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等专家:共享经济泡沫化 行业洗牌临近
导读: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他表示,对新产业新业态,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此前的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对于分享经济要遵循“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
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他表示,对新产业新业态,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实施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此前的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对于分享经济要遵循“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
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00%。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新业态,已成为新一轮资本关注“风口”。与此同时,对于共享经济衍生出的各种问题,监管政策也在不断推出,有关部委已就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对于这轮共享经济发展热潮,是否应该警惕市场泡沫泛起的风险?如何通过适当监督引导共享经济发展?对此,本报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涛、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发表看法。
共享经济利好资本增值 警惕“伪共享”
记者:应该怎样看待这一轮共享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创新创业市场以及经济结构有怎样的影响?
贾涛:共享经济带来了新的创业机会和资本增值机会,中国在共享经济方面,也从模仿国外到现在衍生出领先的商业模式。比如摩拜单车,就全新定义了共享单车的产品,提升了用户体验,真正解决了用户痛点,从而使国外如硅谷也在学习中国的共享单车。仅共享单车一项,就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使许多几近没落的自行车厂重获新生;也使得曾经风行中国的骑车出行回归大众生活。这绝对是创新,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陈及:这一轮的共享经济主要发生在消费领域,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在我看来,共享经济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而现在国内发展如此猛烈,可能与国内的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共享经济一方面的确给消费者、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利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有一点名不副实的情况在发生。由于它只能在一定的领域起到有限作用,所以它的作用并不能无限夸大。
共享经济的发展对家庭消费、生产结构也会产生影响。比如,过去每一个家庭有可能需要买自行车,但现在一辆单车就可以给很多人提供共享的服务。凡是能共享的领域,就能把个人消费变成一个共同的消费,这就促使消费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起到了节约社会资源的作用。
宋清辉:我不太看好这一轮共享经济的发展,因为共享行业里面有很多“伪共享”。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伪共享”概念商品,这些只不过是资本暂时的狂欢而已。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即可享用这些资源。但共享雨伞、充电宝等,却是统一采购的商品,然后通过缴纳押金、按时租赁的形式,给人民群众使用。这与共享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是纯粹的租赁商业行为,是典型的“伪共享”。
但总体而言,共享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创新创业市场以及经济结构影响深远,共享经济符合供给侧改革强调扩大有效供给、从供给端发力的思想,相信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共享经济或将迎来新的突破。
共享行业已经深陷“烧钱战”
记者:有分析称,中国共享经济的爆发一方面是由于市场资金量巨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好的创业理念的欠缺。从目前来看,共享经济有无泡沫化现象,也就是有没有出现过度共享的情形?
宋清辉: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资本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因此大量资金涌入共享行业并不难理解。逐利是资本的本能,通过跟风炒共享经济概念后,一般能够及时获利退出,但投资也有可能会打水漂。事实上,共享经济热潮的背后是市场资金的过剩和创意的缺乏,共享经济泡沫化、过度共享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共享单车行业,一座城市容纳的共享单车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当超出市场承受能力之时,就意味着行业洗牌的临近,必然会有一些企业死掉。
当前,共享行业已经深陷“烧钱战”,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各家共享企业最大的短板。有钱者生、无钱者死,是这个行业最生动的诠释。例如摩拜单车最近再融资的6亿美元,看似很多,但在不按套路出牌的行业,无异于“杯水车薪”。共享本身似乎已成为烧钱引流的一个“工具”,这不但与共享经济的本意渐行渐远,而且也危及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贾涛:目前来看,共享经济确实出现了泡沫,不仅共享单车“颜色不够用了”,而且有些物品的共享究竟有多大商业价值,也是存疑的,比如共享充电宝,我个人并不看好。共享单车的勃兴,是刺激了资金的大举进入,但需要看到,一方面大浪淘沙,最终剩下的可能只能有两三家,更多的共享单车由于产品体验不好、规模效应不够、供应链跟不上、用户不多而商业价值欠佳、缺乏后继融资等原因,都可能消亡,最近重庆“悟空单车”的退出就是一个明证;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共享都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广阔的商业前景,要真正能够解决用户痛点,才可能有海量用户,进而实现变现。
陈及:这个肯定会有,从我个人感受,在北京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不断出现,新的资本不断投入,新的颜色车子不断增加,对共享单车的投入,已经进入到一个恶性竞争的状态里,现在就处于一个泡沫化发展的阶段。这实际上折射出一个问题,在共享经济领域,现在的市场是相当有限的。但现在资本规模比较大,市场泡沫化已经显现,这些企业急需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盈利点。
“包容审慎”的监管应尊重市场作用
记者:这些共享单车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收取了巨量押金;共享单车的停放会占用道路等公共资源,之前也有快车导致城市更拥堵的讨论。政府应该怎样引导共享经济发展?监管怎样做到“包容审慎”?
贾涛:对于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的主流就是好的,应该鼓励。它确实可能会带来占道等问题,但如果合理监管,比如划出停车区、对于单车损坏率低于多少让厂商作出承诺等,是能够解决好的。
宋清辉:对于迅猛发展的共享经济,目前的立法明显滞后。因此,当前政府亟须对共享经济进行监管,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引导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在对共享经济立法的过程中,只有跳出现有法律规制的“窠臼”,才有望使监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些共享单车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其押金已形成相当庞大规模的资金池,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因此亟须引入由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存托管机构进行托管,把这笔钱财放在这些安全的地方,以避押金管理的风险。
陈及:我觉得还是由市场去说话。如果存在过度共享,必然会促使没有实力的企业退出市场,让那些做得好、有实力的企业得到发展。政府部门不要在一个产业刚发展起来就盲目监管。所以还是由市场去引导共享经济发展,通过法制化去规管不正当的竞争,打破垄断,推动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市场。我认为,不要把一个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行政监管联系在一起,应该让市场去协调资源的配置。