但是一定要看到目前来讲,从线上往下走一个是阿里系,一个是京东系,他们通过参与很多企业,收购也好,参股的方式也好,线下的企业也是一样,都在尝试线上的探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线上线下的企业有非常大的不同,第一个就是成本结构不一样,从成本结构来讲,线上企业更多的是要追求可变成本很低,固定成本很高,但是相对来讲,线下的企业是追求可变成本相对比较高的。线上企业可变成本比较低会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它的销售额提高10倍以后,可能他的成本只会相应提高3-4倍,但是线下的企业基本是线性增长的成本,销售额从100亿到1000亿,可能成本也会到9-10倍,这是第一个不一样。第二个就是利润获得的方式不一样,相对来讲,我们线下的企业,我们获得利润的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以差价或者有一些后台的厂家的返利,但是相对来讲我们看到比较成功的线上企业会有好几条获得利润的方式,除了货品的差价以外,通过数据,亚马逊这样的企业通过销售会员,每年有将近80亿美元,云计算也可以给他挣钱,金融也可以给他挣钱。我相信京东将来也是这个思路。
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不一样。打一个比方,线上企业如果靠右走的话,线下的企业是往左走的,其实交集并不是很多,线下的企业还是以我为主,线上企业很多一开始从消费者的角度谈企业。因为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阿里系、京东系往下走,还是传统的企业往上走,还处在探索之中,说谁很成功应该谈不上,相对来讲,我们观察有几个企业像是天然,一开始就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是相对比较成功。比如刚才提到的盒马先生,比如1919这样的企业,他们从企业刚开始就是线上线下一期启动,从我们的观察来看,这几家企业目前还是做得不错,但是纯从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目前还是处在摸索的过程。
韩微文:我结合跟客户合作来看这个事,首先是对线上的定义,什么叫线上,最基础的定义就是所谓的电商,把它当成一个渠道来看。数字化的话,它其实是可以贯穿在一个企业的整体的经营的端到端,从搞研发到怎么跟客户互动,到收集信息,能够更好地给客户提供服务。其实还有一个更广的含义。刚才谈到线上线下融合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也是取决于消费品企业还是零售企业。
对传统的消费品企业来讲,假设还是把线上定义成为一个渠道,对它来讲就是一个新兴的渠道,对于很多消费品的品类来讲,去到3C、去到服装可能已经30、40、50%的渗透率,不做线上就等于放弃了相当一块的市场。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不是选择的选择必须做线上的渠道。以前传统渠道在变化,比如小卖部,夫妻老婆店到线上,也是持续地做这样一种渠道方面的转型。转型的过程中有困难,因为渠道的传统的通路、团队的建设也好,通路的政策来到线上的时候,必须要去玩一个不同的游戏规则,对他的转型也有很多的挑战,当然,这些企业都想到,或者品牌都想到不同的办法。比如说线下卖正价,线上卖尾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他们来讲,原则上是必须要去做这个渠道的。
如果对零售企业,这个问题就会来得更大,因为渠道和渠道之间可能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如果这个零售企业卖产品服务,没有差异化的话,很大程度上就是会被线上取代。从这个意义上,刚才秘书长给大家做了调研,原来大卖场业态自有品牌,或者有差异化的商品占比是非常非常低的(2%、1%),如果卖的都是标品的话,对于消费者来讲,吸引力就会越来越低,它的存活空间也会越来越差。之前方巍先生谈到国美已经做到37%的差异化商品的时候,他可能再去做线上就有一定的竞争力了,当然,我们还要再看你们进一步怎么发展。因为看全时的话,它的有机和自有品牌的占比就非常之高的。所以亚马逊才会觉得它有投资的价值,如果它卖的都是,你去全时的话,里面没有保洁、联合利华的产品,如果同样投资一个沃尔玛的话,投资的价值就没有这么高了。
马荷芳:我觉得现在互联网网上购物已经飞速发展有很多年,现在增速是在下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会达到顶端。如果作为一个大的零售企业来讲必然寻求下一步的发展增长在哪里,现在整个社会零售总额10%几是电商,假如说能达到20%,如果那80%不去做肯定没有办法做得更大。对于这些只做线下的企业来讲,线上这20%要不要?根据过去的观察,如果线上做得不好,零售商或品牌商,尼尔森的很多客户如果在线上晚走了一步就要花几年的时间来弥补。从企业发展的需求大的趋势来讲,没有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这是从大的两块来看。
另外对于企业自己来讲,如果能线上线下打通对它来讲会有很大的好处,消费者购物的信心及更容易获得线上线下同利获得消费者更好地达到,而且更好地产生消费者的黏性,否则很中肯的消费者到了线上会丢掉,相反也是这样的。
王强:陶总怎么看?
陶冶:我三四年前放弃线上线下的看法,我小时最梦想的职业是开车,司机很牛,在我们上大学时有一个职业叫打字员。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传播方式,它来时会改变原来的业态格局。这几年产生线上线下这个词,变成两波人在对立,这是很快会翻篇了,每一个技术变化肯定有颠覆,我们小时门口赶车大爷失业了他被颠覆。作为从业者考虑如果你的技术和方向没法匹配赶紧放弃、赶紧改行、赶紧干别的,或赶紧迎头赶上,我看国美也在做各种各样转型的尝试。
为了追求所谓融合的专业,真的找不到所谓融合的点在什么地方,比如好邻居大概两年多了,我们有差不多近亿条详细的交易数据,今天目前谈不上规模化的数据,但这个数据已经能产生规模的利润了。这是线上还是线下?如果成功把线下转成线上交易,这个核心是数字化的,“围猎万亿升级的数字化市场”消费到底是什么这块应该是我们探讨的。
所谓的消费市场说我的感受,几个东西,第一是消费品升级,它后面是供不应求到今天的供过于求,方向是精、少,以前一顿饭吃半斤肉现在一两都费劲,这是变化。比如买衣服,可能买一件衣服一年穿不上一次,但这是消费升级的第一个趋势。
第二个趋势是耐用品的升级。耐用品升级后面是生活方式的升级,刚才国美也讲了他们有这个数据,数字化生活、数字化生存的升级。像我妈从来没用过电脑的人,成天在微信上发红包发得不亦乐乎,这是耐用品升级。
第三个我们看到所谓升级过程中,刚才是两个消费品,它核心是制造业的重构、供应链的重构这里机会多了去了,今天90%的企业面对的要么是自己转型要么被淘汰。二是渠道,便利店比较火每个星期有人约我要谈这个谈那个,火在哪儿?核心是渠道的变化、渠道的变革、渠道的升级,顾客对他买东西以前是要寻找那些,像淘宝最典型,买东西找、搜是买东西。到便利店里去,这瓶水不喝能渴死吗?不可能。到那个点时买水喝一下,它对你帮助微乎其微,到这个点上就想喝杯果汁,渠道的变化是要融入到消费者当中去的,更多是生活习惯的重塑。
今天看这些问题,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再往后面是技术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刚刚讲到,今天创业方式彻底变了,我刚刚毕业时做广告公司,能够面对媒体别人不敢谈我敢谈,今天不是产业一定会拉平的,技术中会产生很多机会是我们要关注的。
最后一个是人的变化,前两天有人采访我问什么叫新零售什么叫旧零售,我说很简单我干的是旧零售他干的是新零售,我们缺的是对新时代消费者的感知。我们是老企业,我能感知到不等于我们企业感知到,对消费者的感知包括新技术的变化,包括盒马鲜生的案例,换另一个企业不能做这样的尝试。这种机会我认为中国消费品、中国零售才刚刚开始。
陶冶:现在很多同行或者小伙子们进到三线城市去创业,去开便利店,他们三四年前去的时候我去看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完全没有机会,不能可干。三年以后,他们在当地也挣钱了,几百万的投资额,干得也比较辛苦、比较勤奋,但是几百万的投资在当地能干到百店级的规模非常不容易,百店就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当地批发市场都有店,批发市场的老板都得老老实实跟着你走,大概是这么一个量级,而且他们卖东西的时候,商品的档次跟北京的档次的差距就变得很小了,包括像里面的一些个产品跟我们的距离在拉平,像景田矿泉水都卖得很好。所谓90后或者85后(核心是85后)这么一个距离在互联网的包容下面,确实出现了一个文化的断层,我们看到在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在拉平。三、四线城市我们愿不愿意去?北京多洋气?那个地方走路20分钟恨不得就到城边了,找不到可玩的地方。另外这些市场总体比较小,一百来个店找不到可开的地儿,一百个店销售得再好也没有其他的地方了。但是这种消费升级已经发展得很快了。
韩微文:我也是非常同意,现在因为技术、因为淘宝、因为微信,其实所谓的一线城市和低线城市的差距,包括用多少年能从消费的习惯和品牌的下沉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我谈谈我亲身的经历,因为我家住在上海城乡接合部,我旁边就是一个镇,所以是比较标准的三线,甚是四线城市,有一条主线,都是以前的361度、卖手机的,非常标准的。但是我就发现过去这一两年的变化非常大,他们也搞出来了新型的社区购物中心,里面也有星巴克,也有屈臣氏,也有电影院种种。我经常跟老家的阿姨聊情况,你们那里到底有多少人网购、会不会用手机等等,确实发现变化非常快,不管是品牌,还是整个渠道的变化大大地拉近了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距离。
李丰:我们举两个例子来看你就非常清楚了,这个例子背后是一些别的原因造成的,我们先看美国,我刚才举了一串例子,如果你回去查,所有的这些世界最知名,当今的国际消费品牌,没有一个是大城市出来的,全都是小城市出来的。大家老举例子说7-11,如果你举了7-11的例子的话,你知道7-11最开始买了美国7-11品牌授权是从东京开始,是在东京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做到一个力度之后才做成的。这两个例子差别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是所有的这些当今著名的消费品品牌国际化最大,包括沃尔玛,全都是从小城市开始的,但是我们经常讲7-11是从东京开始的,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在去年年底内部的时候做了很多的探讨,直到今年1月份国家出了政策,这个问题才算有了一个答案。答案先讲,因为大家要吃饭要先走。答案就是中国的高线城市了中国的低线城市会各自出较多的品牌,来自于非一线城市的品牌可能在总量和规模上最后是最大的,大概结论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个跟美国和日本有关系?今年中国1月份出了一个什么政策呢?关于中国整个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这里边的差别是什么呢?日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是因为它的中心城市化极其明显,换句话来讲,东京代表着绝大部分或者大部分日本的消费能力和人群。所以说你做到了东京做完了,基本上就算是你占领了日本。美国的城市格局非常不一样,叫人口的分散度比较高,并没有形成中心的集群城市,我们在回答中国这个问题的时候很痛苦,在没有这个政策之前。简单讲就是这样两个结论,中国会北、上、广、深为主,再加个别的形成超级无比的“东京类城市”,还是会中国把一、二、三,甚至再往下,各线城市的人口都形成相对的规模,而不是绝对的集中。这是最难回答的消费问题。这个问题将决定所有的消费结构。
为什么说到今年1月份才有结论呢?是因为今年1月份出了一个政策,说北、上、广、深叫国际大城市,但保持原则上的常住人口不再增加,新辟了华中、华东、华北、华南四个区域的大城市,下一步是我们国家进行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3-5线城市,如果政府这个规划决定了中国以后10年在整个人口分布上的规律,它就会形成这样几件事情,高线城市,我们把这14个城市大概会出一些中高端的品牌,但是它们所代表的人口比例如果政府规划的这件事得以实施的话,我们讲这十个城市达到一千多万,常住的四个达到两千多万,加起来是两亿多人口,假设考虑中国城镇化建设当中能够真正最后转化出,随便讲一个数,9亿人口,到所有的城镇化,一、二、三、四、五列平了,大概占了另外6-7亿人口,在这个人口基数上做起来的生活方式品牌在绝对规模上可能会大过这两个亿的人口。但是这两亿多人口形成的品牌可能会相对小贵,有点调调要求不高的,所以中国最后如果国家规划的城市是一个能够实现的,我们在中高端品牌上会更像日本。
比如说我们在互联网上投过的企业,他们都在小城市里开,比如说我还投过一个酒,那个酒叫江小白,当然现在做得很好,那个酒也是从区域性市场,从重庆开始向周边辐射,现在辐射到了全国。导致的结果是还没有纯电商那样那么快辐射全国,所以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一块,如果国务院的这个规划得以准确实施,最终会出新一些来自于14个大型城市的生活优秀品牌和来自于另外7亿或6亿人广义上的生活方式的中型或者叫普通品牌,像沃尔玛、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品牌。
王强:时间的原因,刚好李丰先生阐述得比较充分,其他嘉宾应该有一些精彩观点但我刚才已经看到倒计时牌了,这次机会非常难得,我们探讨了新的渠道,刚才是说到了新的用户群、新的人群,原来计划还有环节关于新的产品,主办方网易刚好推了研选,也是新产品创新非常好的代表,这些方面是围猎万亿消费人群市场不同的着力点和思考点和方向,今天重点也说了渠道,人群稍微涉及了一点没有太多展开。
感谢大家的参加!
主持人:非常感谢几位嘉宾给我们做出的精彩分享及激烈讨论,也感谢现场观众的陪伴。今天论坛到这里全部结束了,我们冬季再见。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